纳智捷产品质量有瑕疵、市场定位失误和公关能力不足导致口碑和销量一落千丈,出现了出道即颠峰的遗憾。
如今,电车时代到来,纳智捷想要重回内地市场,需要解决之前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
考虑到内地汽车市场的高度竞争和快速变化,纳智捷的复兴之路将会充满挑战。
开什么车,能看出一个人财大气粗?
现在的答案是国产新能源豪车;5年前,这答案是外国的传统豪华油车。
但如果回到10年前,答案一定是:纳智捷!
因为油耗高,开纳智捷的车主经常被人调侃成了土豪,天天加油不眨眼,甚至诞生了不少网络名梗。
“中石化听说有人买了纳智捷,第二天就在他家门口建了加油站”;
“纳智捷车主很少接电话,因为加油站不能接电话”。
“纳智捷车主一脚油门下去,油箱里会出现一个漩涡。”
“不熄火永远加不满油。”
在油车领域混到头的纳智捷,如今彻底盯上了电车。
它的第一款纯电车型纳智捷n7,在台湾省引起的热度有如小米汽车,至今获得了接近1万辆的订单。
要知道,台湾全省去年全年也只交付了24726辆电动车。
在台湾省3月份电动车销量Top10里,纳智捷n7销量416辆,排名第三,也是榜单里唯一的台湾本土车辆。
“油耗王”纳智捷,要靠电动车一雪前耻了?
被周杰伦力挺的台湾之光,
沦为全民吐槽对象
现在提起纳智捷,大陆车主一脸嫌弃。
但在台湾,纳智捷及其母公司裕隆集团,却是妥妥的台湾本土汽车之光。
1954年,裕隆集团仿造了美国的威利斯吉普车,推出了LY-1,这是台湾省第一辆自主生产的汽车。
此后几十年,裕隆的汽车都可谓台湾汽车的代表。
作为老大哥,裕隆很有野心,也干出过不少壮举。
比如2000年,裕隆带着日产找到东风汽车,三家在深圳成立风神汽车公司。
第一代风神蓝鸟一炮打响,创造了“当年成立、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当年盈利”的业界奇迹。
再就是纳智捷品牌。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裕隆对它寄予厚望。
纳智捷的中文名字融合了敏捷与智慧,英文名LUXGEN则是luxury(豪华)和genius(智慧)的缩写,野心展露无疑。
2010年,裕隆和东风汽车合资组建了东风裕隆,随后第二年就推出了首款车型纳智捷大7。
这款定位高端的SUV,既是巅峰之作,也是万恶之源。
当时是国内SUV车型的爆发初期,SUV车型品类并不是很多。和当时的竞品相比,纳智捷大7,不仅大了一圈,符合国人“大就是好”的理念,而且配置了智能车机系统、大灯清洗、10.2寸液晶显示屏等,电子化和智能化程度遥遥领先。
所以纳智捷大7一度成为了网红车。
2012年,纳智捷大7跻身当年国内SUV细分市场前十名,取得梦幻开局。
凭借纳智捷大7,东风裕隆实现了成立两年就能盈利,纳智捷也成为了东风汽车公司势头最猛的自主合资品牌。
到了2015年,纳智捷狂卖6万辆,达到历史巅峰。
志得意满的纳智捷,彼时更是喊出了“五年内销量达到20万辆以上,销售收入要达到250亿元”的目标。
为此还请来周杰伦担任代言人,传言称其代言费为1300万元。
只是纳智捷自己也没想到,出道即巅峰的魔咒会降落在自己头上。
随着销量暴增,“油耗过高”的指责铺天盖地地向纳智捷袭来。
虽然纳智捷大7 SUV的工信部油耗为8.9L/100km,但车主们普遍在论坛上反映,这款车市区工况油耗高达15L~18L/100km。
因此,纳智捷还被调侃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战略合作伙伴。
纳智捷油耗高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如今如果有哪辆电车的续航达成率不如人意,还会被冠以“电动纳智捷”的屈辱称号。
官方玩梗最为致命
对于买纳智捷大7的车主,只有两次最高兴:第一次是提车的那次,第二次是卖掉的那次。
但不难想象,纳智捷的二手车市场不容乐观。
中国汽车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员会数据显示,2014年-2018年,纳智捷大7平均保值率分别为61.9%、53.9%、45.7%、39.6%和30.2%。
买这二手车的人,要么家里有矿,要么真心不懂。
“两桶油战略合作伙伴”,
不是被段子手杀死
围绕在纳智捷身上的梗,不只是油耗。
设计的梗,有“要不是翻车,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纳智捷的备胎放在哪。”
质量的梗,有“为什么纳智捷前保险杠很粗?答:为了方便拖车!”
网络名梗满天飞,导致其品牌形象和汽车销量一起一落千丈。
2018年8月,纳智捷大7正式停产,2019年纳智捷的销量跌到巅峰期的4%。
2020年,纳智捷全年销量甚至只有77辆,后面再无销量可查。同年11月13日,东风裕隆被诉请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没多久,纳智捷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如此戏剧性的退场,让不少媒体称纳智捷为“一个被网络段子打败的汽车品牌”。
事实当然绝非如此。
更大的问题出在了纳智捷自身,网络段子只是放大了原本就存在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产品力问题。
纳智捷大7的售价为19-27万元,当时直接和途观、CRV等主流合资SUV对标,但却没有给消费者带来相应的价值感,甚至让一些消费者觉得被坑了。
除了油耗高的抱怨,消费者还声讨过行驶中水箱破损、发动机熄火、断轴等质量问题。2018年,东风裕隆还分批召回了约14.5万辆车,涉及纳智捷纳5、优6等车型。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技术和研发实力太落后。
东风裕隆不具备整车平台、动力总成等技术研发能力。直到2017年,东风裕隆旗下车型还在使用雷诺2003年推出的第四代Espace平台。其他车企已经升级为小排量涡轮增压技术,东风裕隆仍在使用大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
与此同时,长城、吉利等国产品牌慢慢地也开始卷SUV。在它们的冲击下,纳智捷最初的空间和配置优势荡然无存。
其次是战略上,纳智捷错失好局、失误连连。
比如尝到SUV的甜头后,纳智捷没有乘胜追击推出更多SUV车型,而是开拓自己并不熟悉的全新细分市场。
结果是既错失了SUV市场的红利,在新的细分市场也折戟沉沙。
相继失利后,留给纳智捷的空间就不多了。
同时在品牌宣传时,纳智捷也没能做到拉高品牌逼格。
除了强调电子配置和智能高档,纳智捷对于自己的历史渊源、品牌调性和内涵少有宣传,以至于很多人对它都没有什么认同感。
直到网络名梗占领了舆论高地再来宣传品牌,一切都晚了。
纳智捷重回大陆,
遥遥无期
2020年,纳智捷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的时候,其内部人员曾透露,即使东风裕隆退市,裕隆也不会完全放弃大陆汽车市场。
下一句是:我们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寻找机会。
其实这倒不是为了追风口而随口一说,纳智捷是最早开始电动化的车企之一。
早在2011年的上海车展,纳智捷就展示了全球首发的电动概念车Neora。
2013年,因为掌握电动车生产的电机、电控、电池储能三大关键技术,并通过国家“新能源生产准入审查”,东风裕隆还曾获选为“浙江省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单位。
可惜的是,纳智捷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直到自家的油车滞销,它才想起来如今这是新能源汽车的时代了。
2022年9月,它终于发布了旗下纯电SUV车型——纳智捷n7。
然而纳智捷想重回大陆市场,目前恐怕还只能是梦想。
第一道难关,是纳智捷品牌被网友玩烂的名声。
不仅是车主心里过不去这道坎,合作伙伴对纳智捷应该也累觉不爱了。纳智捷要另起炉灶,挑战巨大。
第二道难关,是中国大陆的新能源市场太卷了。
从最近发生在特斯拉身上的事就能看出来,这个市场已经进入到了拼刺刀的阶段。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共交付38.7万辆,同比下降了8.5%,这也是过去4年来特斯拉销量首次季度同比下降。
4月15日,特斯拉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0%。同时,距离Model Y全系涨价5000元仅过去20天,4月21日特斯拉就打脸式宣布全系车型降价1万4。
这背后,是因为中国新能源车企给特斯拉上的强度越来越大了。
马斯克公开说:“中国汽车制造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将对特斯拉构成严峻的挑战。”
这样的环境下,纳智捷的电车属实拿不出手。
比如续航方面,官方称五座亮点版NEDC续航里程可达505km,七人版的续航里程为489公里。
还有配置方面,有通风座椅、外放电功能、五座纯粹版有4颗雷达……
关键是价格,三个版本的售价分别为24.5万、28.9万、30万元人民币左右。
大陆车主看完n7的整体参数和价格,甚至直言:在中国大陆市场,n7露头就得被秒。
因此当看到台湾车主对它还颇有好评时,不少人感到费解。
只能建议:比亚迪和小米们,快去台湾给同胞们吃点细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