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向来讲究理性,数据和模型是这里的终极信仰。
但理性至中金这个程度的,还是少见。
今年年初,合作了5年之久,离证监会规定的上限还有3年的会计师事务所,中金说换就换!
如今,一同走过风雨20年,刚就任总裁还不满半年的吴波,也是说走就走,留下一纸公告在风中飘摇。
合作伙伴更迭、人事来往背后,投行界的“最后一个贵族”中金,也有诸多难解的麻烦。
一、同路20年,说走就走?
金融圈高管,人来人往,再正常不过。
但如吴波这般,摸爬滚打20年终于修成正果,身居总裁大位却不到半年就卸任的,还是少见。
这就像是求爱许久,历尽艰辛,终于站在女神身侧之际,却发现原来就这么回事。
和中金的无数员工一样,吴波在踏进中金的大门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一份相当耀眼的履历:北大经济学本科毕业,跳槽前任职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审计师。
2004年5月,吴波加入中金公司,历任保荐业务部负责人、成长企业投资银行部执行负责人、投资银行部营运团队成员以及董事会秘书。
那时加入的吴波,正赶上中金的黄金时代。
如果说每一家证券公司,出生时或多或少都含着金钥匙。
那么唯独中金公司,出生时估计从头到脚都镶满了钻石。
这家由建行和摩根士丹利作为主要股东,中保投、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查氏集团下属名力集团合资设立的券商,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世界级投资银行”。因其显赫身家,人送外号“投行贵族”。
显赫的出身带来丰富的人脉资源,彼时的中金,天生就与大项目亲近,从1997年完成大唐发电和中国移动两个大单开始,到2010年,中金在大型国企上市项目中处于近乎垄断的地位。
一个广被引用的数据,是2010年前,A股和中资企业海外IPO中,中金公司总承销金额分别达6460亿元和924亿美元,占A股和中资企业海外IPO总融资金额的36%和40%,排名第一,在前十大A股IPO和前十大中资公司海外IPO中分别主承销了9家。
别家券商苦心挖掘项目线索,中金却不费吹灰之力,受尽宠爱的豪门千金,是市场对它的普遍认知,在保荐的专业度和成功率上,那时的中金是名副其实的one and only。
只是好景不长,2010年到2015年,中金开始走下坡路。
这一方面源自股东结构的变化,大摩谋求控制权未果后离场,建行股权又被划转到中央汇金,看似层级更高,但中金获得的宠爱不再独此一份,新的屋檐下,还挤着国君、申万和银河。
另一方面,2009年创业板开市,大型企业IPO上市潮逐渐淡去,逐渐以中小项目为主,IPO规模出现明显缩水,2010年IPO融资接近4900亿元,此后逐年下滑。
光环加身的投行贵族,面临风向转变时却应对得有些迟钝,也许是不愿放下身段,错失创业板机会的中金,投行业务收入排名从2010年的第一位下滑到2011年的第五位,此后再未登上投行收入王者宝座,到2015年更是下滑到第七位。
2016年,痛定思痛的中金,开始从其他业务上寻求业绩修复,彼时的众多举措之一,就是合并中投证券,营业部数量从20暴增至200多个,为经纪和财富管理业务提供了发展契机。
而新任的财富管理部负责人,就是吴波,如此安排,算是重用。
一系列举措都让中金逐渐恢复了元气,与行业龙头中信相比,中金营收在2013年前只有中信四分之一,2018至今,均保持在中信营收50%左右。
而随着中金一同稳进的,还有吴波的前途。2018年4月,他正式进入管理层,2020年11月起担任中金财富证券总裁,2022年6月起兼任中金公司股票业务部负责人、证券投资部负责人。
毫不夸张地说,他见证了中金的辉煌时刻,也曾与其一同走入低谷,更与之一同从低谷中爬起,此后坐上总裁之位,算是顺理成章。
但自去年11月底正式上任至今,吴波在位还不到半年。
诚然,赴任持有中金2.14%股权的中投,算是去向同一系统内的更高层级,但也可能因此错过一些潜在机会。
要知道去年11月初,证监会就曾发文称,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
彼时的中金,与同属汇金旗下的其他三家相比,无论从出身还是基本盘,都有着明显优势,未来若合并,中金完全有望成为这艘巨舰的舰长。
二、投行贵族,魅力不再?
除开人事变动的疑云 ,中金投行贵族的光芒正在黯淡,已是不争的事实。
2022年以后,资本市场进入调整期,和众多同行一样,中金的业绩开始下滑,与行业龙头的差距也加速扩大。2023年财报显示,中金的营收降低至中信的38%左右,与先前的50%相比差距明显。
而更严峻的事实,或许是在传统强项受到挑战的同时,其他业务想再进一步,也难于登天。
1)投行业务,受到挑战
投行业务是中金的传统强项,即便错过了创业板这样的风口,但在2019年科创板开市之后,中金抓住了机会,投行业务强势复苏,重回前三。
只是世殊时异,曾经一览众山小的中金,如今举目四顾,却发现到处都是难缠的对手。
先来看一组数据:
在保荐人数量上,中信、中信建投、中金分别为628、595、521人;
在IPO项目储备上,截至第一季度末,排名前四的券商分别为中信81家、中信建投52家,海通证券47家,中金39家;
投行业务收入上,2021~2023年中金分列第2、2、5位;
而从过会数量上来看,2021~2023年前三甲分别为中信、中信建投和海通,中金以65家位列第七。
这足以说明:
中金在投行业务上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
向上对比,中金在投行业务上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短期内似乎不具备对标中信的可能性;
向下对比,中金投行业务在前三甲的位置并不稳固,项目储备、过会数量等方面都受到海通等券商的挑战。
2)自营、经纪,难以突破
传统强项地位被动摇的同时,其他业务也遇到了瓶颈。
先说自营,所谓自营业务,就是券商以自有资金参与证券投资,自负盈亏的属性,让其天生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证监会对券商自营业务的规模做了明确限制,导致的一大结果,就是自营业务会在实质上消耗净资本,而净资本又与净资产和各个会计科目的风险准备密切相关。
这是中金的弱项,截至2023年6月,中金净资本460亿元,在券商中排名12位,相比之下中信证券净资本达1354亿元。
净资本规模较小,直接决定了自营业务规模也难以扩大,而要补充净资本,要么靠外部融资,要么靠内生业绩补偿。
外部融资的路子,中金不是没有尝试过。2022年10月,中金曾提出配股270亿元补充净资本,未获成行。
而光靠内生业绩,存在业绩走势的不确定性不说,还相对较慢,短时间内难见成效。
再说经纪,渠道直接决定了经纪业务的天花板。
而经纪业务发展至今,行业格局已相当成熟,除了线上线下,似乎也并未发展出其他更加有效的渠道。
线上渠道,比如各类流量入口,华林证券此前收购字节跳动旗下海豚股票App,就是希望借此实现弯道超车,但效果有限。
线下渠道,则通常体现为分公司和营业部,这方面的前三甲,是中国银河、方正证券和国泰君安。
短期内,这样的格局似乎无法改变。
即便是要从代客转向资管,中金也不占优势,营收近4年来一直在第9~10名之间徘徊,且只有中信的13%左右。
究其原因,规模是一方面,排名靠前的券商,大多持有公募基金股权,比如中信手里有华夏,广发抓着易方达,东方攥着汇添富,它们本身就是成熟的基金公司,能与券商的业务相互补充。
而中金手里,只有一个自己嫡出的中金基金,资管转型自然也不如其他头部券商那般顺畅。
三、结语
近些年,中金屡屡出圈,不过不是因为经营层面,而是员工之间的桃色逸闻、晒收入证明以及“那要不住哥哥家里吧”等抽象新闻,层出不穷。
从这些新闻里,我们能窥见一家头部券商衰落的原因:疏于内控、专业素养降低、人浮于事。
而根源,则是养尊处优的投行贵族,难以放下骄傲的身段,积极适应时代和行业的转变。
在券业的早期时代,国内券业尚在为生存问题绞尽脑汁时,生于豪门的中金,考虑的是今天吃熊掌还是燕窝。
而当券业走向成熟,从小受尽宠爱的中金环顾四周,已经到处都是豪门和新贵。
避免阶层滑落,这个无数中产面临的问题,如今也摆在了高大上的中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