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哪有杀老公好看。”在现实中的日本,平均每个月都有超过13万名绝望主妇会在“老公去死”(danna-shine.com)网站上写下自己最真心的诅咒;

高分美剧《致命女人》直接将“why women kill”(女人为什么杀人)这个问题抛到了观众面前,拉开非典型女性主义的序幕;

电影《芭比》批判了父权制,顺带着让Ken成了一个时代的笑话;

完美夫妇间充斥着谎言,浪漫故事也会走向惊悚案件......

海外剧场的风向早就变了,女主角们都在努力从原来的“绝望主妇”变成“致命女人”。

然而,在短视频平台上,一股复古之风迎面吹来——

女人们,都回去做家庭主妇吧?!

回归传统?

梳着金色短卷发,化着精致的妆,穿着碎花连衣裙、花边围裙......

只见这样一位“芭比娃娃”在镜头前展示着自己的生活:

她住在一栋复古的小楼里,有红木制成的橱柜、精致的吊灯、铺满紫色花纹的餐厅壁纸......

餐桌上摆满了精美的食物,鲜花和摆件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而这些琐碎的日常早已成为她的工作,让自己的丈夫生活得更好似乎是她的毕生追求。

从图片中来看,她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很满意。

来源:Instagram

在视频中,她每天的注意力都放在化妆、过节,以及穿搭,如同一位精致的主妇。

她还向其他家庭主妇提供做家务的建议,分享各种漂亮的围裙,并给出需要打扮成漂亮老婆的原因:

让生活变得更浪漫、更幸福;

让丈夫真心感谢自己每天付出的努力;

保证婚姻质量......

来源:Instagram

博主Estee Williams将自己塑造成优雅、温柔、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家庭主妇,并以此身份为荣,在海外社交平台上拥有十几万的粉丝。

在一则播放量超百万的视频中,她说道:“我们提倡男性出门上班,女性料理家事,希望女性为她的丈夫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男性重要,只是我们的分工不同。”

来源:Instagram

在她的观念里,妻子应当凡事顺服丈夫;作为女性,首要任务应该是成为一个妻子和母亲。

她甚至认为,上大学会让妇女负债累累,并阻碍她们成为家庭主妇。

来源:TikTok

相夫教子、不在外工作、反对女权主义,有时还包含了原教旨主义基督徒和白人至上种族主义......

你没看错,复刻50年代的主流主妇生活,确确实实发生在了21世纪的互联网上。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的网红博主Jasmine Dinis的言论和行为甚至更进一步——

她不再关心政治,并为凡事让丈夫告诉她如何思考而感到骄傲和窃喜;

她鼓动在家庭和事业中摇摆的女性选择回归家庭,因为“你的老板随时可以换掉你,但孩子只有你一个”;

她认为,真正的独立女性不是去企业工作,而是在家带孩子做饭;

她甚至教育年幼的小女儿,让她从小做家务,学习如何成为妈妈这样的传统妻子,“我在教女儿过一种慢生活,让她期盼有一个丈夫和美好的家庭,每天都能侍奉他们……”



评论区中有少数网友对Estee的观点非常向往:

我也想当家庭主妇;

来源:Instagram

然而,大多数的网友还是选择了明嘲暗讽,重拳出击:

传统女性压根不会用Instagram,滚出这里吧;

这是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双重虐待,别再宣传这种无稽之谈了。

来源:Instagram

对于Jasmine对孩子的有毒教导,网友更是气炸了,一句“你没病吧?”代表了千言万语……

毕竟,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一直倡导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女性主义,这似乎与娇妻二字毫不沾边。

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女性开始指望丈夫来养活自己?

以至于各大海外主流媒体都留意到了这一现象——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专门采访文化专栏作家,分析tradwife的浪潮将如何影响女权主义:“它使女性走向分裂”。



今年年初,《时代周刊》刊登专栏文章,指出互联网盛行的“软妹”形象,导致了全职女友和传统妻子(或者是用互联网创造的“传统妻子”)的增加,而这种性别角色的出现,完全是为了“逃避现实”;



甚至早在四年前,《卫报》就关注到了传统妻子正在兴起的苗头,并在文章中直言不讳地点出,部分家庭主妇正在使用社媒分享她们与女权主义抗争的种种细节……



北美,缘何在这几年,大开历史的倒车?

此娇妻非彼娇妻

这里首先需要明确一下,此娇妻非彼娇妻。

中文语境下的娇妻,指的是美丽且年轻的妻子,在现在的网络环境,更有“恋爱脑”,无脑支持男朋友或丈夫的味道;

而北美语境下的“娇妻”则指的是Tradwife,也就是Traditional Wife(传统妻子)的缩写。

北美的传统妻子们可没有那么轻松,不仅要妥当安排全家人的衣食住行,甚至还要兼顾庄园和农场的管理,说句“能文能武”也不为过。

另一个典型案例——Ballerina Farm,在Instagram上拥有891万粉丝,就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来源:Instagram

该账号的运营者Hannah,曾在美国顶尖学校学习芭蕾舞,还曾是纽约市和犹他州的选美皇后。

然而,她却在大学还未毕业时选择了结婚生子,只因丈夫喜欢农场生活,她就放弃了舞蹈生涯成为了全职太太。

从她的视频中不难看出,Hannah在日常生活中包揽了家务,照顾7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料理蔬果等,生活全靠农场自给自足。

与在城市公寓中生活的全职太太不同,别墅和农场给了她更多的发挥空间,她还需要维护房屋庭院、养护牲畜作物或宠物等。

来源:Instagram

做面包、奶酪都是从最基础的面粉、鸡蛋、牛乳等原材料开始准备,活生生上演了“纯天然、无添加”的健康食品出炉过程。

甚至在干活的时候,Hannah都得前面背一个孩子,边上放一个孩子。在别人看来忙碌不堪的辛苦生活,她却“乐在其中”。

来源:Instagram

海外社交平台Instagram上还出现了The Tradwives Club(传统妻子的社群),受众群体就是传统观念的现代家庭主妇。

来源:Instagram

也就是说,在50年代美国核心家庭是如何生活的,当下的Tradwife就如何复刻这样的生活。

这些传统的妻子不仅仅演绎了妻子、母亲的身份,还是厨师、司机、医生、老师、园丁、管家......

来源:Instagram

没点耐心、技术和体力,还真无法胜任这么多项工作。

在欧洲,甚至还有“未婚未育”的反女权主义者积极宣讲,旨在击碎女性独立的幻觉,鼓励女性重返家庭。

来源:YouTube

这么看来,Tradlife的生活不仅仅是作秀,更是传递思想的隐晦方式。

这种Tradlife思潮在当下当然还是非常小众的亚文化,但从2020年开始在互联网上兴起,直到最近三年,其结合短视频平台的盛行,开始愈演愈烈,接纳了越来越多的“信徒”。

揭开社媒平台上Tradwife的面纱,一个个甜美的“粉色陷阱”映入眼帘。

不同于晦涩难懂的文章,短视频模糊了知识水平的边界,使得该思潮在社会不同阶层中拥有更广泛的影响力。

漂漂亮亮的网红博主们可以通过在短视频中营造Tradlife形象在家赚钱,甚至说,通过这种可行的经济模式(打赏、带货),可以吸引其他人加入这种生活方式。

而当一项思想运动成为了一种盈利方式时,就会像病毒一般扩散开来。

越来越多全职女友、softgirl(软妹子)这样的年轻女性加入相关话题。

被“卷”入其中的人或许仅仅因为有利可图,但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自己以及更多受众的思想,最终达到“思想侵略”的目的。

重返光辉岁月

正如日本人对昭和年代的怀念与歌颂,中国人对90年代的向往与希冀一样,Tradwife现象的出现和兴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欧美年轻人对当下的失望。

从深层上看,传统妻子的复古潮流实际上是政治和经济现状的缩影。

2022年盖洛普全球情绪报告发现,人们的不快乐指数创历史新高;

在2023年轻人晴雨表报告中,全球3.2万受访者,只有40%认为自己的未来五年会有更好的生活,这一数字相较于2019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漫长的经济危机,跌宕起伏的政治冲突,频发的战争和奇怪的气候变化......

不断消磨人们的耐心,女性的处境也更加艰难。

尽管女性被鼓励进入社会工作,但她们仍然需要承担家务劳动和母职劳动。同时,大部分地区的职场生态并未扭转对女性不友好的现状——

未婚未育、已婚未育成为了面试淘汰的理由;

同工不同酬;

职场天花板;

没有保障的带薪育儿假期......

用电影《美国夫人》(Mrs. America) 的话来说:把女人都推到职场中去,女人们就会发现自己,在干两份全职工。

来源:豆瓣

一天24小时的轮轴转,就算是驴也不能这么使唤。也难怪不少人开始怀念曾经的光辉岁月——

50年代,美国的黄金时代,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在那个时候,即便是一名普通的流水线工人,在8小时工作制下,也可以供养起夫妻二人与两个孩子的生活,能够拥有独栋别墅和属于自己的小花园。无需依赖父辈的财富基础,这才是真正的“一人工作,全家不饿”。

当年轻的Z世代面临着97种可选的流动性别角色与身份,以及社会的种种严酷现实,太多的迷茫已经让钟摆开始摆动。

一位观察人士指出,“它超越了性别,是一场在二元结构中寻求精神上的缓解。”,换句话说,当二元对立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性别)都出现了消解,人们倾向于将“tradwife”作为一种稳定形式。

在极端保守的性别观念下,女性不指望争取自己的权利、寻找自己的价值,遵循既定的性别分工生活下去,似乎更舒坦一点。

在这样的思潮下,保守主义抬头,“白人至上”的言论甚嚣尘上。

有网友不禁在博主Estee的视频评论区提问:有像你一样的传统妻子博主是黑人妇女吗?

来源:Instagram

答案是有,但毕竟还都是极少数。

目前,互联网上有影响力的Tradwife全部都是白人,部分人甚至喊出了 “Make White Great Again”(让白人再次崛起)的口号。

其中,账号Wife with a Purpose(有目标的妻子)的博主Ayla Stewart坚信“替代论”,她认为白人正在逐渐被非白人移民取代。因此,她大力鼓励白人大量生育,甚至发起了“白人婴儿挑战”——我已经生了六个!要么赶上我,要么超过我!

尽管她的言论在遭到媒体剧烈抨击后删除,但她这种匪夷所思的论点确确实实代表了一部分极右翼人士的想法。

而有供应也证明了有需求的存在。Tradlife生活方式既是一部分“特权阶层”制造的幻想,也是给艰难生存中的人们乌托邦式的期待。

不可否认,这场Tradwife运动似乎变成了一场基于短视频平台,介于赚钱活动和带有政治和宗教色彩的运动。

至于这场闹剧何时才会结束?

或许,只有当人们再次迎来一个百废俱兴、充满希望的时代,才会停止怀念当年,不再开历史的倒车。

我们期待那个时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