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没有比春天更让人割裂的季节了。


在北京,爱春天的人,恨不得一头扎进春天里。今天上春山,明天放风筝,就连午休都要抽20分钟去附近公园的桃树下边晒太阳边吃三明治。


不爱春天的,个个是春日受害者。春风一吹,他们就想办法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护目镜、口罩、帽子、手套......全副武装,生怕碰到一点儿春风。这并不是在拒绝春光,只是他们知道:


春风一吹,就要过敏了。


过敏,人在北京的春日浩劫


人在北京,要克服的困难很多,但过敏是最无解的那个。


“耳朵痒得像是钻了虫子”;


“皮肤大片红肿,越挠越痒”;


“眼睛又痒又疼,想把眼珠子抠下来洗洗”;


“清水鼻涕直流,难受到没法说一句完整的话”......


更可怕的是,这些症状很可能同时发生。


 图源:小红书用户@金百万的茶水电台


春天一到,最藏不住的就不是爱情和咳嗽,而是过敏。


早晨刚到办公室,同事杜都督连打了8个喷嚏,大家不约而同地问:“是不是过敏了?”


据不精准观测,凤凰编辑部的春季过敏率为1/3。


有人眼红流泪,有人喷嚏不断,也有人的症状相对“隐秘”——快下班的时候,对面工位因为过敏起了荨麻疹的王动,开始在自己的胳膊上写字,并给肿得老高的划痕拍照留念。


 图源:小红书用户@一颗豌豆啊!


下班回家的地铁车厢,只要环顾四周,都能发现至少一个眼睛布满红血丝,眼皮肿得老高,一直流泪的人。如果在别的季节,他可能在哭泣,但在春天,99%是因为过敏。


有网友结膜炎发作,去医院开药,发现不仅变态反应科人满为患,眼药水也成了稀缺物资。


图源:小红书用户@001改成黑色


清华大学校医院曾统计过近十年校医院耳鼻喉科和眼科在花粉期的门诊人数,结果显示,从2011年到2021年,花粉季的门诊人数几乎翻了一番。


根据美团买药数据,3月中下旬,鼻部、眼部过敏用药为涨幅最高的品类。


对付过敏,打工人有自己的智慧。春天的办公楼卫生间,洗手池是紧俏资源。因为有经验的过敏人,到办公室和回家的第一件事,永远都是洗鼻子。而过敏新人杜都督,还只会用纸巾堵住两个鼻子,再戴一个口罩,试图阻挡花粉的侵袭。


为了减轻过敏症状,花粉受害者们用心钻研出不少过敏穿搭。


护目镜和口罩,是过敏人的保命基础两件套。


如果过敏症状更严重,还可以上针织帽、高领冲锋衣,配合口罩、护目镜。


一套组合拳,不给花粉留一点跟皮肤接触的余地。


摄影:来自顺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女网友


最具王者气质的穿搭,或许就是在头套上面叠戴护目镜了,哪怕坐地铁出行,也要主打一个无孔可入。


摄影:小红书用户@小木


面对花粉这种细微到几乎不可见的敌人,想要赢几乎是不可能的,使用再多的抗过敏药物、把自己包裹得再严实,也无法告别过敏,只能减轻一点痛苦,尽可能“熬”过这场春日浩劫。


打不赢的花粉过敏保卫战


春风吹,战鼓擂。对过敏的人而言,再短暂的春季都意味着漫长的战争。


花粉过敏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全是花,而是所有以风为媒介授粉的植物。


在北京,春季花粉过敏的主要元凶,是雄性圆柏。3~4月是柏树繁殖季,每到这时雄性圆柏就会长出黄色花粉苞,风稍一吹花粉就开始掉落。


花粉密集时,很容易让路人误以为这是沙尘暴或是雾霾。


 图源:小红书用户@LuckyLucy


饱受过敏之苦的人全网疾呼,“没有一棵柏树是无辜的”。


熟悉圆柏习性的过敏人士,春天看到柏树就绕着走。哪怕在互联网上看到别人拍摄的圆柏爆粉视频,都要在评论区写一句:“我的死亡之雨”。


生活在北京的人,苦圆柏久矣。圆柏但凡能懂普通话,那每天都能听到一百句“禁止发情”。


对在办公室久坐的上班族来说,周末是拥抱春天、纵享自然的唯一机会。


可今年春天,一到周末,北京的花粉浓度就爆表。上周日,花粉浓度甚至高达7792粒/kmm²。


图源:小红书用户@纳豆豆观察


花粉浓度是指花粉在空气中每1000平方毫米所含的花粉粒数。一旦空气中主要致敏花粉浓度超过每千平方毫米100粒,就标志着北京地区已进入花粉期。检测预报如大于300粒/kmm²,表明花粉浓度已经偏高。


数值高于800就极易过敏,7792粒/kmm²是极易致敏的近10倍。


微风习习的晴天,本是春天最舒适的天气,但不巧的是,这也是最利于花粉传播的天气。


风太大会把花粉吹跑,让花粉浓度变低;下雨后花粉沉降到地面,空气中的花粉浓度也会下降很多。


于是,拥抱春天,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拥抱过敏。


苦过敏久矣的网友面对史无前例的花粉浓度,慌了:“圆柏好像在搞物种的优胜劣汰,神仙来了也得打个喷嚏。”


过敏人群直呼救命,还没过敏的人也怕了。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过敏有一定迟滞期,需要在有过敏原的地方居住多年才会触发”。


《人物》曾在一篇名为《过敏,过敏》的稿件中写道,圆柏花粉过敏,“是北京人的另一种身份证明,标志着这个人至少已在北京居住3年以上”。


人在北京,但不过敏,无异于中了基因彩票。也许很多新北漂不懂过敏的威力,但北漂三年以上的多数人,都是春季过敏受害者。


北漂第8年的苏蓉,从3月中旬就开始疯狂打喷嚏。有3年过敏史的她,每逢春季,周五晚上都会尽可能离开北京。根据她的经验,“到天津、上海、杭州都没有过敏反应”,甚至“一下飞机/高铁就好了”。


这周末,她落地济州岛,发现那里遍地是说中文的同胞。诧异之余,跟朋友吐槽道:“也许就是因为过敏,江浙沪和济州岛才会成为北京的春日后花园”。


图源:小红书用户@是格子呀An


是的,打赢这场仗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离开战场。


春天过敏的人,都是北漂?


圆柏,只是春季过敏的第一弹。圆柏繁殖期结束以后,杨柳飞絮又要开始袭击这座城市。


不夸张地说,一整个春天,老北漂都要和过敏抗争。


是的,北京的花粉过敏患者,大概率是北漂。依据生态学者李迪华提到的“协同进化”理论,如果一个家族在北京长期定居,对这个区域的植物过敏概率会很小。


但对从全国各地涌入北京的人来说,这座城市的陌生植物实在太多了。基因对这些陌生事物更加敏感,免疫系统更容易因花粉警铃大作,过敏概率也随之提升。


据统计,我国花粉过敏的人群或超过2亿。最近几十年花粉过敏症明显增加。


互联网上越来越多过敏互助联盟,一到春天就开始在各类过敏帖下相互支招,推荐抗过敏药物或装备,分享治疗经验。


甚至产生了一种新的人类:氯雷他定人。


 图源:网络


至于为什么身边的氯雷他定人越来越多?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顾建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现在人们的居住、工作环境过于洁净,很少有多样性的细菌、病毒。这导致我们的免疫系统过度敏感,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流行几十年的“卫生假说”:


在绝对干净的环境下的人更容易过敏;


在复杂卫生条件下生活的人则不太容易过敏 。


跟老一辈总爱挂在嘴上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国父母有自己的育儿智慧。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的过敏率看起来都非常低,看外国朋友们又是花生过敏,又是麸质过敏,不少长辈将其归咎于“过分精细”。


可大量调查和数据证明,表面看上去不常见的过敏,在中国的发生率并不低。


图片来源:搜狐四象工作室


之所以“看起来低”,一方面是因为过去过敏源检测的普及率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少中国长辈根本不相信有过敏这回事。


被逼着喝牛奶、吃过敏源,是多少人的童年阴影。粗暴式脱敏,一度成为东亚父母的教育悲剧之一。就在编辑部热烈讨论时,有同事分享了一条视频。


这条视频让饱受过敏折磨的同事们哑口无言,也让针对变态反应展开的现代医学争论黯然失色。


视频发布者朋友的朋友对猕猴桃过敏。每次吃猕猴桃,他的喉咙都会因为严重过敏反应水肿。但他的爸爸不相信,逼他两周吃一次猕猴桃来“治疗”过敏。


他每吃一次猕猴桃,都会过敏一次。就当视频发布者以为这是一起东亚式教育的悲剧时,故事迎来了最大的转折。


 图源:@高嘉丰Jiafeng,本故事案例有一定偶然性,脱敏治疗有风险,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请勿轻易、粗暴尝试。


参考资料:

1. 人物,《过敏,过敏》 

2. 人物,《喷嚏,圆柏,以及过敏者的过春天》

3. 央视网,《“感觉眼里有100只虫”!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花粉过敏?》 

4.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圆柏,花粉,过敏,是谁动了我的春天》 

5. 高嘉丰Jiafeng,《这30秒的视频包含了我对中式家长的全部理解》

6. 搜狐四象工作室,《中国人不易过敏,真是因为“皮糙肉厚命更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 (ID:phoenixweekly),作者:章鱼,编辑:闫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