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产业,正面临历史上罕见的大出清。
这次洗牌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部的;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不是温和的,而是惨烈的。
只有两成企业盈利2022年是一道分水岭,钢铁行业从此急转直下,一蹶不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钢铁业利润只有366亿元,大降91.3%。2023年形势愈发严峻,一方面,钢材价格仍继续下滑;另一方面,铁矿石和焦煤价格相对较高,两头夹击,钢铁产业利润被大量吞噬,去年行业利润率在主要工业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一。
A股钢铁上市公司几乎已全部沦陷。
根据最新的业绩预告,2023年,中信特钢实现净利润57.21亿元,同比下降19.48%;方大特钢净利润6.89亿元,同比下降35.16%;山东钢铁预计归母净利润1.88亿元–2.2亿元,同比下降51.45%–58.51%;重庆钢铁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5.92亿元左右;安阳钢铁预计归母净利润约为-15.5亿元;八一钢铁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1.21亿元左右;柳钢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约为-8.64亿元至-10.71亿元……
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2024年开年至今,钢材价格快速杀跌。以钢坯为例,从年初的3700元/吨降至现在约3400元/吨,不到一个季度已近乎两位数跌幅。据Mysteel最新统计,全国247家钢企盈利率仅为21.21%,而在2023年8月,这一数据是64.94%。
21.21%什么概念?
意味着只有两成企业能盈利而另一边,库存水平还在上升,3月上旬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约1952.39万吨,比上月同旬上升21.03%,比去年同旬上升10.28%。
进入3月,各地已密集发出警报,云南钢协率先发布云南钢厂控产、减产、减亏保生存的措施,广东省、山东省钢协紧随其后也发布了相关停产控产信息。
时代的一粒灰,终将会以山的形式落到个人头上。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4月-2023年12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平均用工人数累计值已减少超12万人。算上产业链上下游,波及的范围与人数可能远不止这些。
去年8月以来,四川、江苏、浙江、贵州等地先后出现钢贸企业“爆雷”事件,大批钢贸商破产、失联,被强制清算。今年3月4日,武汉市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在警示信中直截了当的指出,一大批钢贸企业进入破产清算阶段,一场看不见的“重感冒”正在钢贸企业中流行开来。
至少三成企业退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消费国,根据世界钢协发布的《2023年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占全球成品钢材消费量的51.70%。
中国主要用钢行业是建筑业,据Mysteel统计,2022年中国钢材下游需求前三大领域分别是房地产、机械和基建,占比分别为34%、16%和16%。
钢铁行业的兴衰要看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的兴衰要看房地产和基建。麻烦之处在于,这两个行业都几乎不可能再回到过去。
3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房地产相关统计数据,今年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5%,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1.0%,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4.1%,2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进一步下探至92.13——没有一个数据是向好的。
图源:国家统计局
基建短期不会像房地产这么惨,但长期看也很难再有大的作为。
一方面,地方财政趋紧及债务压力上升将成为直接阻力。2024年开年,国务院办公厅便下发重磅通知,要求全国12个高风险债务省市缓建或停建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交通、市政、产业园区、各类楼堂馆所和棚户区改造,除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暖这种民生项目以外,2024年不得出现新项目。
另一方面,随着基础设施密度提升,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快速逼近,基建投资回报率正快速下降。2017-2022年,基建行业(申万分类)上市公司行业平均ROA分别为2.09%、1.85%、1.69%、1.57%、1.53%、1.51%。基建行业总资产回收期几乎都在10年以上,低回报与低效率势必会降低基建热情。
建筑业不兴则钢铁不兴,按照目前这种亏损节奏,钢企还能扛多久?
截至2023年上半年,柳钢股份、中信特钢、马钢股份、首钢股份、南钢股份、包钢股份等公司资产负债率均超60%,另有多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其中*ST西钢95.24%,八一钢铁92.62%,安阳钢铁83.53%,河钢股份73.06%。进一步展开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货币资金已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
钢铁的冷暖与前途,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最有感知,从去年开始,钢企掌舵人们便在公开场合频频“吹哨”。
山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在深入分析当前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后给出结论,钢铁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的“寒冬期”,阶段性亏损、长期低盈利,过紧日子将成为常态。
包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孟繁英的用词更狠:钢铁行业已进入“冰河时期”,目前正面临惨烈竞争时代的严峻形势。
3月18日,中国宝武党委常委,宝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邹继新作出最新指示:行业第六轮下行周期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经营压力会更大,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则从全局角度量化这场危机:钢铁行业到了一个长期的、深度的、战略性调整时期,整体形势比2015年还要严峻,30%以上的钢铁企业要退出,70-80%的贸易商会消失。
黑云压城,山雨欲来,不管是否做好准备,无论是否愿意接受,大洗牌、大整合的时代都已经到来,产能淘汰与集中度提升将会同步进行,在彻底的出清结束之前,钢铁没有春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