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可以理解,因为市场竞争,但是消费者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至少给老车主一些相应的补偿。”来自江苏南京的某新势力品牌纯电动轿车车主林先生告诉记者。
林先生于2023年11月12日订车,11月23日提车。提车一周后,林先生花费23.49万元购得的这款车,降价了5000元。
“我当时买车的时候,它有个立减的活动,他(销售员)说立减活动和线上活动不能叠加,但是‘双十二’的时候,两个优惠又可以同时使用了,所以就在我提车时的车价基础上,又直接减了5000块钱。”林先生说。
提车一个月后,林先生再度发现,这款车又降价1万元。而销售人员告诉林先生,各大车企都在降价,这款车降价也是商家的市场行为。
林先生表示,自己和一些有相同遭遇的车主,此前为了从车企和经销商手中争取一定的补偿,曾联名在各个平台上发起投诉,但是没有获得任何结果。
林先生的遭遇是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回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持续蔓延且愈演愈烈,新车刚买不久就遭遇降价的情况正变得更加常见。
在近期接受经济观察报“汽车3·15”问卷调研的701位车主中,多达390位车主反映,自己遭遇到了购车后较短时间内车企直接或者变相降价的情况。汽车降价问题已经成了被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其中涉及到的多为电动车型,也有一些燃油车型。
一、直接降价与变相降价
林先生购车后因厂商降价而蒙受的“损失”,在受访车主中并不是最大的。
“降价增配,且无任何补偿和回应,2个月蒸发3万块,普通消费者无法承受”,“半年降2万多,我贷款才还了1万多,车价就降了2万多”,遭遇降价问题的受访车主,反映的降价周期从数日到1年不等,降价幅度则从数千元到6万元不等。
山东日照的李先生2023年8月购买了一台某国产新能源品牌的插电混动轿车,当时的新车指导价是9.8万元,他享受了3000元优惠。李先生发现,这款车在他提车三个月后的优惠幅度达到了1万元,半年后的优惠幅度达到了2万元。
“我问了销售,他们说补偿不了,最后送了我两个水杯,我们(有类似遭遇的车主)有个群,有的车主希望厂家能把老款车型55公里的电池换成120公里的,增加纯电续航,但目前还没听说有(向厂家索取补偿)成功的(车主)。”李先生告诉记者。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问卷调研结果,不少车主反映的降价问题,不仅仅指车价的直接降低,还包括新车通过增配手段的变相降价,此类降价通常都指向电动汽车。
“新款全系标配方向盘加热和后排座椅加热,老款车主仍然需要花2400元开通,硬件本身已经存在,付费只需软件升级,这对老车主非常不公平。”江苏常州的某国产中高端品牌纯电动轿车车主张先生告诉记者。
张先生表示,希望厂家能够将老款车型的配置升级至与新款车型一样,目前与他诉求一样的车主已经达到数百人。
据了解,传统燃油车虽然也提供选装配置,但大部分涉及到的是单一的硬件问题,而且一旦购车时没有选装,后期也难以通过官方途径加装。而电动汽车的配置差异则更多通过软件体现,出厂时的硬件配置差异较少,高低配车型的差异化更多体现在软件权限方面。但如果是硬件版本不同,则可能面临着无法升级的尴尬。
二、如有价格承诺可索赔
车企频繁降价,消费者能否索取补偿?对此,重庆善佑律师事务所主任谭普认为,汽车价格的变化是受市场需求、车企成本及其他因素影响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472条规定,车企报价行为属于要约行为,希望与潜在的买家订立合同,如果消费者接受这个报价并进行了合同的签订,接受该款车型包括它的功能,属于受邀约人承诺,双方合同关系成立。事后任何的降价与升价,功能增加与减少都与该消费者无关。
谭普表示,“如果车企在销售过程中做出了其他承诺,比如最低价,而事后又进行了降价,这涉嫌欺诈消费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规定,有可能要承担三倍赔偿责任”。
今年2月,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则与新车价格承诺相关的案例:2022年12月底,刘先生前往西安一家4S店购买家用轿车,销售人员称给刘先生的价格为同期最低价,并承诺如果半年内卖给其他客户的价格低于该价格,则差额部分全部返还给刘先生,双方当场签订了保价协议。
2023年5月初,刘先生通过网络了解到该款车型销售价格下调,便要求4S店履行保价协议,退还车辆降价差额。刘先生多次联系4S店,对方一直未予解决。刘先生向法院起诉,法院扣减购买车辆时的优惠幅度,判决4S店向车主刘先生退还销售差价11950元。
部分受访者在问卷调研中表示,自己当初购车时,曾获取过销售人员“不会降价”的口头承诺,“年前买的16万,年后就降了2万,买车时销售还口头承诺两三年内不会降价”,“2023年10月销售承诺半年内不会出新款,因此决定下单,现在(变相降价的)新款上市,销售连一句道歉都没有”。诸如此类的消费者抱怨不在少数。
谭普表示,如果消费者能够证明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短期不降价,而车企却很快降价,这也有可能涉嫌消费欺诈,其法律后果与前述三倍赔偿一致。不过,口头承诺最大的问题是证据的取得,如果消费者有证据,比如录音,来证明销售商为了卖车做出了这种虚假承诺,是可以认定为欺诈消费者的。
三、车企需平衡销量与口碑
“虽然车企降价的行为并不违反法律,但新车频繁降价可能会给品牌带来多方面不利影响”,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频繁降价会损害品牌的形象和声誉,消费者会认为品牌的产品价值不稳定,进而对品牌的可靠性和质量产生怀疑,这种不信任感会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购买意愿,从而影响品牌的长期发展,频繁降价还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定位的认知,如果品牌一直以高端、豪华的形象示人,那么频繁降价会破坏这一形象。
湖北黄冈的某新国产能源品牌插电混动轿车车主在问卷中表示,“虽然降价属于企业自主行为,但短期大幅降价对我这个‘免费推广员’造成了巨大压力。一方面,是个人刚不到一年的新车大幅折损,当时一分优惠、礼品均没有。还有一方面,是这一年间我推荐了不少亲戚,朋友购入该车,如今招致很大亲情、友情拷问”。
“对于那些刚购买新车就面临降价的车主来说,他们可能会感到被欺骗。这种负面情绪如果在社交媒体等渠道上迅速传播,会进一步损害品牌的声誉,还可能因此引发重大公关危机事件。”詹军豪表示。
产品降价引发消费者不满的情况,不仅存在于汽车市场。在房地产市场,就出现过因房价短时间内下降过多,老业主要求退房的“维权”事件,其中部分事件中的老业主还出现了打砸售楼处的举动。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和商家为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问题,提供短至七天、长至一个月的限时保价服务,如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在一定时间内降价,则消费者可以申请差价补偿。不过,这类保价服务涵盖的家电、手机、电脑等产品,往往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七天之内产品降价,消费者也可以选择直接退货,而汽车产品目前并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在詹军豪看来,在产品降价前后,车企应该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首先,车企应该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避免因为盲目跟风或误判市场形势而导致价格频繁变动。其次,车企应该重视与消费者的沟通,包括产品降价前向消费者明确解释降价的原因和必要性,降价后可以考虑提供相应的补偿或增值服务,以缓解消费者的不满和负面情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观汽车 (ID:autoeeo),作者:濮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