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 (ID:eeojjgcw),作者:周一帆,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统计显示,截至3月12日,目前共有72只短债基金(不同份额分别计算)已暂停大额申购,申购限额从1万元到5亿元不等,而1只短债基金更是“闭门谢客”,直接暂停申购。
短债基金近期频频宣布“限购”。
3月12日,为保证基金业绩和规模的良性成长,嘉实短债A/C正式暂停产品大额申购。根据公告,该基金单个开放日每个基金账户的累计申购(含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金额将不得超过1000万元。
统计显示,截至3月12日,目前共有72只短债基金(不同份额分别计算)已暂停大额申购,申购限额从1万元到5亿元不等,而1只短债基金更是“闭门谢客”,直接暂停申购。
从产品性质来看,短债基金属于纯债基金,完全不参与股票等权益资产投资,其投资的债券标的也主要以短期、高等级品种为主。
“国内当前宏观基本面将继续处于磨底阶段,房地产价格尚未企稳,经济增长处于弱修复,经济向上的弹性取决于加杠杆政策,在当前加杠杆的大环境下,利率易下难上。尽管部分债基短期净值出现波动,但债市长期趋势仍然向好。”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二部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鲁邦旺对记者表示。
一、总规模突破万亿元
在投资者的持续追捧下,短债基金已经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12日,全市场共有338只短期纯债型基金,总规模达到10069.94亿元,实现了万亿大关的突破,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6.45%。
具体来看,共有17只短债基金的规模已超百亿元。其中,长信30天滚动持有A的规模最大,达到303.82亿元;其次则是长城短债A和嘉实超短债C,规模分别为230.00亿元和222.61亿元。
“最早在2014年初,市场曾经出现5—6%高收益且申赎灵活的货基产品。后随着债市收益的整体下行,近年来货基的收益基本上维持在2%的水平。这个收益对老百姓的吸引力相对较低。纯债基金虽然每年能带来4—5%的收益,但是市场波动回撤可能超过0.6%,对买货基的群体而言还是风险太大。因此,短债基金作为货基替代应运而生。”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一部基金经理程卓告诉记者。
其进一步表示,从资产端的应用来看,投资在1年内债券资产的短债产品兼具了收益3%以上,波动低、流动性高、赎回方便等特性,因此广受市场追捧。
二、“绩优”短债纷纷限购
在市场火热的背景下,近期不少短债基金开始陆续宣布限购。
3月9日,诺德基金公告称,诺德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所有销售机构(除“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及直销网点自2024年3月11日起,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的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额限额设置为人民币100万元(含100万),个人投资者在天天基金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金额限额设置不做调整,仍为人民币30万元。
而在3月8日,德邦基金亦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3月8日起,将德邦短债基金C类份额在交通银行、国金证券、万联证券、华泰证券的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限制金额调整为100万元;在天天基金、腾安基金、蚂蚁基金、肯特瑞基金的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限制金额调整为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宣布限购的短债基金的业绩表现普遍亮眼。其中诺德短债A、C近一年的涨幅分别达到4.77%和4.69%,德邦短债C近一年的涨幅亦达到4.18%,均与同类产品近一年平均3.63%的涨幅拉开较大差距。
在程卓看来,2024年开年的债券涨势是从2023年11月底开始的。彼时市场担心地产链的下行难以逆转,将继续拖累经济,而财政和货币政策又因各自原因而力度有限,情绪相对悲观。叠加农历新年前权益市场的波动,避险情绪较高,债券以超长债为代表的品种表现比较亮眼。
“近期国内权益市场的先进制造业‘宁指数’,代表消费力的‘茅指数’,港股优质上市公司恒生科技表现均极为强悍。这似乎不是一个短期的交易性信息,而可能是长期企稳向上的信号。目前,过度拥挤交易的超长债的基本面支撑正在发生系统性的变化,而中短债可能在未来海外进入降息周期后还有降准降息的利好加持。”程卓表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 (ID:eeojjgcw),作者: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