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赤手空拳,能在加拿大顺利安定下来,并融入本地社会,这和我过去那么多年持续不断地学习是密不可分的。人生是不是旷野,可以自己说了算。
(小时候爸爸单位经常组织旅游)
我是YaoYao,出生在上海一个中产家庭。爷爷是国际金融结算方面的专家,退休后担任几个国有大银行的顾问。爷爷工作了一辈子,可能受到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也觉得人不能无所事事。回顾我的前半生,我觉得过得还算充实。
我的父母都在金融系统工作。虽说家境尚可,但家里并不给我零花钱,好在我从小物欲就比较低,对此我也无甚所谓。
现在回头看,虽然衣食无忧,但我不觉得自己是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父母总是吵架带给我很大的不安全感,这也直接影响了我的性格和婚恋观。
小时候我还算比较外向,初中的时候甚至召集过班里的女生和我一起踢球,每天在操场上疯跑。
到了高中,不知是因为青春期还是因为爸爸出轨导致家里气氛沉闷,我的性格一下子变得很安静内向。如果翻阅那个时期的照片,我所有的衣服都是黑色、藏青色、灰色,这可能是我心境的反映吧。
大学住校对我来说是一种解脱,不用每天回到那个死气沉沉的家里去。但随之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父母协商好每人给我200元生活费,后来我与爸爸的关系越来越差,他连生活费也不给了。看着同学们600-1000元不等的生活费,而我只有200元,说不羡慕是假的。
但我这个人性格比较硬,他不给钱,我也不会求他,我就靠着200元生活。幸运的是,我在学校附近的贸易公司找了一份兼职,总算是平稳度过了大学四年。
2005年大学毕业求职之际,我爸主动问我找工作需不需要他帮忙,我冷淡地拒绝了他。既然我可以不靠他的钱生活,那我也不需要他的人脉找工作。
我对自己的性格和情商有着清醒的认识。体制编制内,包括国企的工作我肯定做不长久,所以我的目标只有外企。
当时恰逢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在招机场操作,我的专业背景是运输与物流管理,我觉得公司、岗位和自己的专业挺符合,就投了简历,之后通过了面试,顺利入职。
我的主要工作是在浦东机场操作货机航班,负责和地面总调联络停机位、上货、卸货、上餐食、打扫卫生以及和机组人员沟通出入境的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体验。上海有 2400 万人,真正了解机场运作流程,甚至上过货机的人肯定不多。
在机场的工作是翻班制的,分早、晚两个班,做一休一。早班6点上班,下午3、4点下班;晚班3、4点上班,深夜12点下班。因为上下班时间比较特殊,没有公共交通,所以有班车接送。每个月还有600元翻班补贴。作为职场新人,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同年11月,公司送我去新加坡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22岁的我就出国了,相比起同龄人来说,我的职业生涯起点是比较高的。
但是到了新加坡,我发现自己竟然无法用英语交流。英语曾是我最大的骄傲啊,新加坡航空录用我也是因为我在全英语面试环节表现出色。英语退步这件事让我非常失落。回来后,我开始恶补英语。
(2006年第二次去新加坡培训)
我上飞机操作航班时会把新加坡发行的英文报纸带回家做精读。像在读大学时学习英语那样,文章一句一句地看,不认识的单词一个一个查,一点一点读懂结构复杂的长难句。
除了精读,我也练习精听,用的是BBC News(英国广播公司旗下负责新闻节目),一小段一小段下载,力求每个字都听清楚。遇到有些不认识的单词,我根据它们的发音,试着拼写出来,拼错也没关系,谷歌会给出建议,然后我再查字典看是否符合上下文语义,不对的再试。
我还听过美剧《犯罪现场调查》,当时下载的是一个翻译很烂、只有中文字幕的版本。我的做法是先跟着字幕看一遍,了解这集的故事情节,再看第二遍,然后一句一句听,把对白的每个词都听出来。这样听完了一整季23集,英语水平一直在提高。
在机场做了一年多之后,我被调到市区办公室担任客服工作,主要是接电话、查货、帮客户更改目的港等,开始正常地朝九晚五上班。
但是转岗意味着之前所有福利都没有了,这让我内心很抗拒。现在回头看,真的要感谢我当时的领导,“客户服务”这个职位比“机场操作”对我之后的职业发展有利得多。
2008年,我第一次产生了跳槽的想法,也拿到了一家做汽车线束的德国公司offer,职位是生产计划。这是整个供应链管理中重要一环,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块职能。虽然我没有任何相关工作经验,但直线领导面试后对我的评价是“人挺聪明的,可以教”。
在我向家里宣布准备跳槽之后,父母轮番来劝我,老一辈人的想法都是最好在一个公司做到退休。那个公司位置又在嘉定区,在没有地铁的当年,交通确实是非常不便利。
虽然我不介意薪资比当时在新航的还低,但综合考虑之下我最终打了退堂鼓,没有去报道,这成了我人生最后悔的事。因为生产计划比客服更适合我的性格,如果当年转到那个方向,可能我后来职业发展会更好。
这件事也让我吸取了教训,父母的思想已经过时了,之后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事情我再也没听父母的意见。
2011年,我又一次动了跳槽的念头,原因是新加坡航空的工资太低了,而且又换了一个我不喜欢的老板。
但是这次跳槽比上一次难了不少,上一次2008年时我才25岁,勉强可以算职场半新人,还有公司愿意把我当白纸培养。
而2011年的我已经28岁了,不再是张白纸,但航空公司的经验在其他公司又用不上。作为女性,未婚未育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定时炸弹,所以那次跳槽我花了大概半年时间。最后,还是我的英语帮了大忙。
这是一家美国企业,收购了位于海门的举升机工厂,他们要大力开发印度市场,却在海门找不到英语比较好的客服处理订单,所以他们通过集团公司在上海物色人选。
面试官是举升机厂的销售总监,是个北京人。他不介意我没有处理订单的经验,甚至觉得我有那么多年工作经验,提的薪资要求太少了,还主动给我加了一点,我当然很感动。2011年12月底,我从工作了6年半的新加坡航空离职。
新加坡航空作为我第一个雇主,对我影响非常大。我在那里接触到了现代企业管理——各种业务操作都有相对应的SOP(标准操作流程),有人出纰漏后领导会复查业务流程,看是否需要改进以避免再次出错;去新加坡出差培训的机会让我认识到自己真实的英语水平,及时采取行动查缺补漏;由于上班很清闲,我看完了全294卷《资治通鉴》,对人性有了大致感悟,并把“做人要谦卑”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
2012年初,我去海门生活了两个月,熟悉公司业务和同事。因为害怕无聊,我买了一个北美版Kindle,通过它订阅《时代周刊》。
《时代周刊》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英文阅读水平的提高,而是开阔了眼界。我发现外面的世界很大,不再只是房价、反腐、经济加速、领导视察等。地球的那头讨论的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太空探索、未来世界、科技的进步和医药领域的突破等。
不夸张地说,我真是第一次开眼看了世界。我一直在上海生活,大城市的节奏本来就快,航空公司运转速度又比一般公司更快,相比之下,举升机公司的节奏让我很难适应,工作推进非常慢。
但在那里比较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是,我帮公司搭建起了转口贸易的整个流程,毕竟做客服大多都是照章办事,没什么机会做创新。
举升机公司在我看来有外企之名却无外企之实,福利也很一般。我想找一个真正的外企,就又动了跳槽的念头。因为在那里积累了订单处理的经验,这次跳槽相对容易些。2013年8月,我入职了一家做消防用品的美国公司。
回头看,举升机公司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它为我之后从事订单处理的工作打下了基石,所以我至今仍然无比感激当年的销售总监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在海门生活的两个月也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新公司曾经是世界500强,虽然经历了不断拆分后辉煌不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仍然是一家跨国集团。
我入职后的前两年,公司的业绩非常好,但我的工作并不忙,便利用闲暇时间学习。那几年正是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兴起之际,我上完了10多门西方名校公开课。
这些课程一方面继续帮助我提高英语水平,一方面又增长了我的知识。我逐渐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后来又出于兴趣学了西班牙语。
(2014年部分网课的结课证书)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公司的业务发展慢了下来。老板有了销售压力,开始搞起歪门邪道,做虚假销售。
比如在客户不要货的情况下,批信用给客户,另外找物流公司和仓库,把货从公司运到第三方仓库去,就当作把货发给了客户,让销售数字显得好看,但运输、仓储费用都由公司承担。
我对此感到非常不适,甚至想过打道德热线投诉到总部。但令我更震惊的是美国总部也在搞这一套,总裁甚至写邮件夸赞月底提货的卡车把工厂门口的路都堵住了(如果是正常提货的话不可能所有客户都集中在最后一天)。
我觉得自己正坐在一条缓缓下沉的船上,便又有了跳槽的想法。
朋友们都觉得我疯了,纷纷过来询问我,“怎么又想跳槽了?公司做虚假销售跟你有什么关系?每个月正常给你发工资不就行了嘛?”
从道德上说,我不愿意参与这些弄虚作假的事;从经验管理方面说,以长期发展为代价追求短期利益的公司很难长久。
2016年,在我的跳槽计划还没开始实施时,公司宣布被一家美资500强并购。
当年8月,我离开公司。之后公司经历了搬迁去临港、重组、裁员等一系列事情。想来还是非常唏嘘的,曾经的500强公司,经过多年不停地折腾,终于把自己搞退市了。
如果说新加坡航空让我接触到了现代企业管理,那么消防公司为我打开了全球化集团的大门,美国公司在合规方面的努力真是不遗余力(但还是有人钻空子)。
通过这个公司,我也第一次有机会了解普通美国人的想法。公司内部有个BBS,我常常会潜水围观美国同事聊的那些与工作无关的话题。
比如2014年,奥巴马医改法案正式实施。作为左派媒体的《时代周刊》对其赞赏有加,可美国同事却在BBS上抱怨说到手工资因此减少。
消防公司三年经历也让我的心中升起一个问号。公司真的是越做越大,做到上市才算好吗?上市公司如何平衡让股东满意(短期)和让公司发展(长期)之间的关系呢?没有股价压力的非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更专注于研发和长远发展?
我入职的第四家公司是做地板生意的美资企业,主要业务是塑胶和亚麻地板等。他们要招一个对接印度市场的客服,由于我之前在举升机公司做过印度业务,英语也好,就顺利拿到了offer。
不同于前三家公司比较闲的状态,这个地板公司特别忙,一个星期的加班量超过我过去十几年加班的总和。
部门领导40多岁,薪资很高,可想而知压力也很大。她对客户有求必应,把压力通通转嫁给我们,会提一些让德国工厂加班,让上海海关加班之类的无理要求。
这份工作我做得痛苦不堪,一年不到便有了辞职的想法,但我当时忙得根本没精力去找工作。80后的我受父母影响思想还是很老套的,觉得没有找到工作就辞职让社保中断是天大的事,因此就算收入缺失并不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多大影响,我还是不敢裸辞。
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领导派我带着公章打飞机去广州给报关文件盖章,只为了节省快递文件的时间让客户能够早一两天提货。我早上坐六七点的飞机去广州,在货代办公室等着,想着当天办理好回上海,结果不知道哪个流程出了问题,当天文件没准备好,无法盖章。
由于没有带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我在广州狼狈地住了一晚,压力和愤怒使得我整晚都没睡着。
也就是那一晚,我决定辞职。
我回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写辞职信。领导特别震惊,还哭了,人事总监也找我谈话想挽留我,但是我心意已决。
我当时精神状态非常糟糕,看了一段时间心理医生。我想不通自己对外与世无争、对内自律上进,怎么会沦落到失业的地步?为什么领导客户都不按合同约定执行?我好像适应不了这种不依规则办事的环境,这到底是环境有问题还是我有问题?
2017年10月初,我正式离职。地板公司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滑铁卢。但要问我有没有后悔加入这个公司,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好后悔的,因为这段经历教给我一件重要的事,健康(生理、心理)比什么都重要。
(2018年和妈妈在土耳其棉花堡)
不上班的日子真的好开心。我开启了旅游模式。11月去了北京,12月去了伊朗,2018年2月去了土耳其,回来休整一段时间后。4月底,我开始找工作。
那时候我35岁,明显感受到在职场上遭遇到了年龄歧视。有个猎头直接跟我说招聘企业想要个年轻一点的。我有点无语,距离退休怎么着还有20年,35岁就被嫌老了,难道剩下的20年都在家躺着吗?
尽管这样,我在一个多月内还是拿到了三份offer。其中有个西班牙贸易公司要招个会西语的客服处理南美市场的订单。我很意外自己纯粹因为兴趣而习得的三脚猫西语竟然有一天还能帮我重返职场。
最后我去了一家美资500强公司。这家公司不仅卖设备,还卖软件和服务,所以订单处理的流程、合同款的结算跟我之前工作获得的经验大相径庭。
此外,这个公司是货真价实的500强上市公司,有很严格的审计制度,许多流程都设计得异常复杂繁琐以应对审计。
我在之前的几个公司入职一两周后就能熟悉业务独立操作,这个公司我两个月后还是晕晕乎乎的。
而且毫不夸张又万分惭愧地说,我在职5年内从来没停止过犯错。
入职前两年压力一直很大,虽然犯的都不是大错,但作为自我要求比较高的人,我接受不了自己老出错。
后期我和自己和解了,我真的尽力了,就当我能力不足吧,所幸也没给公司造成损失——大公司把流程复杂化就是为了不让员工的无心之失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总的来说这个公司管理非常宽松,工作压力不大,福利也不错,我准备在此做到退休。没想到,2022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上海封城的两个月后,我想移民。之前,我也动过这样的念头,但因为在上海的生活太安逸,根本下不了狠心离开自己的舒适圈。然而这次,不一样了。2023年8月,我来到加拿大。
(离开上海前和父母合影)
所有人都说没有加拿大本地学历和本地工作经验,几乎不可能找到工作,除非愿意干纯体力活。
我做好了找不到工作的准备——实在不行我就去念书。其实我挺想重返校园的,而且我也很自信尽管已是40“高龄”,读书对我来说不是件难度很大的事。
8月底我参加了当地一个招聘会。有个做高端定制的橱柜厂在招打磨工,时薪不低,福利也不错,急招六人,对候选人没有任何要求。
在HR邀请下,我参观工厂后对这份工作有了基本概念——戴着工业防尘口罩,弯着腰站着,身边木屑飞溅。
虽然尽快加入职场以及工作所带来的收入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后,我还是决定放弃。
我的优势是脑子(语言和思想),劣势是体力。这个工作不要求动脑只需要体力,我为什么要扬短避长呢?当然,实话实说,拉不下面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500强白领到工厂女工这个心理落差对我来说实在有点大。
9月我有过两次面试机会,但都没有拿到offer。9月底,市图书馆招聘客服助理。在认真研究招聘广告后,我的心情从最初的兴奋转为沮丧,因为它要求候选人有图书馆方面的工作经验或文凭,而我的背景跟图书馆完全不搭边。
可是,我真的很希望得到这份工作,便抱着 “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投了简历。
非常意外的,几天后我收到了图书馆的面试邀请。时长一个小时的面试难度不小,尤其图书馆属于文化行业,面试问题不仅考验我客户服务的业务能力,还考察我的文化素养。
我无比感谢自己在过去十几年没有间断过学习,恶补英语,阅读原版书/杂志,上名校公开课等,这些有意无意的学习为我积累了对西方社会、文化的了解,帮我顺利通过面试拿到图书馆的offer。
同时我也很感慨。我妈从来就看不起客服这个职业,她常常贬低我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很容易被淘汰。以至于有段时间,我跟人家说起自己是客服,总感觉抬不起头来。
但是我到了加拿大,人家就是看在我有那么多年的客服经验才给了机会。
我的经历证明,人生真的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价值,藏着未来的机会。
入职图书馆后,我感受到了加拿大职场和中国的不同。
图书馆的员工都自动加入工会。虽然图书馆是雇主,但感觉工会才是背后更大的力量,薪资、休假都是工会定的,工作间隙的休息时间也是工会要求的。
比如工会规定上班3小时以上,必须给员工15分钟休息。这15分钟完全是你自己的时间,就算老板有事找你,也会等到你休息结束后再说。
在入职培训阶段时,因为培训东西很多,我有点落下了进度,就想趁着休息时间赶进度。
结果,有一个老太太过来催我休息。我说来不及了,不想休息了。她说不可以,这是工会规定。这简直震惊了我,这是我自己的福利,说白了关你什么事儿?我突然觉得,休息不是我的权利,而是我的义务。
来到这里,我比较感触的还有一点是他们对弱势群体的真正关照。图书馆的入职培训,以及我在某非营利机构注册成为志愿者后的培训都有一个重要章节是反歧视身障人士。
培训课程里会介绍各种类型的身障人士(身体和精神上的),以及如何在不冒犯他们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服务等。
加拿大街头可以看到很多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人,有的是先天畸形,有的可能是后天的伤残,他们都自由地在外面活动。
图书馆专门有大字号的书和电脑键盘以供视障人士使用。极端高/低温的时候,图书馆也成了流浪汉们避暑/驱寒的场所,只要他们不影响别的客人,我们不会驱赶他们。我在招聘会现场还见过有轻度智力缺陷的成年人被两个就业辅导带着找工作。
还有一次,我在某机构注册成为志愿者后协调员让我去警署做背景调查。我好奇地问了一下,“如果有些人在自己国内有犯罪记录,但加拿大警察局没查到怎么办?”她说“没关系啊,有犯罪记录的话跟我说,我会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岗位。
比如说TA偷过钱,那我就不给TA接触现金的机会”。我听到这个回答大为震撼,因为我的潜台词是“如果让那些‘坏人’混了进来怎么办?”但是在这边,他们根本不以有色眼光看人。他们认为即使是曾经犯错的人也应该被给予机会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
这些都带给我一个很强烈的感觉是他们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非常安全、能够被允许的空间或生活方式。
我一直认为,评估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它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一个社会如果致力于创造条件使弱势群体融入社会、自力更生并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那才能被视为文明社会。
加拿大有许多帮助弱势群体的非营利机构。我和这些机构接触之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有了新的规划——我不想再为企业服务了。
每天对着电脑下单发货处理邮件,我感受不到工作的意义。我想从事服务社会的工作,比如我现在在图书馆工作,帮人找书,回答问题,替年纪大的人解决一些基础的电脑问题,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很快乐。
(在图书馆上班唯一的缺点是要长时间站着)
当然,加拿大也不是天堂。物价高、税高、大城市治安差、基建差等都是大家诟病的重点。
让我最头痛的是这里的医疗系统,除非是急诊,否则这边的医院不是想去就能去的。你需要先见家庭医生,让家庭医生判断你的病是否严重到需要去医院见专科医生。
如果需要,你再去专科医生那里排队,做检查也要排队,手术也要排队。据说有些队一排就是几个月。
我有次围观了一群老太太吐槽医疗系统。有一位肩膀疼倒在地上打滚,不得不打电话找人把她送到医院,等了几个小时,医生终于来了,说没啥事,让回去休息;有一位抱怨家庭医生严重不足,她短时间内里换了好几个家庭医生。
还有次上班时,有位客人来还书,跟我们道歉说本来应该前一天还的,结果那天在急诊室等了11个小时。
好像只要不危及生命,这里的医生就不当回事。所谓的免费医疗,要看你有没有命撑到被治疗的那天。
相比之下,我更相信国内医生的水平和效率。国内医生半天就看几十个病人,经验足够丰富。如果我身体真的有什么病,可能要飞回国做手术,我怕在这边等不到上手术台。
怎么说呢,国家与国家真是不一样。
在这里,我也有遇到很多的感动。有些超市门口放着给慈善机构募捐的大桶,人们可以在超市买了东西放到桶里。
我第一次看到时很好奇“真有人会捐吗?”,凑近一看发现里面真的有东西。一些教堂和福利机构为穷人提供免费一日三餐,保证他们不会被饿死。
我在圣诞节时被两家人邀请去家里做客,即使我和她们刚相识不久;圣诞前夕有不少图书馆的客人自发给我们送点心小食以表谢意。
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信任和温情,是我特别喜欢和珍惜的。
如果说2012年《时代周刊》为我打开了看向世界的一扇窗,那2023年我终于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加拿大这个只有14万人口的小城市,完全是我喜欢的样子。
在这里,有我热爱的工作,有我向往的自由生活,我内心一片丰盈的幸福,真的感觉特别好。
我的前半生虽说没有混混度日,但也只能算是独善其身。我希望后半生可以“兼济天下”,比如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运动,为弱势群体出力。这样等我老了,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也不会觉得枉活一世。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勇敢往前走了,会有特别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