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老大不小了,总不能一直在外面单着吧。等一过30成了大龄剩女,看谁还要你。”只要逮到机会,妈妈的碎碎念又开始了。在我父母眼里,29岁就像是“大姑娘”与“老姑娘”的分水岭,29岁以前,属于女孩青春的“保质期”,只要一踏上30,就会被别人挑挑拣拣。和喜欢用年龄制造焦虑压力的人不同,我感觉29岁,正是自己大展身手,实现梦想的黄金时期。

也正是因为从小就不喜欢墨守成规,被环境所裹挟,因此,我努力学习,步履不停,最终从一名小镇做题家,成为外资咨询顾问。

(我在英国留学)

我,1994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市的一个小县城,是家中独女。

父亲外出打工,赚钱养家;母亲作为全职家庭主妇,负责料理家中大小事务。

虽然我的家庭是非常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但是父母对于我的教育,却是开放和包容的。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会以父母的身份来要求我绝对服从,或者以过来人的身份指导我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是非常乐意倾听和尊重我的想法。

这种平等与尊重的家庭氛围,让我感到非常幸福,也让我从小自信还很有主见。

我的家庭很普通,我从小的愿望也不是要做什么大人物,就是想好好学习,长大后找一份能赚钱、养活自己的工作。

在小县城读完小学之后,父母把我送去市区的寄宿学校读了初中。离开父母,我要独自面对学习和生活,虽然3年很辛苦,但回头想想,正是这段经历,锻炼了我独立自理的能力。

(看伦敦天使灯)

后来,我高中回到老家念书,仍然寄宿在学校,学习从不用父母费心。就这样,我在高考中,一不小心成为当年县城的文科状元。

小镇出了个女状元,这在当时可是当地的大新闻。我的名字不光出现在学校的光荣榜上,更存在在大街的横幅上、甚至小县城每个人的手机短信里。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漫长、热闹又高调的暑假。

“高考状元”,这个标签意味着更多的挑战与压力,人们似乎期望我在各个领域都表现的与众不同而又出类拔萃。

其实,我仅仅挂了一个“文科状元”的头衔而已。因为,我大学进入的只是哈尔滨一所双非学院。

我所学的是英文专业,将来的就业选择主要倾向于教师、培训或者考公。在我父母和亲戚朋友的眼中,这非常适合女孩。

(感受异国雪景)

每每有亲戚问起我的专业,都会说:“回来做个英语老师也不错,安安稳稳的,在父母身边,相互还好有个照应。”

可是,我对做老师、做公务员完全不感兴趣。我心中的向往,就是要像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那样,做个咨询顾问。

2017年,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可谓是火遍全国。虽然电视剧主要围绕女主罗子君展开,讲述她这个失婚女人的大彻大悟和自立的励志故事,但我却被剧中另一个角色——唐晶所吸引。

唐晶作为一名在大都市打拼,靠足自身本事,站稳脚跟的独立女性,她潇洒、果断、聪慧,品味亦卓绝。

而她作为咨询顾问的思维方式、工作风格、日常生活,我很向往。我很害怕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家乡那个小县城,因为县城的生活基本上能一眼看到尽头。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走出去看看世界,才能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我决定一定要走出去。

(走出去让自己的“视界”更广阔)

于是,我在大学里就开始计划出国进一步深造。好在,父母非常支持我的决定,大学毕业之后,我顺利地申请到去英国巴斯大学学金融的机会。

在老家,我是文科状元,是亲戚朋友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更是父母的骄傲。

可走出国门,我才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真的太多了。正所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和他们相比,自己实在是渺小。

就拿我留学的巴斯大学来说吧,它是典型的被世界大学排名耽误的大学,虽然它没有耶鲁、哈佛出名,但作为以科研为导向的英国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实力不容小觑。

俗话说巴斯大学有三宝——翻译、工程、管理好。巴斯同传是很多外语人的梦,是联合国指定的高翻学院。

而我就读的巴斯管理学院也是英国很牛逼的商学院,管理学名列前茅。在这里,国际学生比例很高,学生总数较少,因此中国留学生也比较少。

(宿舍简洁干净)

我的专业,全班150多个学生,亚洲面孔只有30多个,完全是多元化的交流。

在这里学习,瞬间打开我的新“视界”。也让我知道,只有不断努力、持续学习、更新自己,才能跟上优秀人的步伐,才让自己与“美好”的目标越来越近。

为了心中向往——像唐晶一样成为咨询顾问,我在巴斯大学的3个学期中,除了学好自己的专业课,还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参与很多培训课程。

这些培训、讲座都是免费的,在活动中不但可以结交很多五湖四海的朋友,也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西班牙语。人们常说“技多不压身”,多一个技能傍身,万一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呢!

(学习中的我)

除了学习,我在留学期间还做了一份兼职。英国有个赛马协会,每个月都会在英国各大赛马场举办活动。我做的是餐厅兼职,负责调酒和西餐服务,每周可以赚200—250多英镑。

在马场兼职的人员很多都是高中大学的学生、家庭主妇、驾校司机等,他们和我一样,平时有自己的主业,只有周六过来赚点外快。我与他们相处非常好,可以听到许多丰富、有趣的故事。

这份工作,让我有机会了解英国的餐桌礼仪和酒文化,更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阅历的人。闲暇之余,我也会买马,试试手气,就是从来没有中过大奖。

我的留学日常基本就是由图书馆的通宵达旦;为完成作业、论文任务的挥笔疾书;以及往返于学校和兼职场所组成。在紧张忙碌中,我,终于毕业了!

(我,毕业了)

因为巴斯大学的现任校监为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三子——爱德华王子, 所以毕业典礼中,爱德华王子也出席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充满仪式感的典礼活动。每个人上台领取毕业证时,爱德华王子给每个毕业学生送了寄语。

每位毕业生接过毕业证书的庄严时刻,都会被学校官方记录下来,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激动。

2019年7月,我学成回国,顺利加入了四大咨询之一的EY,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

我工作所属部门是咨询部门,业务线是金融风险投资。作为刚入行的小白,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写报告,做PPT……因为工作需要,我还要频繁出差。

但是我乐此不疲。因为,我觉得所有的“现在”都是在为“未来”铺路。

(毕业典礼充满仪式感)

果然,入职后的第二个项目,我已经可以独立负责了。在这个项目中,我独立开展访谈,驻场审计、撰写报告等,整个过程非常锻炼人,也是我所喜欢的。

可是,我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在一个地方待久,我就要换个新鲜活法。

于是,2020年1月我离职了。原本以为自己凭借四大咨询的入职经验,会很快获得新的工作。谁知,天算不如人算,疫情爆发了!

那段时间,我整个就是待业状态。最悲催的是,当时北京疫情比较严重,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我回到老家。

北京租的房子退不了,我不仅没有工作赚钱,还要月月缴纳房租。“只出不进”,让我整个人都非常焦虑。

当时,我非常不喜欢自己的精神状态。我努力调整情绪后,开始重新找工作。

非常幸运,4月份,我面试顺利,成功入职一家法资管理咨询公司。第一个项目是汽车行业相关的,所以此后就一直从事汽车行业的管理咨询工作。也算是实现了我本科时代的梦想。

(兼职中认识的帅气小姐姐)

父母见我回国,非常高兴。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女孩子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的。

亲友认为,我已经有了一份光鲜靓丽的工作,事业有成,接下来就应该考虑结婚生子,有个美满家庭了。

虽然我的父母都比较开明,但是在子女婚姻上,还是难免会落入俗套。“年纪不小了,该谈恋爱了”、“看,某某和你是同学,她都有孩子了,你什么时候把男朋友领回家啊?”这些明示暗示,让我很是苦恼。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的道理我还是懂的。恋爱也好、婚姻也罢,都讲究缘份与双方处世观念、兴趣爱好的契合。

而我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不急于给自己套下一种世俗常规的人生模式,我要趁年轻多走一走看一看。

机缘巧合之下,我发现公司有内部借调或者转office的项目,一旦成功,就能委派到国外工作。



(校友会,大家畅谈对未来的憧憬)

之前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项目。于是,我没有和父母商量,就非常草率的提交了申请。

起初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HR还没有听说过国内有成功的事例。意外的是,在2023年初,快要过春节的时候,我收到了英国老板面试邀请,一共面试了4轮,我才开始觉得这件事变得靠谱起来。

最终,我获得去英国工作的机会。在国外,我仍然从事咨询顾问这份职业,一份我喜欢,并甘愿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

如果说2023年的关键词是“挑战”,那么,29岁的关键词我认为是“突破”,走出工作的舒适圈,寻找另一种可能。

父母得知我又一次背井离乡,而且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态度是很纠结。但是,他们还是很尊重我,会说让我自己把一切考虑清楚。

我能看出来,他们不想让我离得太远,可我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绝对不能错过。所以我还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一个人跨国搬家,辗转到了伦敦。

(难得天气放晴的英国街景)

人总要寻求改变,这是我最初想要出来的原因。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而且我发现,正是这种不停寻找,我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近,而这个寻找的过程,也是我非常享受的过程。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任何人都可以从今天开始去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新结局。”

我不会和亲友规劝的那样,要抓住所谓的“29岁青春小尾巴”,赶紧相亲、找男朋友,结婚生子。当然,我的30岁乃至30岁以后,也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大龄剩女。

我想说,不要停滞,不要满足于现状,因为人的一生,总会不断出现新的事物等着去探索。

我为理想中的事业,正一步一步向前走,沉浸在这些艰难而有趣的时刻里,我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