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旗下的新零售样本盒马,为了赚钱,连砍了自己三刀,刀刀凶狠。先是搞大降价,后是取消会员费,而今为了把消费者“逼”到线下,更是使出了提高运费门槛的“杀手锏”。赚钱心切下,留给盒马证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作者 | 李丹

编辑 | 陈芳

运营 | 刘珊

1

频频动刀

盒马让老用户林凡觉得越来越陌生了。

几年前,盒马在北京开第一家店时,林凡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见到了被疯抢的帝王蟹、波士顿龙虾,现做现卖的日料海鲜,来自澳洲的牛肉、南非的柠檬、意大利的橄榄油,都被整齐码在货架上,一副洋气模样,结账时还得专门下个APP。

而今林凡觉得盒马越来越平庸:货架上摆着的不再是进口货,而是盒马自产自销的调料、坚果、饮料;APP上,想买些牛奶面包被提示,“免运费门槛已经上调至99元”。


▲(图源/市界)

“盒马这是怎么了?多年的老会员,今年不准备续费了。”感慨落差的同时,林凡在社交媒体上发了这么句吐槽。评论区点赞最多的回复是,“想啥呢,你现在想续都续不了”。

一切变化都是最近半年发生的。一位消费者感慨:“把缺钱写在脸上的盒马,过去五个月可以说是连砍了自己三刀,并且刀刀凶狠”。

“先是割了会员,然后得罪了品牌方,再是无差别搭售塑料袋,近期又提高了一些城市的运费。”上海的高聪是盒马资深消费者,他眼见着盒马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不由地发出吐槽:“盒马真是被逼急了”。

盒马的第一刀是砍在自己身上的。2023年10月,盒马宣布启动折扣化变革,线下门店5000多款商品降价,还设置了“线下专享价”专区。盒马CEO侯毅表示,未来盒马的KA商品是市场价7折,自有品牌、临期商品分别是市场价的5折和3折。

第一波动刀后,不少盒马会员急了,“线下动不动降价20%,买了盒马会员的我成了大冤种”。于是乎,2023年12月,盒马又赶忙上线第二刀,把会员取消了。根据盒马披露的数据,上线于2019年的付费会员业务,有300万会员,每年能贡献5.88亿元的营收。

宁愿不要这6亿,也要把低价进行到底,盒马的坚定和焦虑可见一斑,它不想再做少部分中产的生意了。

两个月后,盒马又祭出第三刀,这次是砍向北京、南京、长沙三地的消费者,线上订单的免运费门槛调整为99元,不足的要收6元运费,此前,北京的免运费门槛为49元,南京、长沙两地为39元。而原本盒马是要对北上广等25个城市的消费者动刀的,只不过因阻力太大,只选了三个城市试点。

根据盒马内部人士的说法,这三座城市“零售业态丰富,各自代表了新零售繁荣的一面”。但消费者不买账了,“我们何德何能,能被盒马选中试点?”“有考虑过独居人士的感受吗?”

或许是为了安抚消费者,又或是深知动刀太狠,盒马还宣布:三座试点城市多款商品降价。按照盒马的算法,草莓盒子蛋糕从88元降到59元,海鲈鱼从每条19.9元降至12.9元,即便收取6元配送费,消费者也是赚的。


▲(图源/市界)

草莓蛋糕、鲈鱼便宜了是好,但问题是谁能天天99元这么凑呢?“原来用盒马,就是因为每天晚上七八点到家,能看到新鲜的菜挂在门把手上。”有消费者坦言,盒马相对于山姆的优势在于,分量更小,适合小家庭。如今盒马一顿折腾,反倒把优势折腾没了。

2

赚钱心切

“盒马频频动刀,只能证明,其过去那套新零售打法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告诉「市界」,盒马长期被成本问题困扰,“成本控制不住,怎么和对手竞争呢?”

过去因为有阿里撑腰,又被誉为新零售样本,预算不设上限的盒马一度风光无限。根据华泰证券研报,盒马在上海开出的中国首店,2016年开业当年营业额约2.5亿元,坪效近5.6万元,远高于行业1.5万元的平均水平。紧接着,盒马进入狂奔期,2017年底还只有25家门店,一年后就增至149家,行业也掀起一股学盒马的风潮。

但与此同时,一些“不妙”的信号开始出现。2018年,有业内人透露,盒马有不少新开的店坪效没过2万。2019年,盒马迎来了狂奔3年后的第一次闭店。


▲(图源/市界)

紧接着,侯毅为了破局,3年内至少尝试过10种新业态,如前置仓模式的盒马小站、小店模式的盒马mini等,但大多以失败告终。“盒马小站销售依赖烧钱拉新,很难实现盈利”“盒马mini没放开加盟,扩张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对于失败,侯毅有过不少反思,但也不得不开始正视赚钱的问题。

这种紧迫感在阿里负重前行下变得更明显,连续两年的内部信里,侯毅提到“盈利”的次数明显变多。

如今,盒马死抠成本、想赚钱的意图体现在每一个细枝末节。

一位坐标武汉的盒马员工告诉「市界」,2024年春节后,盒马提出要把大家转到不需要交五险一金的三方公司。“不答应就降工资”。一位江苏网友坦言,他妈在盒马干了四年,最近辞职了,因为不光五险一金取消,还降了工资。“原来一个月能赚八九千,现在变成了六七千,还没有五险一金。”

在广州某盒马门店上班的方婷表示,从2月26日开始,其所在门店开始降薪,前场拣货从0.4元/件变成0.3元/件,后场拣货从0.25元/件降至0.2元/件,餐补也取消了,“如今每天赚200元都很难”。

“开源节流”是方方面面的。有上海盒马门店员工透露,其所在的门店为了省钱连厕所都关了,逼着员工去用商场里的。灯也一样,不到开门时间不会开。“厂家派来的促销员十个退掉了八个,剩下的人一个人干十个人的活。”

不久前,盒马还因对线上订单加收1元包装费,被吐槽上热搜。虽然比起10元左右的单笔订单履约成本,1元包装费不算多,但盒马不愿意再贴钱补了,毕竟有友商在收。「市界」了解到,多点的包装费是1元,沃尔玛的包装费是1.2元。

“公司不赚钱,干什么都是错的。”上述武汉盒马员工告诉「市界」,目前听到的说法是,从3月份开始,全国多家不赚钱的盒马门店将会闭店,“武汉也会先关3家左右”。

「市界」梳理看到,仅仅在2月底,就有至少3家盒马门店关闭,其中1家在大连,2家在广州,给出的理由均是“经营策略调整”。

而在小红书上搜索盒马甚至会自动关联起是不是要倒闭了。有网友感慨:“本来附近只有两家盒马,这又黄了一家”。还有江苏网友看到附近盒马货架空空荡荡,在网上发问:“这周去了两三次,每次货架都像被洗劫了一样,线上又显示运力不足,盒马是要闭店跑路了吗?”

评论区有人提议有盒马卡的抓紧去花了,还有人非常惋惜:“盒马千万别倒闭啊”“盒马倒了我可怎么办”“山姆的量太大又远不适合我,我的世界不能没有盒马,希望盒马能挺住啊”。

3

时间不多了

盒马赚钱心切,与阿里态度的转变不无关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阿里对盒马的态度经历了三次变动。

2023年5月,阿里在披露财报时确认,已经正式启动盒马的上市计划。当年11月,阿里话锋一转,称盒马的上市计划被暂时搁浅。有业内人士透露,原因是估值不符合预期。据悉,盒马考虑融资时设定了60亿至100亿美元的估值目标,但考虑到市场行情,消费类企业普遍估值不高,也就叫停了。


▲(图源/市界)

当时,阿里资本管理委员会的说法是,“决定等待更有利的市场,再推动盒马IPO”。只可惜,“更有利的市场”一直没有出现。

再之后,2024年2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在当天的业绩会上表示,“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这些也不是我们的核心聚焦。如果能够完成退出的话,也是非常合理的”。

同期阿里财报显示,包括盒马、高鑫零售、银泰等业务的“所有其他”营收470.23亿元,同比下滑7%,净亏损31.72亿元,同比扩大87%。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今留待盒马证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市场上也频繁有盒马已经被阿里战略性放弃,将会被出售的新闻传出。对此,盒马均火速辟谣。但毋庸置疑的是,盒马必须盈利,实现自我造血。有券商人士就表示,对资本市场来说,能否盈利是投资者考量的重要指标,“相比起营收,市场关注的是盒马的亏损情况”。

更何况,在盒马还在不断“找定位”“抠成本”的当下,友商们已经来势汹汹了。

2月20日,沃尔玛发布了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年度财务数据:营收同比增长6%至6481亿美元,调整后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0.2%至271亿美元。业绩会上,沃尔玛全球CEO点名表扬中国市场,尤其是山姆会员店和电商业务。

2023年8月,盒马发起针对山姆的“移山价”。但从沃尔玛的财务数据来看,其同期营收并未受太大影响,同比增速在18%上下。公司CEO还透露,2024年将在美国以外开230家沃尔玛和山姆店,中国市场是主力。

此外,不同于盒马由奢入俭,从当初“送一把葱都免费”到如今“满99免费送”“加收1块包装费”,让消费者不满,山姆采取的是一种更为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只服务线下,然后依次把配送范围从日用百货拓至全品类。

根据沃尔玛高层的说法,目前其在中国的电商渗透率为48%,5年增长了1100%。且随着生意增长,还能摊薄履约成本,提升整体利润。

盒马的国内对手们也“佳绩”不断。2月29日晚,叮咚买菜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业绩,不仅宣布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还实现了首次年度盈利。此外,叮咚买菜还在财报里表示,公司财务储备充足,为接下来的业务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同一时间,京东在整合前置仓事业部、七鲜事业部等团队之后 ,重启了前置仓模式,由京东APP为生鲜电商业务“京东买菜”导流。美团也已经重新启动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等项目......

“盒马过去想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实体零售业,最终没走通,高成本间接推高了商品价格。”陈立平告诉「市界」,如今盒马回归零售业本身,核心就是控制成本,包括人员、选址、供应链、数字化方方面面,“成本控住了,才有更大余地把价格降下来,提升交易效率、加速周转,形成良性循环”。

但问题是,如今盒马还有多少时间纠偏呢?

(文中除陈立平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