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疲软压力下,中国总理李强将在全国人大上面临严峻问题。但他表现出乐观态度。而德国也希望继续从中国市场获益。

中国总理李强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在谈到经济问题时,他喜欢用天气作为比喻。例如2023年6月他首次出访柏林,并与德国企业代表交谈之时。

“这就好比雨天赶路,如果总是低头看脚下,看到的便是满地泥泞;如果能常常抬头看前方,就能看到雨后的彩虹。”李强如是说。他也指出,经济有其自然周期,中国经济也有周期。

作为最高级别的领导人,李强希望重新调整中国经济:公平、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国际框架条件已经恶化,保护主义抬头和需求不足就是例证。中国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中国房地产业岌岌可危,而该行业曾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

随着内需放缓,消费者更愿意储蓄而不愿花钱。物价正在下跌。专家们在谈论通货紧缩;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这比通货膨胀更加危险。因为消费者会推迟购买决策,希望以同样的金钱购买更多的东西。企业投资减少,失业率上升。

在二月中旬春节前,中国沪深300指数创下五年新低。中国政府立即撤换了证监会主席。目前,反映上海和深圳两个主要交易所股价走势的该指数已有所回升。

寻找“彩虹”?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总理李强将向全体代表发表首份政府工作报告。在下周于北京召开的两会上将有近3000名代表希望听取总理的报告,了解他计划采取哪些措施让中国经济重回正轨。

而“5%”是一个神奇门槛。专家们正在数字之间来回解读:李强的经济增长目标会超过5%,还是在5%左右?根据初步数据,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2%。

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国31个省份中有17个未能实现2023年预定发的增长目标。而中国官媒《人民日报》一月底报道:“ 相比2023年GDP实际增速,13个省份上调了2024年GDP增速目标,5省份持平”。这也意味着,其他13个省份已经下调了今年的目标。

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人民期待上任一年的新总理李强能明确表态。按照以往传统,总理会在为期多日会议的最后一天与国际媒体见面。这场记者会将会现场直播并有英语口译。尽管这场见面会经过精心安排,包括提问者在内的所有环节都已安排妥当,但仍不减外界的好奇心。

中国工商银行(ICBC)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严瑾指出,由于房地产市场严重陷入困境,中国内需必须成为出路。“然而,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在2023年第四季度再次下降。12 月份零售额的显著下滑加剧了人们对需求疲软的担忧,”她在法兰克福的一场研讨会上如是说。“刺激消费对于增长至关重要。”

从中国领导人的谈话以及官媒新华社的报道来看,人们必须进一步思考,当中国谈论“扩大开放”和“支持全球化”时,具体的路线将是什么。外商直接投资是除了消费之外的另一个增长动力。中国仍然需要外国资本和专业知识,尤其是在内陆省份。

在这方面,德国经济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根据德国联邦银行的数据,2023年德国企业对中国(包括香港)的直接投资达到近120亿欧元,创下新高。相当于2023年德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十分之一流向中国。

去年12月,中国政府单方面对德国公民实施15天免签入境。中国欧洲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对《商报》表示,这一举措是对投资者“具体而实际的改善”之一。“中国确实向商界敞开了大门。”

这项免签政策将持续至2024年11月底,同时也适用于来自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和马来西亚的公民。这些国家主要是财政实力强大的欧盟国家,而且与中国没有根本性的政治冲突。

中国今年两会看什么


中国“两会”还有不到一周就召开。时评人邓聿文认为,由于今年不是政府换届之年,可能也没有大的政策宣示,本次两会的重要性似乎不如去年。不过,中国本身的分量决定了外界会关注这个一年一次固定的政治表演节目,以下是三个值得关注的点。

从中国两会的议程看,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重头戏,一般也是外界关注的重点。政府工作报告要向代表委员报告过去一年政府施政情况及其业绩,以及新的一年政府打算要做哪些事情。所以举凡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外交、国防、港澳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都要涉及,都不能少。尽管如此,政府工作报告谈的最多的还是经济。去年的经济状况中国政府之前就公布了,好坏外界基本上都了解,市场需要知道的是,对今年的经济,中国政府又会如何规划如何布局,会不会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是否提出一个GDP的增速指标。

在这方面,一个观察点是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会不会将习近平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进行部署。习是在去年下半年提出这个说法的,在一月底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对它作出正式阐述。按照习的论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把新质生产力提到生产力理论的高度,要代替旧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换言之,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必须占主导作用。

这个提法听起来很好,官方把它作为习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进行大肆宣传。在政治局集体学习后,中国的经济学者和科技专家,还有官媒,开始大量讨论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官方学者就说,如果两会后召开三中全会,新质生产力或许会作为全会的主题。假如这种可能性很大,那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一定会作为重点来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有一批重要的经济改革举措出台,假如真有所谓的改革,这个改革大概率是着眼于新质生产力的,也就是改革不利于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制度。

人事和机构调整

以上是经济。人事和机构调整也是外界对中国全国两会向来的关注点,但今年的两会这方面基本不会有动作。去年当局免去了嫌疑腐败的国防部长和嫌疑婚外情的外交部长,不过,后来这两个职务有了新的任命,外长由现任外办主任王毅兼任,防长由海军司令董军担任。

现在的一个悬案是王毅会不会卸任外长,交由刘建超或其他人选。外办主任是中国最高外交主管,是除习之外的外交政策的规划者和决策人。外长则更多处理外交实务,处在外交一线,相对需要精力充沛。王毅作为外长年龄偏大一点,这当然不是问题的关键,但如果常年马不停蹄地出席各种外事活动,在外交的具体事务上占用太多时间,就不能去考虑那些事关大局和长远的外交战略和策略,和外办主任的身份产生冲突,所以预期他会卸下外长一职。

但如果仅任命一个新外长,无需“劳驾”两会,人大常委会就可以,除非新外长同时被任命为国务委员。之前的秦刚和李尚福都是国务委员,可董军不是,假如新外长是刘建超,习打算要刘和董做作国务委员,那今年两会要处理这个人事问题。然而,两会人大代表讨论人事任命,一般情况下是有一批官员要人大选举通过,只表决外长和防长的国务委员身份,就把它作为人大会议的一个议程,可能性也不高,所以,这次两会是否会通过外长和防长的国务委员任命,外界可把它作为一个观察点。

对台湾问题会不会有新的提法和表述?
观察点之三,也是本次两会最可能的观察点,是李强的政府工作报告或者习近平对台湾问题会不会有新的提法和表述。众所周知,“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已经当选台湾总统,他和副总统萧美琴在选前就被中国当局批为“双独组合”,这虽是台湾的内部事务,但对大陆来说,可算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重大事变,为台海局势增加了不确定性。

另外,在两会前,又发生了大陆渔船被撞事件,台湾对该事件的处理让大陆群情激愤,两岸关系雪上加霜,大陆也借机宣布不承认台湾单方划定的禁止、限制水域,并在厦金水域开展常态巡航。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习近平对两岸关系这种新的变化会有什么说法,引人注目。

中国今年的对台工作会议刚刚开完,负责对台事务的最高官员王沪宁的讲话有几个明显变化,往年会议经常出现的“两岸一家亲”与“和平统一”不见了,对“台独”也由以前的遏制和反对变成了严厉程度更高的“打击”,并首次表示“要进一步掌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主动”。显然,从王的讲话和上述表述来看,中国在今年会提升反独促统压力,而赖清德也不可能接受大陆的“九二共识”,两岸冲突的风险会提高。这种情况对外界来说,一个观察点就是政府工作报告或习近平对台湾问题有没有新的说法,还是继续原来的政策。

倘若习要对台湾问题释出新信号,有可能是参加人大台湾代表团或政协台联界别的讨论发表的讲话,又或人大闭幕式的讲话。从目前两岸态势看,按常理他是要有一个针对台湾的表态的,只是这种表态和原来的对台政策是否有改变,或者改变的程度多大,不好确定。假如他不就此表态,只能看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表述对台政策了。

习近平上台以来的中国两会,由于政治肃杀,不得妄议中央,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政质量大大下降,基本没有看头;政府政策和举措这块,出人意料的也不多。今年仍会保持这种特色,值得关注的看点不会多,而会不会有某些戏剧性变化,现在不好预料。

德语媒体:党管一切 管死了经济

增长乏力的中国经济,要如何才能拯救?《新苏黎世报》的一篇客席评论指出,中国亟需提高消费比重,但是民众信心过低导致这一目标难以实现。《经济周刊》的客席评论则认为,中国当局过于重视意识形态,导致该国的创新能力被扼杀。

瑞士《新苏黎世报》以"中国经济需要新的增长模式"为题,刊发由苏黎世大学宏观经济学退休教授Beat Hotz-Hart撰写的客席评论。这位瑞士学者常年关注中国与西方的体制竞赛问题。

作者指出,学术界现在对中国经济遇到的挑战有两种主要观点。其中一种的代表者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认为中国经济的主要阻碍来自于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比重太低。

"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基建以及房地产领域的各类投资。由于当年中国投资严重不足,因此投资拉动在几十年来一直很有效。但是,多年来的过度投资导致了经济增长泡沫化,铁路、住房、机场已经出现了过剩的问题,许多新项目几乎没有增加经济收益。"

"占GDP比重近30%的房地产市场是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因投机行为而被过高估值的房地产业,如今已经暴跌25%到30%。2021年,全国几乎四分之一的住宅是空置的。房地产危机也让各省市负债累累、收入减少。"

"这需要一场结构性变革,庞大而愈发无效的投资必须被更具生产效率的投资所取代,从而让位于高附加值商品和生产。经济必须向产业链上游发展,进入价值更密集的领域。这需要增加高端服务业和消费的比重。"

文章指出,要增加消费,就必须推动更大程度的收入再分配,并通过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增加民众安全感,从而降低储蓄率。

作者随后引出了由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Adam Posen代表的第二种观点: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在于政府近年来对私营经济不断设限,以及民众对政治广泛缺乏信任。这导致私人变得谨慎,避险思维导致储蓄率上升,进而导致居民消费下滑、私营企业投资下滑。

"对于中国这样的专制政权而言,私营经济部门的信任一旦受到了严重损害,就很难重建。信任是很难通过专制手段去掌控的。中国的经济成功却需要私营部门的积极性,因此亟需自由主义元素。国家和私营经济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必须重新设计。"

作者认为,尽管北京领导层以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中共的控制欲正在和经济繁荣构成矛盾。"现阶段的中共似乎认为,其权力控制机关可以在不危及政治稳定的前提下牺牲掉一些经济增长。所以,全球经济中期内都要为中国增速显著放缓而做好准备。"

耶鲁大学知名经济学家罗奇教授(Stephen S. Roach)在德国《经济周刊》上以"中国陷入了经济死胡同"为题撰文指出,中国经济正遇到愈发严重的麻烦。罗奇认为,中国政府依旧在拿毫无新意的刺激手段试图拉动疲软的经济,此类短期措施根本不足以解决人口下降、过于依赖国资企业等严重结构性问题。

"宏观经济学已经证实,要想在劳动力人口减少的同时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就需要更高的单位产出,因此提高生产效率是不可避免地。但是,中国越来越依靠生产效率偏低的国有企业,更具效率的私营经济部门却面临巨大的监管压力。所以,生产效率跃升的可能性并不会太大。"

"最让我担心的就是中国经济的生产效率,尤其是在老龄化造成劳动力人口下滑的背景下。不论是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生产效率都同样重要。经济学理论指出了生产效率提升的几个途径:科技、人力资源投入、研发。"

"但是,受到意识形态主导的中国政府正在用大量的监管扼杀创新。如果没有更具新意的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就也可能陷入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