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就用消费来抵消我的焦虑,用旅行来缓解我工作的苦闷。在一次旅行中我学会了冲浪,因为疫情可以远程办公就去了海边,喜欢上了住在海边的感觉,一住已经是第四个年头。
在旅行中我遇到了很多人,也看到了他们的谋生手段。有用贷款读哈佛商学院,毕业后却一直找不到工作的人;有创业公司的founder,形形色色的数字游民;也有在拉美和印尼看到本地人的生活。
我觉得真正的穷人反而不是他们,真正的富人而是有自由时间,找到了生活和工作平衡的人。
(热爱旅行的我)
我叫Daisy,89年出生,相当于90后吧,地地道道的宁波姑娘。
妈妈是公务员,爸爸是高级工程师,后来自己办厂。
我的父母一直都很爱旅游,他们去过很多国家。他们一直觉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长见识最好的方式。所以在我小时候,他们也喜欢带着我去中国各个地方玩。大学的时候我也一直跟父母去欧洲旅游。
受父母的影响,我也爱旅行,而且他们也很鼓励我去到处游玩。
小学考初中的时候,我考上了在郊区的一个住宿制重点初中。从此,就开始了我真正的独立生活,从而也养成了比较独立的性格。
记得那个时候,我的表弟在初中成绩很好,初二的时候,他被一个新加坡的基金会看中,然后作为人才培养,就把他保送到了新加坡读书。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我也很想离开宁波,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迈阿密学习开小型商业飞机)
高中的时候,爸爸带我去参加了一个泰国的展会,我去帮他做翻译。这让我觉得如果做了翻译,就能够在国际型的公司工作,这也是我渴望拥有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想,将来读大学也学英语专业。
我的大学是在杭州,如愿以偿选择了英语专业。
学英语的人都想学成之后出国,我同样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因为我是独生女,家人对我的未来也是稳中求好,所以我的父母并不是很同意我的想法。
因为我读的是商业学校,英语授课。所以来法国以后我也是一边读书一边学习法语。
我在法国商校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并不好找,当时能够找到的工作很有限,就在我绝望到要打包回国的时候,收到了世界前500强企业工作的offer,加入了法国华为,留了下来。
在法华为工作的几年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法国香波堡)
但同时我也觉得这个工作并不是最适合我,所以我由最初的总裁助理转岗成了全球客户关系经理。
在华为的工作,让我有了稳定的收入。我也有了房有了车,还留在了法国。在别人看来已经不错了,但我并不开心,感觉不是我想要的。
那时,我每天早上起来,上班之前总想要买东西。我现在明白了,其实我是想通过消费来抵消这种焦虑吧。
我的生活之前是一条直线,平淡无奇,但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新鲜感的人,所以我每年都会去旅行,学一点新的东西。
还好法国假期很多,我当时一年有相当于快六个礼拜的假期。所以我一般夏天和圣诞节会休久一点。
我每个月都要来一场短途旅行,缓解工作的苦闷。
2018年,妈妈因病去世。非常遗憾的是我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
因为当时正是年底的时候,我正在忙一个展会,并不知道妈妈的病情发展得那么快。突如其来的变故开始让我怀疑所有的东西,那种亲人离世的痛苦久久不能散去。
(法国波尔多附近大沙丘)
为了调整心态,我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去了我最想去的美国。
美国的几次旅行对我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当时在加州一号公路,从旧金山到洛杉矶,一路南下,途中经过了一个森林公园,叫做big sir,森林公园里面有一个疗养基地,建在悬崖边上。
这个疗养基地只有在满月的时候才会向公众开放,平常只有去参加疗养的人才可以进到它里面。
我是幸运的,那天正好是满月。
在浩瀚的星海中,那满月挂在高高的夜空中,散发出一种宁静而又圣洁的光芒。我们在悬崖上面泡在天然的温泉池里面,让人感到静谧而又美好。
听着阵阵海浪声,银色的月光洒下来,我当时就有一种感觉,自己很想有一个这样的地方,我想要住到海边去。
后来我到洛杉矶去旅行,第一次尝试了冲浪。
19年我从公司辞职之前,我去了一次葡萄牙冲浪旅行。那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冲浪让我忘掉了所有的不开心。
疫情开始了,我被困在巴黎,特别想念在葡萄牙的那个冲浪假期。
疫情期间,我的工作有很多不确定,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冲浪日常)
2019年底,我离开公司。
2020年,我开始在法国4A广告公司工作,因为疫情,公司给我寄了一台电脑,就开始了在家里远程办公。
在疫情以后,我就急不可待地跑去了法国西南部的比亚里茨,也是一个冲浪胜地。
因为我本来就是宁波人,喜欢吃海鲜,喜欢所有跟海有关的文化,对海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所以我在海边的小镇就一住就是三年,今年是第四年。住在小镇的时候,到了晚上,完全没有光污染,外面特别黑,而且很静,有时候9点钟我就睡着了。早上很早就会起来,真的做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觉得人本身就是应该这样跟自然和谐相处。
两年的时间,我一边远程工作,一边在欧洲所有能够冲浪的地方冲浪,比如:葡萄牙、加纳利。
加纳利群岛是一个特别美的度假圣地,那里的阳光、沙滩和海浪给人宁静与轻松。
所以两年远程的工作里面,我在加纳利群岛就待了一半的时间。同时,我也开始学习西班牙语。
去年11月份的时候,我开车从巴黎出发,一直开到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小镇,住了一个月,接着又一路开到摩洛哥。
(加纳利海边办公)
旅行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印尼和墨西哥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住的房子都很破,他们也很穷。在墨西哥也是。
印尼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很多的粮食和海鲜。他们可以自己生产,养活自己。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在印尼的时候,虽然说大家很穷,但我觉得他们不是真正的穷。因为他们的房子是自己的,吃的东西就只要去海里钓一下,他们的温饱是没有问题的,他们所谓的穷就可能是没有消费能力。
但是,我认知里的穷人是那些住在大城市里面的人,他一但失去那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就会交不起房租,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不能解决。
我一直对于南美这片大陆,也就是拉丁美洲有着很深刻的感情。去年我去了一次墨西哥以后,突然间觉得玛雅人相信的文化既熟悉又陌生,这片大陆好像很遥远,但又好像很近。
墨西哥是在疫情两年里面所有国家经济停滞中,唯一发展最快的国家,因为它是唯一没有封城的国家,他向全世界都放开。
(在墨西哥)
当时我在欧洲认识的数字游民,很多都去了墨西哥。我是先到墨西哥太平洋旁边的一个小城市,它是一个冲浪小镇。
我去这个小镇的时候已经是在疫情之后了。在那边生活的一些原来的居民就告诉我,这两年里面他们变化很大,变得不快乐了。
我很疑惑,说:“大量的游客涌入,又盖起了很多房子。你们还有了工作,有钱赚了,为什么还不开心呢?”
他们说:“因为本来我们不用赚钱就可以活得很好,以前的房子也很便宜,但现在整个物价都在上升,房租也不例外。对于那些有房有地的人来讲,的确他们是赚到了。”
是啊,但是对于普通的村民来讲,那些没有房子的,他们只是过去当个冲浪教练或者就是一个冲浪的人。他们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就好像赚来的钱都花在更多的物价和房租里。
他们说以前他们不用工作都可以赚到钱,可现在就必须去工作才能赚到钱。
以前他们只需要去打打鱼,睡在沙滩旁边的小木屋里面就很快乐。或者是教冲浪课,再或者有美国人过来找他们问个路,会给他们十美元的小费,他们就能花上好几天。
(阿尔卑斯山滑雪)
现在不一样了,大城市里面的人听说了这个小镇的商机,就都涌了进来。他们增加先进的商业模式,以及更多的资金来源,建立起可以网上营销的学校。
他们的客户都是从网上直接找过来的,都不能在现场揽客,下面有更强的设备,而且英语都说得很好。
这就给小镇里面的村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貌似经济发展了,但他们却被淘汰了。
在旅行中我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长了很多见识,同时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因为疫情,时隔四年才回国的我,去澡堂洗澡的时候,就有一个搓澡的大妈跟我讲,她说她想要花30000去做一个抽脂手术。
我就感觉有点疑惑,那她为什么不把这个钱去花在旅游或者运动上呢?但后来一想,因为她没有时间。
为了生活,她只能每天在澡堂里面,很辛苦地赚钱养家。她只是想通过花钱的方式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其实我一直在想,真正的生活应该找到一个平衡,就是自己有时间,也要有一定的金钱,这可能也是我现在想要的生活吧。
(亚马逊热带雨林)
在2020年10月份,我在葡萄牙南部的一个聚会上遇到一个数字游民,在疫情前我根本没有接触过这类人。
他是一个码农,在疫情前就已经环游世界4年,每个国家待3个月。
这对我来说很稀奇,但他后面的故事就更加让我惊叹。
他同时签了两份全职远程合同。母公司都在美国东海岸。
作为码农,他每天早上都有 stand - up meeting(站立会议),两个公司又都在一个时区,于是很多时候他会一只耳机听A公司的会,另一只耳机听B公司的会。
他的职业抱负就是在现在的职位打两份工,不求升职,不管团队只管自己。拿着两份发达国家的工资,在生活成本低的南美、东南亚和东南欧旅居。
他真是活得滋润,没有工作压力,让已经40岁的他看着像30刚出头。
另外,像我的一个比较要好的法国同学,他的一个家人读了一个哈佛的商学院,还是贷款读的。但他读完以后到现在,一直在失业中。
因此,我觉得现在名校已经不能改变命运了,读完很贵的MBA并不代表可以有百万年薪。
(摩洛哥)
我有一个朋友,他爸爸在法国一个国际公司工作,是第一批外派到各个国家的员工,在很多国家都待过,像美国、巴西、法国、新加坡等,所以他也是跟着他爸爸在全世界各地跑。
因而,他也得一直不停地更换生活环境,这就迫使他每次到了一个新地方,都要很快地去结交新的朋友,所以他有很多朋友。
在他读大学的时候,他爸爸就让他休学一年,历经七个月,和他一起从迈阿密用他的帆船航海到法国。
他的经历促使他会说七国语言,尤其是他在中国生活了15年,所以中文说的很好。
我在疫情期间,接触了巴黎的一个旅游户外组织,我为这个组织兼职带队了几个冲浪团,于是我开始对旅游业感兴趣了,所以我现在就想往旅游业这边发展,想给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能够在旅行中遇到别人,算是沉浸式的旅行吧。
但同时我也在学习心理学,从去年开始,我已经把萌芽的心理学的一个课程基本学完,现在已经开始实习了。所以以后想要组织浸入式的旅行,可能大家可以像是一个迷你的MBA。
(在秘鲁)
大家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可以有思想的碰撞。大家可以一起做运动,一起学习,一起冥想,再或者一起做东西,在这七到十天的时间里,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收获不同的想法和体验。
最近我回了一次国,在我看了世界上很多地方以后,我反而觉得中国的变化让我很惊讶。
我去了一次惠州,可能是因为它靠近深圳和广州,可以被这两个城市所辐射,所以它发展得很好。但房价和租金都非常地低,在海边也算是一块宝地吧。
我在那儿认识了很多和我有相似经历和爱好的朋友,他们都是以前有过大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经验,现在在做自己的项目,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跟环保相关,或者跟冲浪相关。
一路走来,我更喜欢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将来可能想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社区,大家自己生产自己用,共同生活在一个岛上。
岛上的居民,可能大家都是有相同的经历,都是以前可能在大城市待过,也见过世面,选择这样一个相对平静的生活,简单、低耗、环保、可持续。
(永远喜欢自己)
一路走来,一路成长,一路收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很重要的。
旅行,它不是一个目的,更像是一种工具,就像我当时学英语一样,可以帮助你更多的找到自己,收获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和认识的人。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又都在这条路上修行,最终会让我们的内心丰盈富足,活成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