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情人节,堪称近几年最“平淡”。
不仅是因为情人节刚好是大年初五,而且今年各大品牌都没有过分渲染情人节营销,让这个“营销大节点”变得十分冷清。

但是,已经被网络遗弃的“情人节硬通货”费列罗,却悄悄迎来了逆袭。
不久前,中国区总经理张甦毅在一封内部信上表示:
“在新财年的前五个月里,我们公司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产品新鲜度和库存保持了非常健康的状态。”
一句话说:春节期间,费列罗卖爆了!
不光中国春节期间业绩爆炸,去年一整年,费列罗母公司得业绩也高歌猛进。

截至去年8月,费列罗母公司营收高达170亿欧元,比去年上涨了20%,约等于200亿人民币!
如今,德芙、好时等糖果品牌纷纷在华吃瘪,费列罗却成了中国糖果市场最大的显眼包。

与之相对的是,在国内的普遍舆论中费列罗一直都在被唱衰。
关于“年轻人抛弃费列罗”“费列罗是智商税”“费列罗代表的情人节营销已经过时了”等等言论成为“费列罗”词条的主流。
说好的被抛弃呢,这不卖得挺爆的吗?费列罗到底做了什么?

情人节硬通货,逼格被自己砸了
在情人节给心仪的对象送一盒心形的费列罗,曾经是不少年轻人的“过节标准操作”。
PUA小情侣,是费列罗前几年最主要的营销手段。
费列罗的意大利语“Ferrero”本意就是“我爱你”,和德芙的DOVE一样,天然自带爱情元素。

费列罗的Slogan“层层心思,更添臻意”更是结合了爱情元素和口味特点,堪称最成功的中文Slogan之一。
在外包装上,费列罗也总是把自己和“情人节送礼”联系在一起。
各种心形包装从大到小全部包圆,此外还有花束版本和粉色外包装版本。
送一盒费列罗巧克力,不仅外形烘托好了氛围,就连价格也配得上节日。
一盒少则几十元,高则数百元,什么年龄段的小情侣看上去都得钱包一紧。

各大古今中外的“情人节”都是费列罗的营销发力时刻。
2012至2015年间,每逢2月14情人节,费列罗的搜索指数就会飙升,甚至达到巧克力大户德芙的两倍之多。

夏天的“中国情人节”七夕也是费列罗的重点关注时期。
2016年,费列罗和Uber合作,为年轻人推出“打车做热气球”的活动,直接把小情侣送去做热气球秀恩爱,从各个方面都狠狠“装”了一把。

费列罗太贵了,于是还延伸出不少价值。
比如,许多年轻人在之前都会收集费列罗的包装纸,并且把它们折出花样。


论总销量,费列罗也许不是德芙等大牌子的对手。
但是在送礼领域,费列罗却从来没输过。
不过,在老套路爽了好几年之后,费列罗发现年轻人慢慢不买账了。

懒得创新,是人们对费列罗最大的意见之一。
从诞生至今数十年,费列罗的主要产品“金莎巧克力球”的口味和包装几乎没咋变过。
在节日营销异常卷的如今,费列罗在产品创新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基本为0。
费列罗不变的除了外表,更多是配方。
经典的费列罗巧克力球与其说是巧克力,不如说是包了一坨榛子酱的巧克力威化。

根据说明书显示,一颗费列罗巧克力球的热量高达73卡路里,比同重量的红烧肉还高。
过去,费列罗还能通过相对复杂的口感和甜腻的口味拿捏一下中国消费者。
但现在的消费者,在健康和仪式感前,果断选择了前者。
几年过去,曾经的“贵族”费列罗,彻底变了味。
如今的费列罗,集“过时”和“高贵”;“价格虚高”和“不高级”等种种矛盾的标签于一体。

从2018年起,费列罗的市场份额就一路下滑,从8.7%下降到2021年的7.6%。
标签拧巴的费列罗,慢慢被人遗忘在货架深处。

跌落泥潭还能反杀,费列罗打好两招
在被小情侣们抛弃后,费列罗一度找不到方向。
这段时间也是费列罗在华的“至暗时刻”,业绩一路下滑,品牌口碑也跌落谷底。

费列罗很清楚,失去年轻人就等于失去市场。
于是,在去年9月份的新“领军人”张甦毅上任后,费列罗立马上了两招狠的。
放弃逼格,是费列罗的第一招。
其实,费列罗“金莎”巧克力球,本就是针对中国市场打造的本土化产品。
在最早登陆香港时,金莎巧克力球就靠着金灿灿的包装攻陷市场。

但从2010年代起,费列罗又傍上了日本来的情人节巧克力文化,摇身一变成了“高端洋货”收割小情侣十来年。
如今,眼看高端洋货的逼格越来越没人认,张甦毅果断选择了重返本土化,拥抱初心。
早在去年,费列罗就推出了《千里江山图》元素设计的中秋礼盒,以及和颐和园联名的新春礼盒,开始蹭国潮圈。

刚好今年情人节和春节再次“撞车”,张甦毅果断选择梭哈春节营销,表明彻底“本土化”的态度。
在天猫旗舰店,费列罗推出了超大年货礼盒装,看起来金碧辉煌,放年货堆里丝毫不违和。
过去约会买费列罗送对象,如今过年买费列罗送亲戚家小孩。
宣传文案方面,费列罗也挂满了“吉祥如意”“年货必备”“第一桶‘金’”等万金油文案,喜庆得甚至有点俗气。

吉利、喜庆、金灿灿成了宣传的重点,爱意、表白等过去的关键词被放到了最后。
大年初五情人节当天,费列罗更是没有主动蹭任何情人节营销,一路把春节喜庆气息铺到底。
消费者都惊了,曾经高端不接地气的费列罗,咋开始和徐福记抢生意了?!
除了往“土”的方向发力,张甦毅还在悄悄改写费列罗的产品基因。
无论是春节还是情人节,费列罗都牢牢地被贴上了“送礼”的标签。

节假日营销虽然容易出业绩,但却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把费列罗“日常化”成为另一个暗中进行的方案。
恰逢咖啡市场大爆发,甜腻的费列罗和咖啡莫名搭配,于是蹭咖啡热度,成了费列罗的发力点。
比如费列罗在去年秋天的第一个联名,就选择了连锁咖啡品牌Costa;

二者联名推出了多款新品咖啡,并且还有喝咖啡送巧克力球的活动。
而在自家的产品宣传文案上,费列罗也突出了“下午茶”“独享”等颇具小红书气质的文案。
产品配合宣传步骤,曾经以礼盒装为主的费列罗,也推出了许多小包装和独立装。

一明一暗双管齐下,费列罗在去年秋冬季节悄咪咪完成了业绩大爆发。
张甦毅的上任看似给费列罗带来了希望,但旧疾缠身的费列罗,真能彻底翻身吗?

蹉跎40年,费列罗还不能高枕无忧
尽管费列罗在业绩上翻身,但还是有不少顽疾。
费列罗进入中国市场已经40多年了,中国市场也是其最主要的国际市场之一。
包括金莎巧克力球等多款产品都选择在华首发,足见费列罗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费列罗在电视剧《繁花》中登场,符合时代特色
但重视不代表上心,费列罗靠一套玩法就拿捏了中国市场数十年,不“飘”是不可能的。
费列罗就这样滋生了各种顽疾。
其中最大的硬伤就是食品安全问题。
现在在搜索中打开费列罗,关于“费列罗有虫”的新闻屡见不鲜。
早在2012年,就有“吃费列罗发现活虫”的新闻爆出,而直到2023年,费列罗还在因为类似问题进行声明和辩驳。

显然,费列罗吃出虫显然已经不是个例,已经是相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了。
作为一款主打高端市场的糖果产品,在里面吃出虫,恶心的不仅是胃口,还有钱包。
祸不单行,除了“吃出虫”事件外,2022年费列罗还发生了沙门氏菌感染事件。
在美国和欧洲等地,费列罗总共召回并销毁了3000多吨巧克力,一度闹得人心惶惶。

虽然中国工厂并未受到影响,但海关总署还是发表了“请立即停止购买、食用费列罗集团比利时阿尔隆工厂生产的相关巧克力产品”的公告。
费列罗“不卫生”的形象也被进一步做实。
如果说套路老旧,营销过时只是一款产品的外伤。
那食品安全问题,就是直接中伤了费列罗的口碑。

除去食品安全问题,费列罗的竞争力下降是另一道顽疾。
费列罗能一直保持高端,靠的其实是“信息差”。
费列罗曾经一直讳莫如深的秘密有两个:一是制作流程,二就是具体配方。
其中,费列罗里甜甜的馅儿更是神秘。
但随着跨境电商的日渐发达,人们才发现费列罗馅儿的真身:Nutella榛子酱。

但国内消费者惊奇地发现,这个原版的榛子酱不但不高端,甚至很常见。
在国外,Nutella酱属于和老干妈一样的每家必备,1kg的大包装满地都是。现在在国内更是花50左右就能买1斤半。
善于精打细算的国内消费者发现,这装着一点点榛子酱的巧克力威化球,竟然能卖出如此高价。

神秘感轰然倒塌的同时,性价比也碎了一地。
为了解决这些陈年老伤,费列罗也是费尽了心思。
比如为金莎球更换低脂的nutella酱;引进新品等种种操作。
但是除了靠盲盒玩法取胜的奇趣蛋,费列罗的其余产品在国内都没能掀起太大水花。

2023年起主推的“果味森林”软糖和黑巧克力等,在国内市场也不乏竞品,很难突围。
高贵了数十年的费列罗,在逐渐开始放下逼格时小火了一把。
想要继续延续这波翻红的势头,如何挽回口碑、重塑竞争力,才是费列罗的真正难题。
毕竟,逼格不能保证地位,接地气才能留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