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年底啦, 就不写太复杂的文章了。今天,分享4个简单又常见的坏习惯。 它们很可能正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你,但却很难被我们所察觉。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带来一点小小的启发,帮助你在新的一年更进一步。


一、重复错误的做法


许多人常常陷入一个误区:去年设定了一个目标,过了一年,失败了;没关系,新的一年,我要再接再厉,继续设定同样的目标,把去年的失败补回来……


但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


除非你去年的失败是因为意外,否则,你去年失败了,为什么今年就能成功呢?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许多人总会把“过去的我”跟“将来的我”区分开,有意或无意地忽略“过去的我”,为自己的失败找种种理由……目的无非是说服自己:失败不是常态,我今年一定能够成功。


这其实是一种认知的误区,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实际上,过去一年失败了,只能说明两件事情:要么,我设定的目标不够合理,跟我的生活和行为模式格格不入;要么,我采取的方式是有问题的,它也许过于低效,也许缺乏反馈,也许过于复杂,使得我难以持续践行下去。


所以,不要重复设定同样的目标,这只会让你使用相同的路径,相同的生活方式,迎来相同的结果。


你要做的,是先去复盘,问自己:为什么我的目标会失败?目标的设定是合理且必要的吗?我采取了哪些有效的行动?遇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行动是需要调整和改进的?


基于复盘的结果,你再去调整新的目标,把已经被验证有效的行动保留下来,去改进那些无效的、遇到问题的行动,让自己用新的方式,去达到新的结果。


同样,一个行为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再三重复这个行为,结果会变好吗?很可能是不会的。


一个计划坚持不下去,你再次制定这个计划,想让自己凭意志力执行下去,能成功吗?很可能是不行的。


一个任务的效果不佳,你用同样的方式去应对类似的任务,会有更好的成绩吗?很可能也是不会的。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而是一如既往地采取同样的行动、沿着同样的路径、重复着同样的操作……却把结果完全寄托在运气上,寄希望于某种神秘的力量,帮助我们把事情变得简单。


归根结底,它的原因在于:思考是一件非常耗能的事情。我们宁愿去相信“是不是我在执行中出了什么错”,也不愿意去接受“是不是我的方向和规划出了问题”—— 因为后者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耗。


但这样一来,只会导致我们不断重复错误的路径,把时间和机会浪费在一次次无意义的“试错”上。


所以,一旦你发现一个行为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你最首要的,不是继续去重复尝试,而是一定要问一问自己: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接下来,试试换一个新的方式去做。可以是调整行动,也可以是调整目标,但一定要让你的下一次尝试跟之前不一样,这样才能获取到更多的数据和反馈。


哪怕这一次依然没有达到预期,也能收获更多的信息,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习惯性反驳


很多人平时在生活中,可能都有一个下意识的习惯:


跟别人沟通时,别人讲了一句话,他去回应,第一个字一定是“不”,然后才是正文。


尽管很多时候,跟在“不”后面的内容,其实跟对方讲的话所差无几。


甚至很多时候,哪怕对方讲的话非常正确,毫无破绽,也要挑出一个压根说不通的漏洞 —— 也就是俗话说的“杠” —— 就是为了表达“你说的也不一定对,听我说”。


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就叫做习惯性反驳。


乍一看,这可能是一个很微不足道、毫不起眼的小习惯,事实上,这个习惯的确不是大事,真正存在问题的,是它所折射出来的思维模式。


喜欢习惯性反驳的人,往往是喜欢高度的控制感,希望由自己来做出评判和决断的人。我们叫做“自我意识过剩”。


这样容易造成什么问题呢?在生活和工作中,容易令人产生距离感,贴上过度固执,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意见的标签。


这种思维模式的根源,是过度的“自我特权”(self-privilege)心态。


什么叫自我特权呢?这是由异质性高自尊所产生的一种特征,指的是这样一种心态:所有人的思想和观点都是片面的、不够正确的,我一定是那个最正确的人,最正确的结论只能由我来作出,否则就是对我正确性的破坏和质疑。


换言之,这就像玩角色扮演游戏,把自己代入进去主角的位置一样,认为其他人都是 NPC,自己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


高度的“自我特权”心态产生的结果就是自恋,亦即认为“我需要放低姿态来配合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而习惯性反驳,一般来说是比较轻度的自我特权心态的结果,甚至当事人往往也觉察不到 —— 很多时候,他并没有那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而是渴望表达,不希望被别人抢占风头而已。


那么,如何调整呢?


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少说多听。当一个习惯了反驳的人想发表观点或表达的时候,可以从“不,你说得不够好,听我说”转变为:


“你说的有哪些地方我是同意的,有哪些地方我跟你有分歧,我们可以如何达到共识。”


一个简单的步骤:


  • 1. 简要复述对方的观点,问对方“你想表达的是不是这样?”


  • 2. 阐述对方观点中你不同意的部分,并告诉对方你的观点。


  • 3. 问对方:你对我的观点是否认同?如果不认同,你希望我给出什么样的证据或理由?


如同心态会决定行为一样,行为反过来,也可以强化或调整我们的心态。


如果你身边亲近的人存在这个习惯(比如伴侣、家人、朋友),那么不妨跟他/她好好沟通一下,讲清楚这个问题。让彼此的沟通更有效、更顺畅。


三、思维钝化


我在讲课的时候,总能看到不少同学有这么一个习惯:看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总会下意识地说:这不就是 xxxx 吗?


这里的 xxxx,往往是某个已经知道的知识点。他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每当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总是会从已经知道的旧事物里面,去找到一个最接近的对象,然后把两者等同到一起。


这就叫思维钝化。它是认知风格的一种,分为思维钝化和思维锐化。当你面对一个新信息时,钝化,意味着你更喜欢放大它跟旧信息的相似性,把它归为旧信息的一类;而锐化,意味着你更容易关注到它的差异性,更喜欢把它从相似的事物里面区分出来。


心理学家 Harry Morgan 发现:跟习惯钝化的人相比,锐化的人对新知识往往会有更准确的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把新信息跟旧信息联系起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编码和储存更有序。


反过来,习惯钝化的人,往往把知识的特征杂乱无章地混合在一起,对知识的储存更无序。他们通常过度简化了知识的关键特征,忽略相似但不相同的事物的区别,这导致他们在提取知识时会非常模糊。


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导致这样的后果:


这个方法在别人那里很好用,但为什么到了我手上就不灵了?


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啊,为什么他们能思考得这么深刻?


同样接触过这些东西,为什么别人能举一反三,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我就完全想不到?

……


原因就在于:思维钝化的人,并没有真的去掌握和内化新的知识,而是把它们简化、压缩了。它看起来能够节约大脑的储存空间,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被消化。


可能有人会说:学习不就是要举一反三、要将新知识跟旧知识联系起来吗?是的,但这里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思维钝化,是把 A 和 B 等同起来,问自己“这个 B 不就是 A 吗?”


而真正有效的联系是这样:A 和 B 有什么样的关系?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景、解释什么问题?


这就是一种思维锐化的表现:不是停留在“它像什么”,而是进一步去审视和追问“它究竟是什么”。


这能够让你的知识体系更完善、更茁壮。


四、过度准备和想象


回忆一下,当你碰到一个问题,遭遇一个挑战时,你下意识、最直接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这个问题好可怕啊,我要赶紧行动起来,改变它,让自己摆脱困境”;


还是“这个困境好可怕啊,我要调整自己的状态,等到自己状态更好时,再一口气把它解决掉?”


这两种反应哪种更好呢?其实各有各的好处。但问题是,如果你长期停留在第二种状态,那可能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 碰到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状态不佳,无法立刻解决它,于是决定等到准备好了再行动。


  • 那么,这个未解决的问题就会一直停留在你大脑的后台里面,成为你思维的负担,不断为你增加压力。


  • 在这个前提下,你的一切“准备”行为 —— 包括搜集资料、分析问题……都会受到影响。从而,你会一直觉得“没有准备好”。


  • 那么,随着时间推移,你对这个问题的恐惧就会加深。因为你会觉得:这么久了我还没有准备好,是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很复杂……


如果只有一两个问题那还好,但当同一段时间内,有较多的问题需要你去解决,而你又无法立刻采取行动时,就很容易导向这个循环。


这个恶性循环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它会大大地削弱你的行动力,让你更加难以真正去解决问题;同时,还会成为你慢性压力的来源,让你生活在压力和焦虑之中。


这就是许多人常见的问题:我们总是想逃避难题,想逃避“付出精力去动脑”的过程,于是不断地把难题往后拖,告诉自己“我不去看它,它就不存在”。


但问题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吗?大多数时候,并不会。


这就是更严重的后果:我们总是因为觉得“没有准备好”而拖延,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问题被堆积起来。这些堆积的问题并没有自己消失,那么到了某个临界点,就很可能一起爆发。


到时,你要面对的,就不是“这个问题我还没准备好,再推迟一下吧”,而是:许许多多问题一下子汹涌澎湃向你袭来,再也由不得你去推迟和准备了。


如果你不想陷入这种困境里面,那么最首要的一点就是:当你直面一个困难的问题时,不要想着逃避,也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而是想办法先去“多少做点事情”,削减这个问题给你带来的压力和恐惧。


大多数时候,当你去行动了,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远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吓人,我们对它的恐惧,其实只是自己吓自己而已。


反过来,这就可以构成一个良性循环:你越是感觉到它“不过如此”,就越是能够获得反馈和成就感,让你一鼓作气把它消灭掉,不再让问题堆积起来。


开启良性循环,还是任它成为恶性循环,其实很多时候就取决于你对它的第一反应:是因为担心它太困难,借口“准备”而逃避,还是克服这一点点恐惧去把它处理掉。


日积月累,这一点细微的差别,就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