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股市在兔年出现大跌,图为1月22日中国股市大跌时,投资人的手机与股价表(资料照)。
在美国和日本股市看涨之际,持续创下新低的中港股市引发投资人的不满,也令各界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更加担忧。而在北京推出一连串改革和救市策略下,中国股市在农历新年休市前,创下了一年来最高的单週表现。不过,这样的策略能否有效提振股民对于中国股市和经济的信心,仍有待观察。
路透社报道,由于市场监管机构的领导高层发生变动,加上北京在农历新年休市前采取的一系列支持措施,中国股市週四(2月8日)迎来一年多来表现最好的一週。蓝筹股沪深300指数在週四,也是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上涨 0.6%至3364.93 点,单週涨幅达到5.8%,是2022年11月以来最强劲的单週表现。
不过,在整体经济方面,中国本週发布的物价指数,凸显了中国监管机构在疫后复苏中欲稳定市场时所面臨的挑战。
根据週四公布的数据显示, 1月的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出现14年来最大跌幅,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也出现下降,显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复苏仍不稳定。
纽约梅隆银行投资管理公司亚洲宏观和投资策略主管米特拉(Aninda Mitra)表示:“(中国)政府在应对通货紧缩压力方面仍然落后。”
米特拉另指:“(中国)需要更果断地转向更大规模的财政宽松政策,以支持家庭和消费者,同时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维持较低借贷成本。但若缺乏此类措施,中国长期宏观前景日本化的风险就会越来越大。”
英国奥布里资本管理公司(Aubrey Capital Management)的投资组合经理布鲁伊斯(Rob Brewis)表示:“北京似乎已经注意到(先前)股市的大幅下跌。”
而针对中国政府本週任命了新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对股市的效果会如何,布鲁伊斯说,在投资界看到一些政策之前,“不会影响经济或房地产市场”,但“很可能会引发股市反弹。”
人民币兑美元7日仍见小幅下跌,中国推出一系列股市维稳措施带来的效应减弱。图为印有毛泽东头像的100元
悲惨的兔年
自2023年1月22日农历“兔年”开始日起算,香港恒生指数过去一年共计下跌了28%,而前一年是史上第四差的农历年度表现。香港恒生指数在2011年曾下跌16%,1987年下跌8.8%,但在1999年曾一年上涨70%,1975年更是一年飙涨了76%。
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香港股市表现不佳表明“除了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前景之外,还面臨其他一些不利因素,例如美国利率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 。
而1991年7月创建的中国上证综合指数,则以12%的年度跌幅结束了“兔年”。虽然跌幅亦低于2011年的17%,但1999年上证指数的年度涨幅曾高达41%。
在中国股市遭受巨额损失,美国和日本股市却创历史新高之际,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此一现象已引发分析师反省。而随著经济趋势推动美国和中国股市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分析师表示,中国需要解决系统性问题并放松资本管制,以改变方向并成为“金融超级大国”,这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多次提出的目标 。
救市策略有用吗?
据《华尔街日报》统计,过去三年来,中国上证指数下跌了21%以上,估值也相应下降。上证的本益比平均下降至目前的10.4倍,低于过去10年平均的12.5倍。
路透社报道,中国政府今年为保卫股市而采取的一系列监管措施,例如暂停券商借入股票进行借贷、限制保证金借贷和其他衍生品,甚至让交易所停止对冲基金抛售,但这些举措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彭博社分析,中国为阻止股市暴跌所做的努力,让人回想起2015年。当时北京采取了严厉措施来阻止股市崩盘。但投资人认为,这次的问题更加根深蒂固。
不过,在经历了近一年来最糟糕的一週后,有分析师向《华尔街日报》表示,现在的中国股市可能终于“触底”了。美国投资研究公司Fundstrat研究主管李汤姆(Tom Lee)和技术策略主管牛顿(Mark Newton)等分析师在给客户的报告中也表示,中国股市本周可能已触底。
英国《金融时报》则引述法国兴业银行亚洲股票策略主管本西姆拉(Frank Benzimra)的看法表示,中国股市最近的上涨,激发了一些欧洲机构投资者客户的兴趣。
然而,本西姆拉也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可能会看到(中国股市)一些反弹,特别是政策制定者采取了众多金融举措,来恢复市场信心”,“但这并没有解决(中国)经济的根本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