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纽约时报》报道了一位法国摄影师的创意作品《自拍老鼠》…



(纽约时报截图)

这位上报的法国摄影师是生活在巴黎的奥古斯丁·利尼耶(Augustin Lignier)。

在2021年,奥古斯丁读研的时候,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有必要拍摄自己的生活,并在网上分享图片?”

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某天,奥古斯丁看到了行为学家BF Skinner做的一个实验,受到了启发…

BF Skinner曾经设计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通过实验研究老鼠的学习能力。他把饥饿的老鼠放进一个被命名为“Skinner box”的箱子里,箱壁的一侧有一个可供按压的杠杆,杠杆旁边有一个放置食物的小盒子。



(Skinner实验)

老鼠在箱内按下杠杆,食盒就会释放食物进入箱子里,老鼠得到奖励后发现规律就会一直推杠杆,这个行为甚至会成为直接刺激大脑快乐中枢的温和电击…

奥古斯丁打算自己也进行一个类似的实验,探索现代人为何热衷拍照的答案…他从宠物店买了两只雄性老鼠,一白一灰,分别以他自己和弟弟Arthur的名字命名。

他按自己的猜想制作了一个“Skinner box”,把这两只老鼠放进去。每当箱子里的老鼠按下盒子内的按钮时,它们就会得到一些糖作为奖励,但和原box不同的是,盒子外侧的相机同时会拍下它们的照片。 



(奥古斯丁实验装置)

这些照片会立即显示在屏幕上,老鼠可以看到它们。



(奥古斯丁实验装置)

在老鼠熟悉了按钮的奖励作用之后,奥古斯丁更改了设置,老鼠每次按下按钮时仍然会被拍照,但甜食变成偶尔出现一次。虽然奖励变少了,但这种间歇性反倒让两只鼠鼠的热情更高了,它们不停地按着按钮,不一会就拍了几十张自拍。

而且奥古斯丁发现,过了一会儿,即使有糖偶尔掉下来,它们也会忽略它,只顾着继续按。

老鼠,也自拍成瘾了…

(实验中的灰白老鼠)

奥古斯丁认为,这时候老鼠已经开始把按钮这个动作和快乐联系起来,所以更热情地触发按钮。

也就是说,鼠鼠们开始纯粹为了快乐而自拍…而这和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很像——一开始是为了点赞,但最后只是为了触发大脑中的化学物质。



(奥古斯丁的装置)

人们之所以要拍照,要和不同的设备互动,比如手机、APP…其实,社交媒体就是现代人的“Skinner box”,按下按钮,它会定期发放不可预测的奖励——比如点赞、关注,可能会产生的新际遇,所以人们一直盯着手机,寸步不离…

虽然社交媒体给予的“奖励”极其不稳定,但真正驱使人们刷新屏幕、发新帖的是大脑中的多巴胺…效果和服药差不多…

多巴胺激励人们继续这种愉快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社交媒体成瘾”出现,也难怪写出《多巴胺国度》的作家Anna Lembke称,智能手机是“现代的注射器”…

还有一项2014年的科学研究表明,也许像那样频繁地“按下按钮”,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因为比起思考,人们更喜欢对自己进行“电击”,所以宁愿坐下来推动摆在面前的任何杠杆,即使是那些可能让他们感觉不好的杠杆,也不愿坐下来安静地沉思。



(Science文章截图)

带着这个理论再回到奥古斯丁的实验,两只老鼠拍了成百上千张自拍,尝试了不同的角度,就像两个玩转社交媒体的真高手一样。

但奥古斯丁说,俩老鼠并没有从这些照片中得到任何满足…他试着让它们看屏幕上的图片,但它们并不认识自己,仅仅是两只疯狂的“拍照机器”。



(奥古斯丁的灰色老鼠)

享受快乐可行,成瘾就难办了…

ref:

https://www.nytimes.com/2024/01/23/science/photography-rats-selfi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