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5后女孩陈菱怡

和26个朋友们发起了一个社会实验项目

“在大城市不花钱过周末的100种方法”,

并成立“走地鸡”兴趣小组,

共同探索“不花钱的生活方式”。

她想知道,在消费主义全面包围城市的今天,

我们如何能够用尽城市里的每一寸空间?

如何不花钱也能获得快乐?

在小组收集的近100份问卷里,

大家发现了很多惊喜的答案:

当头模做免费的头发、做志愿者撸猫、

去寺庙当义工、和朋友交换技能、

去大自然观鸟、带音箱去草地跳舞……





走地鸡小组共同创作的《不花钱独处》小册子





菱怡穿着和朋友交换的衣服


小组总结了一个“不花钱公式”:

城市空间+公共服务+物品共享+创造性的行为。

他们认为,

可持续的不花钱生活方式不等于抠门、薅羊毛,

“薅羊毛是一种成本转移,

并不能假装成本不存在”;

消费文化提供了现成的休闲方式和模版,

但“不花钱”需要动点心思、搞点破坏,

自主探索城市和在地生活,

“从而延长幸福感,使自我变得充沛”。

编辑:韩嘉琪

责编:陈子文







部分走地鸡小组成员的合照


周末去哪儿?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打出这个问题时,可能得到的答案如下:享受一顿brunch、在bistro和朋友小酌、到新开的商场购物、去网红展打卡,或者是付费city walk。

就连出个地铁站,可能也要先穿过一个商场——一不小心,就会无意识为街边的商品买单。为什么我们的行动路线中全是商业体和广告?在大城市里生活,怎么样才能出门不花钱?

2022年上半年,上海女孩菱怡因疫情被封在男友家里,几个月里,几乎所有的消费活动都暂停了。但“不花钱”的生活却并没有因此变得单调无聊,相反,她每天和男友的家人一起写书法、跳操、做饭,很小的事情也可以饶有趣味。





新手咖啡师有时会提供免费的“练手咖啡(左)

花店门口的免费散花(右)


于是,她和26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发起《在大城市不花钱过周末的100种方法》的讨论和实践。在这里,他们用“周末”来代指所有闲暇时光。

大家又一起成立了“走地鸡”兴趣小组。走地鸡是一种散养鸡,靠野外的虫子、农家的残羹为食,小组成员在“走地鸡”身上获得了认同,大家希望能够钻出消费文化的精致牢笼,拓宽不花钱生活的想象力。





小组贡献的十条“不花钱”原则





“持续地不花钱,你得知道什么是真正让你愉悦的本质“


通过回收近100条的“不花钱过周末”的行动点子,小组从中提炼了3个关键原则:消费反思、物品共享、主动创造。

大家发现,简单粗暴地压抑物欲、抠门,经常会带来报复性消费。所以菱怡认为,只有梳理好我们和每笔消费之间的关系,了解“买买买”背后的真实动机和目的,才能可持续地“不花钱”“少花钱”;

而物品共享,是让闲置的资源免费流通起来;主动创造,则是在最小尺度地打破消费带来的确定感,花点心思和想象力,开启闲暇时光。





走地鸡成员土狗,参与了上海市民夜校的茶道体验课





走地鸡小组发起的“免费吃饭徒步路线”(超市试吃)


免费的核心资源包括城市空间、公共服务。比如,广场、公园、天台属于前者,市民夜校、街道食堂属于后者。而广场舞阿姨就是最早的不花钱过周末实践者,她们特别擅用公共空间给自己制造乐子。

菱怡说:“持续地不花钱,你得知道什么是真正让你愉悦的本质,而我们做的就是撼动消费作为唯一获得愉悦的手段。”

以下是小组成员的“不花钱过周末”的实践。





周末总是忍不住去商场、逛街?物品共享、闲置交换是我“不花钱过周末”的一个重要思路。

2021年,我和朋友开始了“换衣体验”。当时,我和很多人一样,站在衣橱前总是会觉得自己少了一件衣服。为了弄清自己和衣服的关系,我问自己,我为什么想要一件新衣服?





不花钱的“换衣体验”


为了变美吗?我其实不太有这个需求,对我来说,吸引人的外表永远是一个人的状态,自信、健康,而不是打扮和装饰。为了追求新鲜感吗?确实,但再贵的新衣服我都会厌倦的,所以我开始通过交换来实现这种需求。

别人穿腻的旧衣服就是我的新衣服,一旦和朋友“共享衣橱”,不花钱也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感。现在,我几乎不买新衣服了,我头上戴的毛线帽就来自于我哥。





大自然永远免费地向我们敞开怀抱





农场的换宿活动


周末里,我会筹办闲置交换派对,让很久没有见过光的物品重见天日。尤其是朋友们搬家的时候,“闲置交换会”特别热闹,大家免费地捡到了各自需要的宝贝,还延长了每件物品的寿命。我们也可以在周末报名郊区的生态农场劳作,学习种菜、摘果子,还能交换食物和住宿。

消费社会让我们习惯性“占有”物品,但真的只有“占有”才能快乐吗?2009年,美国作家凯文·凯利提出“Access is better than ownership”,没有任何人拥有一条公路或者图书馆,但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使用它们。

朋友的健身卡、唱片、书籍、宠物猫咪,你的技能、知识、好的点子,都是可以共享的。有了共享思路以后,我的周末就一下打开了不花钱的可能。

生活里,我也会很留意各种免费的信息。花店有时候会免费发放“花期将至”的鲜花;在新手咖啡师那里,可以得到免费的“练手”咖啡。





菱怡和朋友们去茶庄免费喝茶


有一次,我听了一档关于茶的播客,节目里,嘉宾邀请听众去他的茶庄免费品茶。周末,我就带了七八个朋友一起去到他杭州的茶庄喝茶。老板让我们品尝了几千块一斤的茶叶,也给我们对比了便宜的茶叶。作为回报,我们在他的菜园里帮他挖了土豆。

我问他,我们是你接待的第几拨?他说,你们是唯一一拨。因为其他人都不信任这世界上有“不花钱”的事情。





小组已经开展了10次“不花钱过周末”工作坊


这件事也提醒我,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社会关系常常是靠金钱建立的,但很多时候,人们可能只是简单地想交个朋友。

我也由此开始了我的“搭讪”实践,我甚至梳理了搭讪的思维导图,你可以传纸条、夸奖别人、借卡、拍照,你拍别人或者被拍,我也做好了各种被拒绝的“备案”。这样我们可以和那些本不会产生交集的人发生连结,这不就是“不花钱交个朋友吗”?





周末不知道去哪里玩,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我们所在的城市、社区。

工作日的时候,人是两点一线的,坐在地铁里就像一个容器里的工具人,目的性很强。但是骑车不一样,骑车可以随机选择不同的路线,去扩大我们活动的半径,了解我们所在的城市。





芒果躺在草地中感受身体


每当我工作陷入忙碌的时候,我会感觉到我的身体仿佛被“外包”出去一样,变成了一个程式化的机器。周末去户外骑行、爬山、运动,是恢复自己身体知觉的过程,帮助自己重夺日常。

杭州是一座很适合骑行的城市,这些年杭州一直都在完善滨河绿道,目前建成的绿道长达3000多公里。我经常会沿着西湖边骑车,沿着各条小溪骑到郊区的山野,这些支支叉叉的河道就是我的向导,可以将我们引入一些“想花钱买都买不到”的美景和秘密角落。





在公园里做瑜伽


我也会把室内的运动搬进大自然里。比起办卡去瑜伽室,我更喜欢在周末去户外做“不花钱”的瑜伽。教室很闷,像在完成一个任务,但是在自然环境里,我会觉得身体更放松,好像在跟周围的树一起呼吸。





“如何寻找到免费的健身房”的Tips


除了户外运动,在室内健身也可以是不花钱的。杭州政府为了鼓励市民健身,在每个街道都开设了一个“百姓健身房”,并且大多都是免费开放。此外,很多学校的操场、游泳馆也都是对外开放的,当我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我最新的周末不花钱爱好是观察树,我也许不知道一棵树的学名、树种,但没关系,我可以根据我的观察给它起名,而不是被动地记忆。我们家附近有一棵“华夫饼”树,因为它的树皮是网格状的,这样,我和树之间就产生了私人的连结,我所经过的每一条道路也因此变得可爱。









米米解锁了图书馆很多的隐藏功能


作为一名自由撰稿人,我的周末和工作日是没有严格区分的。一开始,为了能让自己规律地写稿,图书馆成了我很好的选择。

上海图书馆(浦东新馆)的四楼是我的秘密基地。自习区有很好的视野,一整面的落地窗,满眼都是绿色。我也经常会去家附近的老馆,报刊阅览室的桌子有一个坡度,适合看报、看书,由于座位附近没有充电的地方,它还帮我形成了一套“防摸鱼机制”,倒逼自己在电脑有电的时候高效、专注地工作。

慢慢地,我解锁了图书馆的很多隐藏功能。阅览室可以翻看进口的杂志、艺术画册,这类书很难在书店买到,而且非常昂贵;如果碰到馆内没有的书,你可以联系工作人员登记,他们会免费帮你采购;此外,图书馆的数据库还可以提供免费的文献资料。





美术学院的毕业展也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

领事馆也有很多的免费文化资源。西班牙领事馆在安福路有一个塞万提斯图书馆,会定期举办免费的艺术展、电影放映活动、讲座,平时馆内非常安静,特别适合自习。

对于周末看展,我也有一些免费的思路。除了国有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画廊和拍卖行也是看展的好地方,后者提供的其实是销售业务,但正因如此,会对公众免费开放。拍卖行在春拍、秋拍的时候都有免费预展,可以看到很多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每年毕业季的时候,美术学院也会有毕业大展,这也是一个了解年轻艺术家的窗口。





在我看来,“不花钱过周末”的核心是“不花钱也能获得快乐”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

消费主义常常让我们失去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可能,打开小红书,各种现成的生活方式展现在你眼前,去什么餐厅打卡、去什么酒店度假、景点的最佳机位是什么……你的预期是既定的,方法是既定的,快乐也都是花钱购买得到的。

但其实,不花钱的生活方式里,我们有更多创造快乐的空间。





阿德关注每一个生活的瞬间


2022年,因为学校封控,我和几位室友被困在20平的宿舍里。当时因为心情郁闷,我在YouTube上找到了哈佛大学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并由此获得了很多“不花钱也能获得幸福”的启发。

通过20多小时的课程学习,我发现幸福是可以练习的。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历一些“快乐的瞬间”,却经常被我们忽视。比如走在路上,我发现旁边的树丛里有鸟儿在筑巢;骑车的时候,我看到朋友背后的小蜘蛛;陷在沙滩里的树,像打翻的甜筒冰淇淋。

只要你去持续察觉、记录,就能打开对生活的敏感度。而这些漫不经心的触觉就能让人感到幸福,甚至比消费给我们的幸福更加长久。

我的另一个不花钱获得快乐的点子是“搞点破坏”,或者说“打破常规”。





阿德发起的穿裙子跑步活动


比如跑步的时候我们都习惯穿跑鞋,但其实赤脚跑的感觉更加新鲜。沙滩上就很适合光脚跑步,沙子吸收了水分会给脚底不一样的感觉,而且会有很好的反弹力,同时还能锻炼到脚底的肌肉。

在上海路跑的这两年,我还发起过穿裙子跑步、大人也要过儿童节的运动活动,朋友们跑在路上向周围展示自信和美,都不花钱!

亚里士多德有一本书叫《良好生活操作指南》,他说闲暇不是为了让你更高效地工作,也不是纯粹的娱乐和消遣,像沙发土豆一样窝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真正的闲暇是全部人生的唯一本原。这真是非常有哲思的一句话,我希望能把这句话内化到我的生活里。





阿德(右)和朋友们在一起


换句话说,我们的生活不是在“工作”和“为工作放松的闲暇”两点之间循环,而是把“闲暇精神”贯穿在生活的每个时刻。

现在,我经常走着走着就开始放声唱歌,路过草坪听到音乐就和陌生人一起跳舞,我想我已经学会了如何随时随地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不间断地实践生活里微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