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站博主周岁时发布的一条质疑短期支教成为生意的视频,获160万播放量,引发网友热议,与之相关的“旅游支教”活动也因此进入公众视野。


图/视频截图


随后有媒体探访这种“旅游支教”,发现其实本质就是旅游,中间夹着零碎地上几堂课,给整个旅程升华一下,上一下价值。


但明明旅游就好,为什么要硬要和“支教”扯上关系?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内卷开发了一个新玩法,给少爷小姐们镀金用的。



根据媒体的报道,这些旅行团行程大多为1周左右,报名费千元至万元不等,地点既有国外度假热门区域,如泰国、巴厘岛等,也有国内落后山区,形式大多以公益助学、保护动物、环境等志愿服务展开。


这种“旅游支教”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学员在项目结束之后能收获官方3张证书以及公益时长40小时,可以用于提升孩子背景,对参与国内大学的‘强基计划’、国外大学申请都有帮助”。


这是一个支教机构客服人员的介绍。他还说,目前的寒假项目一个团有30多人,基本都是高中生。至此人们也就明白了,很多人无非是旅游一趟,花点钱买两张证书,可以给简历镀个金,用来申请学校用。


图/视频截图


围绕“旅游支教”的疑问也因此迎刃而解,不仅支教是幌子,旅游也是幌子,这不过是升学时的一个捷径。


对于各种教育的内卷玩法,大家早都见怪不怪了,但这个让人尤其反感。主要是“支教”这两个字,自带一种道德感和使命感,毕竟人们对支教是抱有某种洁癖的。


现如今,支教却变成了一门生意,机构赚钱、学生镀金,只有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像是道具一样,在这个产业链条上被懵懂无知地摆弄,茫然地“接待”一茬又一茬来自城里的小哥哥小姐姐。


当然,并不是所有“旅游支教”都这般动机不纯。据媒体报道,还是有不少机构提供正经的支教活动,一些城里和当地的孩子在当中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如果是这样,边支教边旅游,支教者能把支教工作认真完成,山区孩子也拓宽了视野、收获新的信息,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但也正如有业内人士指出的那样,正规、长期、免费的支教,招人却成了一个难题:地点上,支教地往往离支教者生活区域远;时间上,又会与支教者正常生活学习安排相冲突。因此,“愿意打破常规生活去边远或贫困地区长期支教的人数微乎其微”。


是啊,相比正经支教,玩两天演两天还能拿个证书,那当然是太香了。



不仅是“旅游支教”,包括助农、志愿服务云云,如今都快被玩坏了。


比如此前有媒体报道,中小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长竟能花钱买,有的甚至只需要购买“助农包”“公益包”,足不出户,居然也能获得服务时长。


之所以催生出这么个产业,是因为现在不少地方都把志愿服务列为学生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直接和评奖评优、升学挂钩。


与“旅游支教”类似的,正经的志愿服务太“麻烦”了,于是捷径也被智慧的机构“踩”出来了,花点钱就能解决。


当然,如果把视野再打开一点,会发现各种招数可谓层出不穷,教育内卷早就被玩出了种种花样。


2020年有媒体报道,某主编利用职位之便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


同年,天津大学一学生用123页的pdf文档实名举报教授学术不端,其中一条重要的指控是“利用学生研究成果为自己和女儿署名”,给女儿署名的目的何在,相信懂的都懂。


此外,各种帮孩子做实验、发论文、买各种奖项之类,也都不时地见诸媒体。在新闻里一搜,可谓遍地有“神童”。


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旅游支教”云云,也丝毫不奇怪,而且这可能还是更适合普通人的一条捷径了。毕竟,价格也算可以承受,资源的垄断性也没那么强,花点钱就可以了,这终究比找几个研究生代写论文还是容易些。



其实,类似事件逐渐地催生出了一种社会心理——高考崇拜,或者更夸张地说,“高考原教旨主义”。


这种心理,就是迷信高考那种做题才是最公平的,此外的一切都让人怀疑。体育、才艺、综合素质云云,都有作假的空间。“还是高考最公平”——在舆论场上,类似的声音很普遍。


同时兴起的,则是对信奉这种综合素质的国外教育体系,表达一种“鄙视”。像是海归,其实早都被有意无意地打上了“水”的标签,什么“水硕”“水博”,在舆论里可谓不绝于耳。至于花百万留学找不到工作、海归姑娘摆摊、海归送快递之类的内容,也都成了社会新闻里的一个热门门类。


正像前几天突然又火了一把的童年偶像“哈佛女孩”刘亦婷,她成为“普通中产”却受尽了嘲笑,似乎再一次验证了所谓“素质教育”的荒芜。


有趣的是,现在的学术偶像是谁呢?“韦神”韦东奕,那个做题气质更显著的年轻人。在舆论塑造的形象里,他智商超高却又朴素至极,也不屑于去提高情商,并且中外通吃,关于他的一个谣言就是“美国高校不惜打破百年校规,想挖走韦东奕”。


“韦神”很明显就是一个“高考模板”的想象:专注、单纯、不需要过多的“综合能力”——虽然他并没有参加过高考。


当然,这种社会心理也是存在某种偏差的,很多认知未免武断了。但又不得不说,人们的高考崇拜也情有可原。


所谓“旅游支教”,所谓“花钱买志愿服务”,这种事情多了,也就把那些各种偏向综合能力的教育评价指标给玩坏了。由此,人们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心态转而保守,重新将最原始也看似最公正的分数,抬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不过,这可能也是一种损失。


相比于前些年社会热衷讨论的教育改革,希望丰富教育评价体系,在今天的舆论里可能不太讨巧了。


很多人更倾向于“传统”,分数是最好的、最公平的,别再变了。人们对教育可能性的想象,正在逐渐丧失。


这确实是一种困境:人们都知道一个东西不够好,但在公平到来之前,很多改变却带来了更不好的东西,以至于那个不够好的,也成了最好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冰川思享号(ID:icereview),作者: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