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有这种“向上社交”的基本认识。



西南大学学生艺术团的学生在进行毕业季快闪表演。图/新华社文 | 熊丙奇

“向上社交”在大学生群体中成了热词,受到追捧。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当前众多求学、求职的经验帖中,“向上社交”一词热度颇高,教大学生“向上社交”甚至成为许多博主必用的“吸粉”利器。在他们的描述中,“向上社交”是一种突破圈层、扩展人脉、打破信息壁垒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

那么,对大学生来说,究竟是鼓励自我成长,还是如“向上社交”那般强调他人的重要性,两者是否矛盾,又该如何处理?

所谓的教大学生“向上社交”,说到底,就是告诉大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业与职业发展,不要把交往圈局限在同班级、同宿舍同学这个“小圈子”,要善于与高年级同学交朋友、沟通,向老师请教,从他们那里获得成长的指导与帮助,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建立更广的人脉资源。

而这其实是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内容,“向上社交”这样的指导“走红”,也表明大学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引导缺乏,全面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尤显迫切。

事实上,如果重视学生的生涯教育指导,我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有这种“向上社交”的基本认识。比如,高中生和本校毕业的校友联系,向他们咨询作为高考过来人的经验,将其作为自己准备高考、选择大学的参考;高中生通过自媒体、微博主动和大学教授、在校大学生联系,向他们请教,了解大学的学科和专业,避免被一些“网红”发布的错误信息误导。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一名学生只要愿意,有开放的心态,就可以方便地获得对自己求学、升学、职业与事业发展规划有用的信息。这也是生涯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渠道收集信息,作出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

目前,从一些大学生获得的“向上社交”指导看,也就是向学长、辅导员老师、学校职能部门领导、教授请教,获得有关考研、出国留学、就业的信息与人生发展方面的指导。报道称,有学生感慨,通过“向上社交”,才知道学校的保研有多种渠道。这恰恰折射出学校对学生生涯教育的严重不足。

一方面,一名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有哪些选择、出路,这是大学应该告诉所有学生的;另一方面,大学生不能浑浑噩噩不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而应有识别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一些所谓的“网红名师”对学生进行升学指导,受到追捧,就是利用大学生存在的这种“信息差”。大学生不去收集、分析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而是等待他人给自己作出规划。

实际上,为加强对学生的生涯教育,我国高中和大学都已经开始了行动。如最近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布了浙江省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全国学员)录取学生名单。根据学生笔试、面试成绩,共选拔出50名学生。未来,浙大教授将成为学生们的导师,带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科研培养。

我国大中学校和大中学生,都需重视生涯教育。对学校来说,教育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学业导师制,包括高中生学业导师制与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这种学业导师制与硕士、博士的导师制不同,是由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业发展指导。

早在2002年,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就率先试点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2012年更名新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也在本科生阶段实行全员全程学业导师制,每名本科生都有一位学业导师,导师全部具有教授(研究员)及以上职称或学术荣誉。

可以说,如果学业导师制能在我国大学和中学全面实施,学生也就不会追捧“向上社交”这个概念了。对学生来说,也要有主动进行学业规划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做好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这不存在所谓的功利问题,而是做好生涯规划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