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以色列36万大军杀入加沙,当时武德充沛、信心满满,国防部长放话三月内“灭亡”哈马斯,内塔尼亚胡亲赴加沙,提出三个目标:彻底剿灭哈马斯,让所有人质回到以色列,以及确保加沙不能对以色列构成威胁。然而就目前的战况来看,想在三个月内“灭亡”哈马斯是不可能了,毕竟30万大军围着这么大点的地方打了两个多月,反而把自己给打残了,连最精锐的“戈兰旅”也差点被一锅端,自己老家特拉维夫也还在挨火箭弹,而加沙的大多数土地仍然牢牢掌握在哈马斯手里。



加沙之战,以色列已然成了笑话。

2024年伊始,以军突然决定从加沙撤出多个战斗旅,截至目前,整个第252师,包括第10装甲旅、12步兵旅、14装甲旅和16步兵旅以及由步兵职业学校学生组成的第828旅已经完全撤出,另有装甲训练单位第460旅和两个预备役旅正在准备撤出。此外,还有在加沙外围待命的两个预备役旅将会直接解散。

经过此轮撤军,以军留在加沙的作战部队从十二个旅锐减少至六个,其中常备军旅只剩下第84“吉瓦提”旅、第933“那哈尔”旅、第401装甲旅,其他三个是临时征召的预备役旅。这样一来,以军在加沙的兵力缩水近一半,质量也是大打折扣。



战场上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以色列没能完成任何战略目的就玩大撤军,是“转进”?还是“换个方向进攻”?亦或是“逼不得已”?

按照以色列的说法,以军已经做好了在加沙进行“长期”作战的准备,这个“长期”内塔尼亚胡近日表态可能会持续2024年一整年,而以军目前已经取得了对当地的地面控制,将以“最佳兵力配置”部署加沙,撤军是不需要这么多兵力了。

很明显,以色列军方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不是说好三月内“灭亡”哈马斯?既然已经取得对当地的控制,不是更应该乘胜追击、一鼓作气?现在选择撤军,只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必须得撤了。



而他不得不撤军的理由,至少有这两点。

第一,前线部队伤亡太大。地面战争打了两个月,不仅哈马斯武装没被清除,以色列国防军伤亡数千人,光倒在装甲车上的士兵就有300多人,哈以双方战损比一度达到1:10,诚然数据或有水份,但就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哈马斯确实比王爷们的军队强多了。

12月中旬,以军赫赫有名的“戈兰尼”步兵旅遭到伏击,包括该旅旅长、营长、特种部队长官和另一位营长、两位连长全部战死,两位连长,基本指挥层不说是一锅端,也是遭到了重创,而主攻部队至少已有四分之一的人员伤亡。

就是这样一支王牌部队都是如此惨烈,战场前线其他战力弱的部队、临时征召的预备役,面临怎样的惨况可想而知。



第二,以色列经济实在撑不住了。一个人口只有900多万的小国,一口气动员了三十六万预备役,连同十五万左右的现役军人,凑出了五十万大军,就算单兵月薪3000谢克尔那也是一笔巨款,就不说士兵阵亡还得发抚恤金了,财政完全扛不住。

加上现在胡塞武装封锁了红海,死死掐住了以色列海上生命线,国内经济形势更加严峻。截至去年十二月底,以色列劳动力流失超过20%,约三万家企业因为缺少雇员而倒闭,预计第四季度GDP下滑2%。

总的来讲,以色列这次行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不得已寻求一个体面的收场方式。那么撤军后,加沙战局将会如何发展?



以军在兵强力壮时,尚不能攻克加沙,如今撤走半数部队,这是打算要在加沙耗下去了?剩下的兵力还能压制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哈马斯难道不会对剩下战力进行反向围剿?这些问题都是未知数。

哈马斯用2个月告诉了全世界,以色列所谓强大,或许更多是被当年不会打仗的王爷们衬托出来的。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以色列陆军也跟俄罗斯陆军一样,属实太拉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