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世界焦急地盯着越南。


风头正盛的越南,最近被不少朋友簇拥着,想进一步合作,搞大事情。有掌握数字时代核心科技的日本和美国,当然还有既为同志又为兄弟的中国。就连今年的“明星”企业之一的英伟达,也准备砸钱在越南建厂,承诺把越南的人工智能伟大事业给盘起来。


而这一连串的碰面,不过发生在过去三个月之内。这场争夺战,非常焦急。


当然,一家企业的承诺总是要比两个国家之间长达 15 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要弱上不少。毕竟英伟达才刚刚宣布了在马来西亚建设 AI 数据中心的大消息。


这种互相牵制、左右通吃的玩法,越南人可比黄仁勋要懂得多。在世界再一次被分裂的今天,越南的选择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越南吃下的第一口红利,来自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转移。


刚刚过去的周末,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首次到访越南。11日,他同当地科技公司及政府讨论了半导体领域的合作协议。


越南政府发布消息援引黄仁勋的话称,英伟达将越南打造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并确认了在该国设立AI 半导体工厂的计划。


据媒体透露,英伟达在越南的投资规模预计达到2.5亿美元(约合18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此前除了美国和欧洲的半导体布局之外,投资版图并未重点涉及东南亚市场。越南是破冰的首站。   


英伟达这一投资,可不是一笔简单的交易,背后美国的影子若隐若现。


今年 9 月,拜登首次到访越南,谈的就是半导体。当时白宫的一份文件显示,英伟达与软件公司FPT、网络运营商Viettel以及VinFast的母公司VinGroup合作,在云、汽车和医疗保健行业部署人工智能。


在那之后,越南迎来了一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半导体投资热潮,大人们都要笑不拢嘴了。


微软和越南AI金融科技公司Trusting Social将宣布一项协议,为越南开发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成性解决方案。


Meta Platforms和越南国家创新中心宣布推出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越南创新挑战”项目。


美满科技(Marvell Technology)将宣布在越南胡志明市建立一座世界级半导体设计中心。


新思科技(Synopsys)将与位于胡志明市的西贡高科技园区合作启动半导体设计和孵化中心。


美国企业集团霍尼韦尔(Honeywell)将与一家越南伙伴合作启动一个试点项目,开发越南首个电池储能系统。


美越刚见完面,就掀起美国企业赴越投资潮,这真的是巧合吗?


哪怕真的是巧合,越南这两年一直在将半导体产业作为战略行业,吸引芯片设计厂商和芯片制造领域企业投资建厂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2021年,全球最大的存储半导体厂商三星电子投资8.5亿美元在越南设立封装厂,进行先进的倒装芯片球栅格阵列封装(Flip-chip Ball Grid Array)生产。2023年,三星电子表示向越南太原的电子元件工厂追加投资9.2亿美元。


2023年9月,韩国半导体行业企业芯片封装和内存产品制造商韩亚微光在北江省万中工业园开设了北部第一家工厂。


2023年10月,Amkor Technology在越南北江省耗资16亿美元的半导体工厂开始运营。


2023年12月,苹果供应商立讯精密已获准额外投资 3.3 亿美元,计划在越南北部的北江省 (Bac Giang) 建设一座工厂,总投资达到5 亿美元。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越南出口到美国市场的芯片收入,从2022年2月的3.22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初的5.63亿美元,占据了美国当地市场11.6%的份额。这一强势增长,使得越南成为亚洲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仅次于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


半导体产业转移到越南不是什么新鲜事,廉价但低端的劳动力也是老生常谈。但英伟达等众多龙头企业的到来,很可能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一是英伟达等半导体企业带来的新工厂,有可能补上越南半导体产业链设计和制造环节的空


之前,落地越南的半导体产业链基本都是最后的封装和测试环节,缺少本土的半导体设计能力,制造环节基本为零,电子芯片等主要部件依赖从中国等其他国家进口。


二是英伟达等企业还带来了技术和人才培训,这才是越南制造向上流动最缺乏的要素。


越来越多落地的投资,让曾经站在“边缘”的越南正在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心极速迈进。



大洋上的飓风,风暴眼往往是风力最小的地方。越南同样发现,站在大国博弈的风暴中心,似乎最是游刃有余。


对中国来说,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老美在自己家门口搭建一条可能影响未来全球科技格局,但又与自己无关的产业链。于是,中国必然要参与到这场援助竞争当中,进一步提升对越南的外交等级,援助半导体所急需的电力基建与投资。


在美越成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三个月后,越南用接待国家元首的最高规格 21 响礼炮迎来了“中越命运共同体”。


用越南高层的话来说,这就是所谓的“竹子外交”,即根基扎得很深同时又十分灵活的外交关系。


在中越联合声明中,时隔一年再次强调了“两廊一圈”框架和中越跨境标准铁路联通。


这条措施,为中国的泛亚铁路规划往前推动了一大步,成为了中越合作中最真实的一声回响。


相比起西方擅长拿技术说话,中国擅长的是出钱修基建。


越是人口稠密的国家和地区,基建所能发挥的公共效益也就越大。


东南亚有 6 亿人,人口密度更是高达223人/平方公里(中国148人/平方公里)


1995 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泛亚铁路的设想,如今成为联结中国与东南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南半岛,中泰高铁,修了;中老铁路,通了;中缅新通道,开了。在“万岛之国”印尼,中国甚至直接把高铁造好运了过去,且已通车。


借助这些通道与中欧班列的接驳,中国西南多了出海口,欧亚贸易盘活了,昆明也俨然成了东南亚国家们的“首府”。


如今,就剩中越之间的铁路,成为了泛亚铁路的最后一块拼图。


因此,当中越联合声明特别提到中越并轨时,说明整块拼图正在加速完成。


在越南如今的3100公里铁路中,足足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轨距。


第一种轨距标准的铁轨被称为“米轨”,即轨距为一米宽的铁路,越南国内绝大部分铁路都用的是这种轨距标准,其公里数达到了2200公里。


这部分铁路,是法国殖民越南期间修建的。比如,曾被《英国日报》称为“世界第三大工程奇迹”的滇越铁路,就是一条修建于1910 年的典型米轨。


米轨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最高时速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滇越铁路时速仅为30多公里,已经无法发挥最大的铁路运输潜力。越南国内的米轨货运时速要稍高些,但也仅仅限于40-60公里/小时。


第二种是准轨,即1435毫米宽轨距的铁轨。


之所以被称为准轨,是因为它是国际铁路协会规定的国际通用的标准轨距。世界上大约60%的铁路都在采用国际标准轨距,它也是中国采用的轨距标准。


第三种为套轨线路,即1000毫米与1435毫米双行线路。


从下面这张图,我们能够对越南国内的铁轨状况,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过去,由于越南这根“竹子”向西倾斜,中越并轨这件事一直没有被推进。


但如今形势不一样了,越南需要中国赞助搞基建,中国也需要越南作为新的出海跳板。


据越南官方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中国对越南的注册投资总额增至8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其中中国内地对越南的投资额达到39亿美元。中国已成为越南最大的投资国。


更为关键的是,越南是世界上稀土储量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中国。而连接海防和昆明的铁路,就将穿越越南最丰富的稀土矿藏。稀土是制造从喷气式战斗机到智能手机等各种产品的关键战略材料。中国已经主导着世界的稀土市场,但倘若世界第一第二的稀土大国联手,将会为中国创造一个巨大且稳定的资源大后方。


地缘力量的此起彼伏,往往会重新塑造一个地区的发展面貌。东南亚是这样,中亚也是这样,中俄之间亦是如此。俄乌冲突前后,中欧班列和海参崴港口的命运完全不同,对川渝和东北的影响也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美国想要科技与资源的区域制衡,中国想要贸易与资源的区域合作。把这两股力量放到一起看,更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


未来如果英伟达在越南的投资顺利推进,那么就会形成英伟达和美国政府出技术和数据、中国和越南政府出基建和相关投资的局面。


熟悉吗?相信河南省和长三角的人都不会对此感到陌生。因为这就是过去几十年在中国大地上实现资源大腾挪和城市大洗牌的“果链”(苹果产业链)和“特链”(特斯拉产业链)的力量。


当年,仅仅落地一年,郑州富士康就提供了18万人的就业岗位;作为苹果全球最大的代工厂,2010年到2016年,郑州富士康累计生产超过4.6亿部iPhone;2020年,郑州富士康高居中国外贸出口百强企业第一位,进出口额占据河南省的半壁江山……


从郑州富士康的大门出口,通过离工厂几英里远的机场,苹果手机就可以发往全球。新郑综合保税区的郑州富士康总部、出口加工区的经济开发区分厂、中牟白沙镇的富士康中牟县分厂……郑州富士康版图不断扩大。


未来,越南就有机会利用英伟达、英特尔等企业带来的产业链,即“英链”,复刻中国当年引入“果链”和“特链”的成功。


这是一个不仅仅越南受益的未来。


越南可以实现更多的就业、提高民众的收入,同时增加出口,以实现到 2045 年成为高收入国家的目标。


中国则可以增加资源储备,同时有机会绕开西方大国的贸易限制,把更多原材料运往越南,再出口。


美国实现的则是区域间的资源和产业制衡。例如半导体产业链在东南亚参差不齐,新马泰可以做研发和设计,马来西亚可以生产硅片和设备,越南未来则是负责制造和封测等,谁也别想单打独斗,也别想在这条产业带上称王。


至于英伟达、英特尔这些企业,则保住了中美的市场,也稳住了利润,还分散了产业链风险,没什么不好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对未来的设想。重要的影响因素太多了,包括中越的关系、绿地投资的落实、越南人才的培养速度等,每一个都有可能扭转方向。


但迟到总比不到好。这场发生在大陆边陲的争夺战,影响才刚刚显现。


参考资料:

政事堂 2019:越南的争夺战

第一财经:科技巨头争相投资越南,英伟达拟设芯片基地能否实现?

海外掘金:史无前例!越南铁路要和中国并轨了,亚洲巨变

张河勋:越南笃行半导体之路,坐享两大产业红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ID:zgtrend),作者:震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