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落户政策已经进入新阶段。
近日,青岛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彻底打开了青岛租房即可落户的大门。
也就是说,青岛目前基本步入“零门槛”落户阶段。
这自然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口落户青岛。而山东的省会并非青岛,全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也不是青岛。
虽然青岛的常住人口在2020年就突破了千万门槛,2022年常住人口增加量更是位居全国非省会城市之首。
但临沂常年稳居山东的人口第一大市,其2022年年底的常住人口比青岛还要高出65万人。
作为省内人口增长最强劲的城市,青岛距离山东第一人口大市还有多远?
一、“零门槛”落户
青岛这一波落户政策,亮点之一是允许租房落户。
《通知》显示,在城镇租赁房屋居住并办理租赁合同备案和居住登记的人员(限申请人及配偶在本市无合法产权房屋),在房屋租赁期间可以申请本人及其近亲属在城镇近亲属家庭户或者租赁房屋所在地的城镇社区集体户落户。
虽然青岛市公安局户政处相关负责人在解释这一条款时提及,租房落户需要房屋有租赁登记备案。不过,该负责人也直言,这一条款是针对青岛市以外所有的居民都可以、都畅通的一条落户渠道。
也就是说,虽然租房落户有前提,但其总体来说可以等于“零门槛”落户。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在央视节目中表示,从当前政策的表述来看,可以认为青岛的落户政策已经基本上是实质意义上的“零门槛”落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也表示,租房落户是国际上很多先进城市管理的通行做法,允许租房落户可以说是青岛实现了“零门槛”落户。
“青岛允许租房落户的内在动因是通过简化城市落户手续,推动人口的合理流动,减轻青岛人口‘冗余’和‘短缺’的压力,与此同时,‘零门槛’落户有助于消除青岛‘新移民’不平等心态,增强主人翁感。”曾刚说。
其实早在2021年,青岛公布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就允许在城区(城阳区、黄岛区、即墨区)稳定就业或稳定居住(租赁房屋并办理租赁合同备案和居住登记)的人员,申请本人及其近亲属依次在城区近亲属家庭户、单位集体户、稳定居住地城镇社区集体户落户。
这一轮落户政策效果明显。当年年底,青岛市户籍人口达到846.2万人,较上年增加9.36万人、增量居山东第二位。
但户籍制度改革的红利效应也在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2022年年底,青岛户籍人口为851万人,相较于上年只增长了4.8万人。
可以说,此次彻底打开租房落户大门的政策,为在青岛有稳定居住生活意愿的居民,提供了更多落户选择。
“这也助力青岛建设人口、人才政策高地,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曾刚总结道。
二、冲击山东人口第一市
本次户籍政策不单单涉及租房落户。
准确而言,《通知》包含进一步扩大人才落户范围、持续放宽居住落户政策、拓宽亲属投靠落户渠道、加大稳定就业落户支持力度、鼓励投资创业落户、完善服务保障等六部分内容。
各方面都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的背后,是青岛需要更多的人才。
《通知》的政策解读提及,这一波政策就是从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增加人口迁入数量、吸引人才人口聚集的目的出发,稳步提高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根据青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在2025年要实现常住人口达到1100万人。而截至2022年年底,青岛距离这一目标还有近66万人的差距,想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完成这个目标,压力不小。
与此同时,青岛人口依旧低于同省的临沂,位居全省第二。2022年年末,临沂常住人口为1099.31万人,比青岛多出65.1万人。
不过,临沂的人口领先优势在不断削弱,而青岛的人口增长势头很猛,大有追赶之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六普”)时,临沂是第一名,超过当时位居省内第三的青岛132.43万人。
而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七普”)时,青岛成为第二名,低于临沂94.66万人。
近两年,这一差距还在进一步缩小。
青岛新闻网曾指出,青岛作为山东的“强龙头”,追赶临沂、对山东“人口第一市”发起冲击是其应该有的作为。
虽然青岛常住人口数量无法在短时间内超过临沂,但曾刚指出,青岛在区位优势、城市能级、科创资源、产业基础、城市知名度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再加上临沂已经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青岛这一波允许租房落户的人口新政,能助力青岛人口在未来超过临沂。”
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密切相关
青岛想要吸引更多人口,光靠“零门槛”落户是不够的,最终的底气,还得是经济发展。毕竟人随产业走,有了工作收入,才有在一个城市安身立命的资本。
其实青岛人口增长的脉络,与其GDP增长的情况基本保持一致。
2010年,青岛GDP为5666.19亿元,2017年迈入“万亿俱乐部”,2020年增加到12400.56亿元,十年时间增长了一倍有多。
可以说,十年间“多”了一个新青岛。
而从六普到七普,青岛10年来平均每年增加13.57万人,年均增长1.4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88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但发展势头良好的青岛,也有需要担忧的地方。曾刚指出,目前青岛对外经贸合作、外资企业面临不少挑战,如果应对不当,将伤害青岛的经济活力,降低青岛对外部人口的吸引力。
“想要在人口规模上超过临沂,青岛还应该审时度势,出台更加有针对性、力度更大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地方政策,同时为外来人口营造更加适宜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提升青岛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曾刚说道。
2022年,青岛出台《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计划在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500亿元,三年内实现制造业占比提高到28%。
不仅仅是振兴各种实体经济,青岛还很注重发展“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022年,青岛的“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2%,比上一年提高1.3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0.8%,占全部投资比重的58.2%。
经济发展带动了就业,吸引了人才。
2022年,青岛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据《青岛日报》报道,今年1至10月份,青岛市引进首次来青青年人才13.66万人,同比增长19.7%。其中,博士1034人,同比增长6%。
青岛,距离2025年达到1100万常住人口的目标越来越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作者:丁远泓,编辑:梁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