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和明年买,有什么区别吗?”27岁的李女士在上海市中心某新能源汽车店内问道。她计划购入一辆25万元左右的纯电汽车,社保已经缴满3年,满足上海新能源汽车牌照的新规和旧规。最近半个月,李女士跑了近10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店,“前半个月销售要我冲牌照,后半个月让我冲年末活动,真是太‘卷’了。”


12月15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制订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正式发布。与2023年的政策相比有几点重要变更:外地户籍社保要求调整为连续缴纳36个月的社保;名下有上海牌照无法申请新能源绿牌;公司上牌要求社保人数5人或公司累计纳税满一年。


除上述变化外,该政策的实施时限仅为一年。这意味着,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牌照政策很可能还会重新调整。


“在我们看来,政策只会越来越严,2025年有可能停止送牌。”12月22日,一位入行3年的某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售告诉《IT时报》记者,“明年1月1日起,新规将正式实施,不符合新规要求的车主,今天可能就是最后的机会。”


一、新规出台‍‍‍‍,销售“极限”卖车


新规落地当晚,《IT时报》记者收到蔚来、特斯拉、极氪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售发来的提醒,同时“夹带”年末车企优惠活动,其中不乏保险补贴、老带新优惠、现车等活动字眼。


12月19日,记者走访线下多家新能源门店,蔚来、沃尔沃、极氪、smart等多店也挂出最新牌照政策,并配文年末提车的优惠活动,店内有少数消费者正在咨询相关政策。


“外地驾照还剩几天购车时间,需要办转上海牌照后立刻购入现车,时间非常紧急。”蔚来销售人员正在店内焦急答复一位前来咨询的消费者,他打开手机“交管12123”App,向消费者展示办转界面的操作流程,“您需要尽快办理,现在就可以操作起来。因为外地驾照办转上海驾照需要2~3天时间,办转后订车最快3天提车,提车后需5天的车辆额度审批,这一系列操作真的很‘极限’。最后时限是22日,但任何一个环节延迟都可能导致最后与绿牌失之交臂。”


特斯拉的销售人员则给出另一种赶“末班车”的方式,“注册一个新公司,如果赶在26号之前拿到营业执照,还可能本月上牌,不过,时间也非常紧。”也有部分销售现场承诺,“如果额度审批下不来,购车定金可以退。”


二、“2025年送不送牌照是个谜”


除了增加对外地个人用户、蓝牌持有用户及单位用户的购车限制,新政最大的变化还是执行时限由上一旧规的3年变为新规的1年。这意味着,2025年仍会出台更新的规定。


为此,《IT时报》记者致电上海市经信委汽车推进办电话,工作人员告知,“无论未来新规是送或不送,官方都会在12月出具相关文件,消费者在年底关注政策动态即可。”


对此,不少新能源品牌销售持不乐观态度,认为2025年可能会有重大改革,“或许明年就是最后一年送免费绿牌”


政策越来越严,一名极氪销售认为,这是上海市政府对车辆限购的变相措施,“政策跟着市场走,现在上海绿牌随处可见,道路也更趋于拥堵,购牌条件只会越来越严苛,不送绿牌是迟早的事情。”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官网上一份出自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汽车产业研究室的《2023年9月上海汽车市场上牌情况及上海市场消费特点》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上海市小型新能源车保有量已达1154698辆,超过汽车总量的1/5。


20%,不多也不少,燃油车仍为主力车型,但也足以看出新能源车这几年“入沪”之快。


图源:pixabay


三、无绿牌加持后还“卷”什么?


上海送免费绿牌无疑是新能源汽车的重大利好,如若未来不再送牌便意味着,新能源车企要与燃油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如果不送绿牌,我可能要考虑换工作。”某新能源品牌销售李玉(化名)告诉《IT时报》记者,自己所在新能源汽车品牌并不属于头部车企,“绿牌是一道‘护身符’,如果这道符没了,我们很难从一众技术型品牌中脱颖而出。”


这样的焦虑源于今年上海不送混动车型绿牌后“断崖式下跌”的销量。


2023年,主打油电混动的理想和问界在全国销量喜人,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理想累计交付32.57万辆,提前完成了3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高居造车新势力之首。理想的有力竞争对手问界,凭借新M7的热销,11月更是一举夺得国内中大型SUV销量冠军的宝座,月销量超1.7万辆。


但在上海,由于失去免费绿牌,理想和问界的销量都不尽人意。据了解,理想今年在上海市月销量平均只有500辆上下,9月的上牌量仅202辆,而问界相关车型从去年年底开始便乏善可陈。


不过,无论是2024年确定的新规将肉眼可见地减少客户群体,还是2025年可能到来的“免费绿牌终结”,纯电、增程等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终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还能“卷”什么?


12月17日,一场“超长直播”引发关注。蔚来 CEO李斌驾驶 ET7从上海出发,经超14小时行驶后,最终行驶至厦门龙掘东服务区,实现了一块动力电池行驶超过1000公里。《IT时报》走访线下多品牌门店时也发现,现场不少消费者对辅助驾驶、电池续航、智能座舱、布局充电桩、换电站等技术方向均非常关注。“黑科技”将依然是各家厂商主打的杀手锏。


坚持走增程式路线的理想则精准抓住了用户需求,精准定位“奶爸车”,解决了“奶爸”的里程焦虑,与纯电动车形成差异化竞争,同时也节省了建立充电桩、充电站的巨额成本,目前已连续四个季度盈利。


上海车市新能源汽车的真正王者,或许将在2025年揭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 (ID:vittimes),作者:毛宇,编辑:郝俊慧、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