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就立在马路边上,明显是给驾驶者的提示,上面写着:
「禁止切西瓜」。
看过的人很快感到了迷惑。毕竟「切西瓜」这事,虽说的确不建议在开车期间进行,但也不至于到专门警告的地步。
但众所周知,一个离谱的规定,背后往往必然有着相当惨痛的教训。
上网一搜,「切西瓜」倒还真是台湾交通的一大痛点。
在台湾的众多交通安全提示宣传里,「切西瓜」常是重要禁止项目。
网络上的交通新闻里,也不时有「切西瓜酿事故」。
有的司机驾驶时「切西瓜」,导致行人过马路被撞飞。
驾驶「切西瓜」,甚至搞不好要罚1800。
虽说「切西瓜」导致的交通惨剧数不胜数,但从中也不难看出,此西瓜必然并非彼西瓜。
实际上,「切西瓜」本身算是一个台湾常用的交通术语。多指拐弯的时候抢道,走捷径。
至于为何以「切西瓜」冠名,还是因为形象:不走大弯走直线,就像一刀切西瓜一样。
据台湾网友称,这词自多年前就在使用:学生时代,操场里跑步抄近路,也是被称作「切西瓜」。
只不过虽然其他地区也偶用它,部分赛车爱好者也常以西瓜比赛场,但的确「切西瓜」在中国台湾的使用概率算最高。
而之所以现在于交通警示牌牌上能看到这样别具一格的术语,一是因为,台湾的交通警示语,有时真的会喜欢抛个梗出来。
比如16年《宝可梦go》风靡那阵,就有“神奇宝贝是假的,生命安全是真的”。
“喝得醉醉,撞得碎碎”这句话也一度被台湾多地的交通警示牌采用。
不过当年也被市民举报称“像诅咒”。
二是因为,台湾人们平时也比较喜欢用这种“形象感”十足的话。
像是前两年,台湾户外爱好者流行“大纵走”:沿一条线路竖穿台湾。
那时人们就给这种挑战起了个名,叫「剖地瓜」。
也有叫切西瓜的。
类似于此的话还有不少,很多对此不了解的人常常因此被迷惑。其中还有一个最常见的,是“吃到饱”。
“吃到饱”多指自助餐、不限量,因为实在太形象以至于让人难以理解。比如流量套餐中的选项就有「流量吃到饱」,意思是指“无限流量”。
总的来说,无论身在哪里,都记住不要「切西瓜」,否则小心牢饭「吃到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