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经常见到一个说法,认为当下中国人太自我,受西方个人主义荼毒太深,因此世风日下。


这个说法当然很可笑,因为在现实中,许多人对逻辑和哲学一无所知,唯一倚仗的就是滥用辩证法,见到自己不同意的就搬出“凡事有好有不好”(不耽误他们对自己认同的东西搬出“凡事都应该如何如何”),但对中学政治课本中同样存在的“内因与外因”视而不见,只要有坏事都推给外人或外国。


更重要的是,认为当下中国人太过自我,很大程度上是连“自我”都没搞明白。或者是错误将“自我”等同于“自私”。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感觉就像批评太监的性生活过多。我倒是觉得,很多人明明一辈子连“自我”都没找到。


说到底还是基本概念的混淆,“自我”不等于“自私”,但现实中太多人将二者画上等号。我不否认在这个社会上,许多人都太过自私,但这不等于他们自我。甚至在许多状态下,一个人特别自私,可能恰恰是没有找到自我的表现,比如为了上位和金钱不择手段,最终才恍然大悟,知道人生最应该追寻和维护的是什么,这样的人生并不少见。


同样,很多“不自私”的人生,实际上也没有找到自我。换言之,自我与自私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一个人是否自私,跟他是否找到自我完全没有关系。


所谓自我,是尊重内心选择,不剥夺他人权利和自由,自给自足,认清自己;所谓自私,则是索取和剥夺他人权利和自由,缺少独处能力,需要通过他人来满足自己。由此可见二者的区别有多么大。


“不自私但没找到自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扶弟魔”的存在。在中国社会,姐姐从小帮忙照顾弟弟,甚至成年后还要为原生家庭付出的例子相当常见。甚至一些家庭,连弟弟买房买车都需要姐姐出钱。


前几年电视剧《欢乐颂》里引发热议的樊胜美,就是这样一个姐姐。一个高级白领、单身女性却陷入经济崩溃的焦虑,完全沦为原生家庭的人肉提款机。《我的姐姐》里,安然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父母为了要二胎,不惜让她装瘸。当被计生人员发现后,受害者还是安然,她被父母毒打一顿,嫌弃她不够醒目。她梦想去北京学医,父母偷偷改了她的志愿,让她读本地护校,因为他们认为女孩子应该留在家里早早工作赚钱。


这类事情绝不仅仅是影视剧里所有,在现实中,谁没有几个这样的“扶弟魔”朋友呢?她们当然是不自私的,反而是付出者和受害者。我当年就有同学,因为家庭的重男轻女,在成绩优异的情况下无缘考重点大学,只能去读本地大专,只为了早一年出来工作。


她们或是被迫,或是主动。被迫容易理解,主动则多少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讨好型人格的体现。因为她们在原生家庭中从小就得不到足够的爱,父母对她们非常冷淡和苛刻,出来工作后以金钱反哺家中,帮弟弟买房或做出各种“奉献”,是她们得到父母认可的唯一方式。也正因此,她们就像吸毒一样饮鸩止渴,不断通过这种方式去赢得那一丁点儿认同。


很显然,她们一辈子都会渴望找到自我,但始终无法找到。


找不到自我,对于中国人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常态。每个人都可以回头想想,这辈子有多少事情是为了自己而做呢?


以上学读书为例,几乎每个家长都会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你自己”,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事实上,有多少家庭能真的做到这一点呢?不可否认的是,太多家庭在子女的学习中加入了太多东西,比如父母的面子,让一代代人反感的“别人家孩子”便是例子。父母的过度期望,或者将自己曾经的遗憾投射于孩子身上,是无数家庭悲剧的来源。至于过分剥夺孩子的快乐,甚至为卷而卷,早已是一种时代病。它固然有社会成因,推着每个人往前走,但“没有问过孩子是否愿意”仍然是家庭常态。


即使成年后,中国人的人生也很难与“自我”“自主”扯上关系。比如找工作,是追求稳定还是要理想,堪称中国家庭的永恒命题。这两年考公热,甚至成为毕业生的首选,看似实现了代际之间的观念统一,但说实话,它更多是年轻人的无奈与老一辈思维惯性的合流,并不意味着观念上的真正统一。


结婚生子更是重灾区,逼婚逼生孩子,本质上就是对“自我”的剥夺。中国家庭最常见的“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还不结婚生孩子,你对得起谁”是典型的道德绑架,但却被许多人视为理所当然。草草结婚酿成的悲剧,即使在现实中发生再多次,当事人的父母也不会真的检讨自身。至于生孩子和“必须生个男丁”,往往伴随着“女人就像母鸡,不下蛋就没有用”的陈腐观念。


在工作中,大多数中国人都不可能找到自我。“混碗饭吃”和“吃碗饭混”是最常见的状态,每个人都要戴上一层层面具,面对领导是一个样子,面对同事是一个样子,甚至面对这个同事需要这个样子,面对那个同事需要那个样子。至于工作中必须面对的形式主义和各种不堪,大多数人当然只能接受。这种“打工人的自觉”当然没有错,但它无论如何也算不上自我。在现实中,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单位负责人张嘴就是“现代的年轻人太自我,不好管”,但这实则是个标准问题,对于许多老一辈来说,只要不跟自己保持一致,那就可以归入“太自我,不好管”的行列。


在这个社会上,“巨婴”无处不在,巨婴本身就意味着从未寻找到自我。与其担心中国人太自我,不如多呼唤一下真正的自我。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理解何为“自我”,那么对自己、对别人都会好得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