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清零付出了惨重代价,经济恶化引发大量退保潮...”中国医保在疫情期间负担庞大支出,疫后的2023年,面临财政危机的各地政府修改了医保制度、费用增高,从而引起中国民众——尤其是老年人——强烈不满。而医疗保障缩减、加之中国经济恶化,许多中国家庭收入下降,结果是数千万人选择退出医保。
2022年已有1,900万人退出中国医保,鉴于2023年并未迎来经济复苏,退出医保的人数预计将会更多;这个现象反映出中国的经济问题,同时也直指医保的保障不足,而中国政府却又无意为这道社会安全网再行投入资金。
中国自2022年底突然宣布“全面放开”防疫措施,外界原本预期中国将在2023年迎来经济复苏,然而结果却不如预期,中国政府忙于应付经济衰退,而长达3年的“清零”政策更花费庞大,导致在2023年中国地方政府为解决医疗系统财政困境,选择动手修改医保制度,使得政府投入医保个人帐户的资金减少、自付费用提高,在2月时便曾引起中国多地抗议——对修改医保不满的人群中,以有著高度需求的老年人为最。
现行的中国医保制度从2013年开始,因中国庞大的人口数,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医疗保健计划,但是依据官方数据,在2022年医保的投保人数史无前例地减少了1,900万人,而《金融时报》引述中国官员和分析师指出,2023年的投保人数可能更加剧烈下降——目前,中国官方公布了8个省份的2023年前9个月数据,当中有7个省份的投保人数都比前一年又再减少。
中国医保制度,除公务员另有保障之外,主要分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种,职工医保的保障条件较优,涵盖对象为国企员工、退休人员和部分民间企业员工,在全体医保投保人中占25%,制度是由企业向各地政府的医保统筹基金缴费(约相当于要保人薪资9.8%),这笔费用的三分之一会转入要保人的“个人医保帐户”,另外三分之二用于住院治疗等费用,而员工工资的2%也会被存入个人医保帐户中。
对修改医保不满的人群中,以有著高度需求的老年人为最。图为北京一处医院中的病患与陪病家属。 图/美联社
上千万人退出医保的现象,反映出中国的经济问题,同时也直指医保的保障不足。示意图,北京一处医院中的患者。 图/美联社
个人医保帐户中的钱可支付门诊、购药费用,可以转给亲人使用或继承,而原本即使要保人退休,地方政府仍会每月拨款至个人医保帐户。不过,2023年2月时,中国地方政府为应对3年清零政策之后的财政危机,选择改革医保,减低拨入个人医保帐户的金额,从而引发不满——以疫情爆发起点的湖北武汉为例,原本武汉市的职工医保每月会向个人医保帐户转帐260元人民币,改革后削减到低于80元人民币。
另外还有提高医保的给付门槛金额,相当于中国民众自付的看病金额增加;《纽约时报》报道,如今退休人士每年自付的药费和门诊费用要超过500元人民币,超过的部分才能由统筹基金部分报销,而在职劳工则是要超过700元人民币。并且,医保本就有“封顶线”,超过一定额度后就不会再支付(额度标准依各地方政府不同)。
职工医保的保障削减,但仍属医保人群中处境较佳的一群,其馀绝大多数中国民众,拥有的是居民医保,居民医保主要针对农民、农民工和儿童,以及诸多雇主没有为其投保职工医保的民间企业员工。
居民医保没有个人医保帐户,居民医保的要保人经济状况本就属相对弱势,而疫后因中国经济衰退,受到最大冲击的也正是居民医保给予保障的农民和农民工。
近年来,由于中国地方政府缺乏计划、也无足够金流倾注健康医疗,于是不断上升的医疗成本就被转嫁给缴付医保的中国民众;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18年以来,居民医保的最低保费涨了一倍多,而同一期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涨幅是24%。
居民医保要保人在大城市医院的自付费用也居高不下,甚至可能高达5成至7成,而因中国城乡医疗资源差距巨大,患上重病、寻求更好医疗照护的病患往往会涌入大城市的三甲医院。
因中国城乡医疗资源差距巨大,患上重病、寻求更好医疗照护的病患往往会涌入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图为上海市黄浦区的三甲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图/美联社由于居民医保提供的保障更为有限,在愈来愈多中国家庭面临经济难关的此时,支付医保费用的价值也使许多中国民众存疑,《金融时报》采访的一名45岁湖南农民工就决定退出医保、不再支付,他指出自己在2023年3月接受背部手术,医保却仅支付2万人民币手术费其中的不到40%。该农民工表示:
“医保并没有减轻我的医疗负担,为了保持健康,我还不如多花钱买好一点的食品。”
另一名受访的55岁建筑工人在失业数月后,决定不再缴交380元人民币的年度保费,他说:
“我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积蓄,医保不是我的优先选项。”
安徽省的一名卫生官员则表示,即使地方政府努力阻止居民医保的投保人数继续减少,但是“说服农民投保越来越困难”;安徽省在2022年的居民医保投保人数已经下降4%。
医保投保人数的减少,就意味著医疗保险的社会安全网覆盖率降低,而这一点除了会让弱势族群落入一旦患上重疾,就可能因医药费用倾家荡产或干脆放弃治疗的脆弱处境外,也对中国本就欲振乏力的经济十分不利,恒生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指出:“由于缺乏有强大医疗保险覆盖率的社会安全网,这会迫使中国人将很大一部分收入存起来,以防发生重病之类的变故...但这就削弱了政府刺激消费的努力,而消费是中国从疫后经济衰退中复苏的关键。”
许多学者呼吁中国政府将资金投入医疗保险,此举不仅有助改善农村人口健康状况,对宏观环境而言,也相当于是刺激经济,但是以中国目前的政策方向来看,在应对经济衰退时,减少公共卫生支出也将是方针之一,遑论加大公共投资,安徽省的卫生官员就向《金融时报》表示,各地一直面临降低医疗支出的压力,而若当局无意出手填补资金缺口,最终就是医保持续增加费用、减低保障,可以想见的是会有更多中国民众从而退出医保,暴露在健康风险之下。
若当局无意出手填补资金缺口,最终就是医保持续增加费用、减低保障,可以想见的是会有更多中国民众从而退出医保,暴露在健康风险之下。 图/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