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评论文章:"如果一定要为中国外交风格找一个形象代表,我愿意选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个形象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孙悟空忠诚坚定、善恶分明、本领高强。"在本月初"读懂中国"国际论坛的午餐演讲上,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发表了上述看法。
"读懂中国"国际论坛是由前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在胡锦涛时期曾提出"和平崛起"战略的郑必坚创办的一家智库举办的论坛。该论坛的宗旨是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这正呼应了习近平的要求。类似的智库和国际论坛在中国有很多,号称民间外交,但带有半官方性质,任务只有一个,即通过举办活动和国际交流,让中国的声音和主张在世界传播。
一个国家的崛起,除了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外,软实力也非常重要。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是国际话语权。习近平10年,客观地说,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有了相当的提高,这当然不是因为中国故事讲得好,而是得益于经济特别是一带一路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推广。
但是,"挨骂"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外交和讲故事的方法比过去没有多少进步,虽然技术比过去要先进得多,然而,意识形态的僵化和政治凌驾一切,让外交和对外宣传带有浓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并且夹杂着某种爆发户的味道。这鲜明体现在所谓"战狼外交"上。外交确实需要某种程度上的"战狼精神",美国外交的"战狼性"特别是在川普时期,其实一点不必中国少,然而,为什么人们不对美国的外交冠以"战狼外交"称号?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国际话语权掌握在美国手上,然而,为什么这个说法也得到国内民众的认同?原因出在中国外交的话语体系及其叙事的结构与方式太党化,与时代和外部环境脱节。
谁来主导叙事逻辑?
官方其实也意识到中国外交的叙事短板,所以习近平要求对外部门和宣传系统讲好中国故事。过去在这方面,更多强调要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话去讲述中国的故事,现在则更多强调不要跟在西方的叙事逻辑和概念后面人云亦云,跳出西方的叙事陷阱,在中国的叙事逻辑和概念上讲好中国故事。一些学者把这看作是和西方打一场认知战。在此次"读懂中国"论坛崔天凯的午餐演讲上,主持人明确表示,要读懂中国,叙事非常重要,美国人相信修昔底德陷阱,相信民主与专制的对立,认为中国崛起了一定会挑战美国,2027年要解决台湾等,这种叙事特别影响两国关系。而崔天凯的午餐演讲,就是要破除西方对中国的错误叙事,崔认为,错误的叙事误导舆论、煽动对抗、制造紧张,严重冲击国际形势,损害国家间关系,值得高度警惕。他在午餐演讲上,重点就中国的战略意图、多边外交政策、台湾问题和外交风格四个话题,批评了西方对中国的错误认知。
孙悟空的形象代表中国外交风格?
这位外交官表示,西方的叙事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的战略意图就是要挑战和取代美国霸权,是一个严重的误解误判,并且产生了严重误导。中国领导人早就向世界讲得清清楚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就是中国的奋斗目标。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全球发展、安全和文明倡议。崔对西方对中国战略意图的叙事指责不过是重复了官方之前的一系列辩解和说法,没有什么新意。不知是他未意识到,还是不能说,西方对中国战略意图的怀疑不是文件上写了什么,领导人说了什么,漂亮话谁都会讲,问题在于这个话的可信度多大。比如,美国也说它对中国的"小院高墙"不是要打压中国,阻止中国发展,而是不想在关键供应链上过度依赖中国,是去风险而非脱钩。可是,有多少中国人会相信美国这个说法?如果你不信,怎么能要求美国和西方信中国的说法,你说不取代我,就真的不取代?现在没有这个想法,也不等于以后就没有,实力到了,你不想取代有人也会怂恿你取代。谁能抵制成为世界霸权的诱惑?这是人的本性,与西方东方无关。中国固然没有侵略扩张的历史传统,但不等于中国不会用经济、科技、金融等手段去谋取霸权地位。
习近平或许的确不想取代美国,因为在未来十多年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他要中国和美国平起平坐,中美共治。
现在不想,不代表以后也不想
习近平或许的确不想取代美国,因为在未来十多年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他要中国和美国平起平坐,中美共治,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有两个中心的,而这个目的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事实上他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根据中国学者和官员也包括崔天凯在内,把它解读成为要为人类提供另一条现代化道路,在他们看来,世界的现代化道路不只有西方一条,中国的现代化是另一条道路,是人类的一种新型文明。假如中国没有这个意图,完全可以不用这么解读,这样说就意味着中国要世界那些尚未实现现代化的南方国家,学中国的发展模式。这不是要把中国树为一个中心是什么?还有中国学者认为,中国推进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多边主义,其目的是要成为全球多边主义的主要担保者。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可以做如是观,让中国成为全球秩序的主导者。其实这不难理解,如果把全世界比作一个大家庭,总要有一个主事者、话事人,否则必然乱哄哄的,习认为,中国可以和美国一样,做那个主事者、话事人,区别只在于,美国凭武力压别人接受他的规则,中国则用经济利诱的协商方式让别人听他的。
崔天凯指责西方对中国的叙事似是而非、以偏概全或者只看表面现象,不问精神实质。但从上面的分析看,中国当然有和它表面宣称的不同的意图。这其实也正常,对一个号称崛起的大国来说,当它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被人敌视的环境时,是不可能把真实意图对外界和盘托出的。不过,崔有一点说得对,即关于中国外交风格的表述。他说,中国外交政策如果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就是对独立自主的始终坚持,对世界和平的不懈追求,任何形势变化、策略调整,宗旨绝不动摇,万变不离其宗。毛以后的中国外交,大体符合他说的事实,但这不是讲,中国天生就喜欢不结盟,喜欢和平,而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和和平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崛起最有利。尽管如此,崔也强调,中国外交的风格、处理问题的手法,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前提下,不可能也不应该千篇一律,必须丰富多彩、机动灵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且随着形势的变化、人民要求的提高和国际社会期待的上升,要与时俱进。所以他认为,要用全面的、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外交风格的演变,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形象来形容中国的外交风格,孙悟空可以代表中国。
问题在于,孙悟空的形象真的能代表中国外交的风格吗?崔说他看重的是孙悟空的"忠诚坚定、善恶分明、本领高强",这固然是孙悟空的重要品质,但一般中国百姓对孙悟空的理解和喜爱,更多是他大闹天空,专打妖怪,前者反映出孙悟空刚出道时敢于挑战权威,后者体现孙悟空嫉恶如仇的性格。为了说明孙悟空得到中国人的喜爱,崔还特意引用毛赞颂孙悟空的诗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可毛的这首诗,恰恰突出的也是孙悟空的嫉恶如仇、专打妖怪,和崔说的忠诚坚定没有直接关系。按毛诗,既然中国是"孙大圣",那"妖雾"来自哪里,谁又是孙悟空要打的"妖怪"?或者,孙悟空挑战的权威是谁?所以,如果孙悟空真的能代表中国外交的风格,正好坐实了西方对中国是国际秩序的造反者(破坏者)的指责是合理的;进而,中国作为"善"的化身,美国作为"恶"的化身,中国外交的目的不就是要打美国这个"坏蛋"(妖怪)吗?换言之,要收拾和取代美国。
意识到中国外交要有中国叙事固然重要,但崔天凯在一场国际论坛上用了孙悟空这个不恰当的形象来描述中国外交的风格,把他要表达的含义弄反了。可见,要讲好中国故事确实不容易。叙事反映认知和思维模式,中国外交叙事的不足,归根到底,是思想受到禁锢,将外交和对外宣传过度党化和政治化,并听命于一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