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里有掏耳朵的工具,不管是金属掏耳勺、发光掏耳勺、可视掏耳勺,还是普通棉签、灭菌棉签……建议现在找出来,丢到垃圾桶里。



对,包括洗澡后用来干燥耳朵的棉签,全部丢到垃圾桶。那些用来掏耳屎的工具就更应该丢掉了,硅胶的也不行,连手机可视化的也不行。

别犹豫,别心疼,不管花多少钱买的,丢掉比留下更划算,不骗你。

信任基本常识的,你现在先把这些统统都扔掉,然后再往下看为什么。

……………………

扔了没?

丢干净了没?

好,那我们接着说扔掉掏耳朵工具的理由,不坑你。

第一,耳朵日常不需要掏,异常情况下需要掏的该看耳鼻喉科,不适合自行操作。

被我们称作耳屎,带有明显负面含义的那些东西,学名其实是正面含义的『耵聍』。作为耳道的分泌物,它起到吸附灰尘、阻挡昆虫、维持酸性环境防止病菌感染的作用。

是的,耳屎本身看起来像脏东西,不鼓励你在任何情况下品尝它,但它实际上反而是保护我们的耳朵深处免受脏东西侵袭的必要结构,别太嫌弃。

耳道健康的情况下,耳屎会每日『推陈出新』,靠近外部的干燥耳屎会随着咀嚼、运动等动作自然脱落,通常毫无察觉。

你把耳屎掏得干干净净,反而是让灰尘、病菌等环境有害成分直接接触到娇嫩的外耳道皮肤,甚至落在鼓膜上,引发外耳道炎、鼓膜炎,甚至鼓膜穿孔。

所以,耳屎别掏,再过瘾也别掏,留着它们保护耳朵。

不过,有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耳屎长期没有自动排出累积太多,造成耳道栓塞、听力下降,或者极端的油性耳道分泌过于旺盛造成堵塞,这时候的确需要掏出来。但是,强烈不建议自己操作。

盲掏的危险性相信不用我多说,这几年特别需要强调反对的是那些看似很安全很科学的掏耳朵工具,比如可以连手机屏幕的可视化耳勺、硅胶头耳勺。

一方面,虽然有了可视化,有了硅胶软头,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自行操作还是有戳伤、划伤耳道的失误风险。干结的耳屎紧紧粘附在耳道皮肤上,在医院里通常需要软化后再掏,自己强行掏出来很容易造成耳道内皮肤红肿,这时候就很容易被病菌趁机感染。

另一方面,可视化的掏耳屎几乎一定会激发人的洁癖,非要把耳道里面掏到干干净净为止,隔段时间就想『彻底清洁』一次。而前面讲了,这些耵聍其实是有保护作用的,都清走了反而容易感染。洁癖用在这里万万要不得。

第二,任何往耳道里面伸的东西都有伤害风险,也容易引入病菌。

有些读者可能会想,硬的东西、不卫生的东西我也知道不该用来掏耳朵,那我用干净的棉签,独立包装灭菌的棉签,总没问题了吧?

还是错了……

棉签的坏处一是容易把耳屎推到耳道深处,二是暴露的棉花制品本身容易沾染环境中的病菌,棉签掏耳朵看起来是清洁,其实是病菌播种。

即便棉签本身是独立包装灭过菌消过毒的,你往耳道里伸的时候也会先接触耳道外侧吧?这个过程就可能会把耳道外侧的病菌带到皮肤屏障更加薄弱的耳道深处。

长指甲的小拇指就更不建议伸到耳道里了,你试试在手臂上划一下看看后果就知道了,我不多说。

总之,凡是能伸到耳道深处的东西,别管硬的软的干净的不干净的,统统都别用。

那有人要说了,洗澡的时候,游泳的时候,耳朵难免会进水受潮,不用棉签掏一下太难受啦……

是,我懂,这时候有两个解决办法。

进水不深的,拿干净不掉屑的纸巾卷成条,在耳道浅处轻轻转一下,擦一下,不超过小拇指能伸进去的深度就没问题。

水进到耳朵深处了,先用侧身单脚跳的方式让液体流出来擦干,最里面等它自然风干或者干净的吹风机开不加热档吹干。

再次强调,不要每次洗完澡用棉签伸进去转一圈,有害无益。

第三,掏耳朵更多是心瘾,应该戒掉,也能够戒掉。

掏耳朵这个事情,真的很容易上瘾,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边缘性行为。你没看错,是边缘性行为。



街上那么多采耳店,别管它是正规的还是不正规的,本质上掏耳提供的是一种合法的边缘性服务。耳道内感觉神经密集程度仅次于性器官,对耳道内侧的轻柔刺激的确会引发某种程度的快感,具体强烈程度因人而异。

但是讲这个不是让你去试,而是警告你别试!不是什么道德法律问题,是安全卫生问题!掏耳工具的共用、掏耳过程对耳道的伤害、过度清洁对耳道内微生物平衡的破坏、甚至往耳朵里倒乱七八糟液体的危害,都伴随着感染风险。

耳朵一旦感染,真的会很烦很烦……

掏耳朵这种心瘾,是相对比较容易戒掉的。刚开始可能会时不时觉得耳道内痒痒,有生理性的,也会有心理性的,这时用科学理性压一下念头,做点事情转移注意力,很快就过去了。

等耳道内耵聍分泌正常,形成了稳定的弱酸性环境,生理性的痒痒自然也就少了,对心痒的刺激也相应少了,自然也就戒掉了。

良言相劝,希望大家都能耳聪目明一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