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好多帖子在嘲笑韩国人吃玉米芯:
还有带上歧视性称呼的:
首先说客观事实层面:
韩国人真的会拿剥完玉米粒的玉米芯作为食材。不过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把木质化的玉米芯嚼着吃了,而是拿它作为煮汤的食材,借点清甜味儿。再有,人家不是拿嘴啃过的玉米芯来吃,而是买机器切过玉米粒的干净玉米芯来吃。
简单来说,能吃,好吃,煮着吃。
如果非要给吃玉米芯找点营养学的理由,其实也是说得通的。我们日常不管是切玉米粒还是啃玉米粒,其实主要吃的是玉米籽粒的胚乳,也就是种子里以淀粉为主的那部分。啃完的玉米棒子上会残留很多白色的小颗粒,主要是胚芽。
从营养价值层面来说,玉米胚芽部分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含量会显著高于以淀粉为主的胚乳部分。
理论上,如果能把玉米啃得干干净净,的确能获得更好的营养。但实践中一来很难啃干净,也不雅观,二来也没必要,玉米胚芽里那些营养成分也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取。
乐意拿玉米芯来煮汤,挺好,认为太麻烦直接把玉米芯丢掉的,也没毛病。
再说主观层面,中国人嘲笑韩国人(还有日本人)吃不起肉,吃不起大米,吃不起蔬菜水果,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流量话题。
希望基本常识的读者们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和言论,可以了解更全面的信息。
一方面,加工食品的背后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主要靠机器劳动,而鲜活农产品会消耗大量的人工,每个品种的规模也不太大。发达国家相对中国来说,真正贵的是人工,人工含量高的产品价格就贵。
当我们嘲笑韩国人吃不起蔬菜水果的时候,其实是站在中国农民劳动低收入的基础之上,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值得洋洋得意的。
另一方面,日本和韩国都是对本国农业市场保护力度极高的,设置了很多贸易保护措施。这两个国家人均耕地本身就比较少,耕地总量相对大国来说就更小了,为了让本国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农业生产规模,他们对进口农产品的种类加以严格限制,税率也很高。
所以,尽管韩国市场大米价格换算成人民币高达十几块一斤,但中国大米并不能通过出口赚到这巨大的价格差。
韩国进口大米的关税一度高达513%!
这是非常典型的贸易壁垒,按自由市场的价值来说当然是错的,但人家出于保护本国农民利益的角度制定关税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重点在于,一个国家在国家贸易中设置壁垒是要付出代价的。你对我出口的某个产品征税高,我也会在其他产品上找补回来。对国家来说,这就是倾向哪个利益群体的选择。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常年保持贸易顺差,其实是最有动力去推动零关税自由贸易的。但在某些领域,出于保护特定产业或者意识形态的考虑,国家也选择了设置一些贸易壁垒。相应的,在贸易谈判中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总之,韩国牛肉贵也好,蔬菜水果大米贵也好,是一种倾向于保护农民群体利益的政策选择,并不是人家种不出菜养不出牛。
中国鲜活农产品的低价,背后其实是农民的利益被压榨,城里人自己偷着乐还行,拿出来骄傲就很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