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新伙伴
刚刚,华为正式发布了智选车业务的首款轿车,智界 S7,一共有 4 款车型:
智界 S7 Pro,售价 24.98 万元
智界 S7 Max,售价 28.98 万元
智界 S7 Max+,售价 31.98 万元
智界 S7 Max RS,售价 34.98 万元续航方面,智界 S7 搭载华为全新「巨鲸」800V 高压电池平台,使用华为全液冷超级快充充电 15 分钟,可补能 430 公里,CLTC 综合续航达到 855km。简单介绍完基础信息,下面就结合实际体验,仔细聊聊它。智界 S7 的「表里不一」
看上去,智界 S7 是一辆行政级轿车。近 5 米的车长,近 3 米的轴距,近 2 米的车宽,智界 S7 的尺寸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了一辆传统行政级轿车的水平。但和行政级轿车的代表 —— 奔驰 E 级和宝马 5 系相比,智界 S7 的车高更为低矮,仅有 1461mm,这对于一辆纯电轿车来说,实属不易。再配合浑然一体的 One-Box 车身造型,整车实现了 0.203Cd 的超低风阻。
11 月 9 日,华为召开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发布会,同时开启了智界 S7 的预售。在这场发布会里,余承东高调宣布智界 S7 将首发无人代客泊车,支持主动避障,随叫随到。但在当时,华为并未具体展示这一功能,群众们只能按耐住自己的好奇心。然而就在几天前,一条华为无人代客泊车的视频火遍各大群聊。视频里的智界 S7 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熟练完成了礼让行人、倒车避让、窄道会车、自动泊车和自动接驾一系列操作。董车会上周对该功能进行了体验,其实际表现与视频基本无异。⬆️ 点击观看视频 ⬆️讲一些视频没提到的。这个泊车代驾功能,有点像小鹏记忆泊车的「升级版」,在使用前,用户仍需要手动带着智界 S7 走一遍路线。不同的是,当车位被占后,智界 S7 可以主动寻找可泊车位,而小鹏则需要提前手动选择记忆路线上的可用车辆。当用户在手机上激活泊车代驾后,可以在手机上看到车辆前方的实时画面,以观察车辆是否顺利完成泊车。但就目前的体验来看,该画面的帧率较低,卡顿严重,现场工程师表示后续会继续优化。另一个需要优化的地方在于自动接驾。在华为描述的场景里,智界 S7 支持「车找人」,从商场门口出来的你,只需要在事先扫描过的车库地图上点击一个位置,车辆便会前来接驾,做到了「指哪打哪」。不过,在目前的 App 中,用户还无法查看自身位置,容易在地库中「迷失自我」。好消息是,现场工厂师表示「这个功能好做,通过手机来定位就行」;坏消息是,尽管华为描述的场景非常美好,但受限于国内法规,华为短时间内还无法将这一功能推送给用户。华为表示,该功能的 Beta 版本将于明年一季度,逐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重庆、东莞 7 个城市的部分停车场开放。把「灵魂」握在自己手里在智界 S7 发布会的开场,余承东又给大家介绍了一遍华为汽车业务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提供标准化零部件,如华为的 MDC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和电机。第二种,Huawei Inside 全栈解决方案。为车企提供包含智能驾驶应用软件、计算平台,以及传感器在内的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第三种,华为智选车。利用华为在消费电子业务积累的品牌渠道零售、营销以及产品定义等经验,来帮助车企一起来定义更好的产品,在设计、体验、营销各个方面助力车企。这种模式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鸿蒙智行。不久前刚结束的 2023 广州车展中,最火的展台无疑是鸿蒙智行,手握问界和智界,「不造车」的华为顺利成为了车圈顶流。余承东在今天的发布会中确认了与江淮和北汽的合作,表示「还有两个界在等着大家」。至于 Huawei Inside 模式仅剩的合作方长安汽车,最近也有了新的动作。11 月 25 日,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根据合作意向,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投资该公司,比例不超过 40%,并与华为共同支持该公司的未来发展。除长安汽车外,鸿蒙智行四家合作伙伴都收到了加入新合资公司的邀请,余承东还在发布会上表示,希望一汽集团能够加入他们的行列。他们口中的「新公司」,实际上就是华为原来的车 BU,新合资公司的成立,可以说是华为布局汽车业务以来最大的战略调整。截至去年年底,在成立车 BU 后的三年时间里,华为累计投入了 3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15 亿元,研发团队达到了 7000 人的规模,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字平台、智能车云等方面进行了巨量研发。结果,并没有多少车企买账。根据华为披露的数据,2023 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收入仅为 10 亿元。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股东大会上,道出了许多车企领导人的心声。不甘愿沦为一个躯壳,是他们不愿与华为合作的原因。但伴随着车 BU 的独立和股权的开放,这样的局面或将迎来改变。车 BU 不再代表华为,而是成为了一家彻头彻尾的供应商,如果车企愿意,甚至还可以入股 ——用自己家的技术,又怎么能算出卖灵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