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都市圈再添新成员。
10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郑州都市圈新闻发布会表示,《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已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
这意味着郑州在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后,在发展竞争上又获得了一张新的“国家牌”。
201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
此后,中国城市陆续进入都市圈时代。
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获批,成为首个国家级都市圈。之后,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杭州、沈阳8个都市圈陆续获批。如今,郑州获得第十席位,成为继长株潭、武汉都市圈后,中部第三个国家级都市圈。
从“后备”力量到正式成员,郑州都市圈获批到底有哪些现实意义?
一、郑州都市圈的“前世今生”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从“郑州大都市区”到“郑州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建设在近年来加速成型。
2016年,国家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要与开封、许昌、新乡、焦作深度融合发展,建立郑州大都市区,并进一步深化与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联动发展。
此时,虽然郑州已经开始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但是郑州都市圈的概念还未正式提出。
201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州都市圈应运而生。
同年,河南发布《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首次确定了郑州都市圈的范围,涵盖郑州全域和开封、新乡、焦作、许昌4市中心城区以及巩义市、尉氏县、新乡县、原阳县、武陟县、长葛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郑州都市圈“1+4”格局形成。
2021年12月,郑州都市圈再次扩容,洛阳、平顶山、漯河和济源四座城市也被纳入郑州都市圈,当时的郑州都市圈由原来的“1+4”扩大为“1+8”。
扩容后的郑州都市圈,覆盖面积从1.59万平方公里扩大到5.88万平方公里,以47.01%的人口,创造了全省59.24%的生产总值,一跃成为中部第一大都市圈。
然而,都市圈从来都不是越大越好。
关于都市圈,2019年出台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在这样的标准下,郑州都市圈“1+8”的体型难免有些过于庞大。
如今,《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虽然郑州都市圈具体囊括了哪些城市,规模体量如何,目前尚未公布,但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看来,都市圈的范围不宜过大。
“一般国外都市圈的面积大约是3万平方公里,基本没有超过5万的。虽然我国人口较多,但是都市圈的范围也不能无限扩大,都市圈毕竟是单个城市和周边的关系。”叶堂林说。
二、都市圈获批意味着什么?
既是国家中心城市,还是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郑州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那么获批后的郑州都市圈能为圈内城市以及河南带来哪些积极意义?
在叶堂林看来,建设都市圈首先可以促进交通的建设,推动城市之间互联互通。“都市圈形成的重要特征是城市间有密切的人员往来,就像首都都市圈中北京与周边县市的关系一样。”
公路设施互联互通对经济增长同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郑州与周边城市加强交通连接后,很多产业可以从郑州市中心迁出,放到郊区或周边县市生产。这样的话,可以使整个都市圈各个部分的分工定位更加准确合理,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然而,另一种观点是,在城市群发展中,大城市会虹吸周边中小城市的资源,剥夺其发展机会。
那么郑州都市圈是否会出现“中心强,四周弱”的情况呢?
在叶堂林看来,虹吸效应的显现是有阶段性的。“都市圈形成的初步阶段,中心城市会吸引周边中小城市的资源不断集聚,但是在一定阶段后,中心城市将会对周边城市产生辐射效应,最终形成各个城市之间功能互补,互相促进的格局。”
除了推动周边城市发展,郑州都市圈获批对河南乃至整个中部崛起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原要出彩,郑州首先要出重彩;河南要崛起,郑州必须成高峰。”
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郑州都市圈获批对河南意义重大。“郑州都市圈获批对河南的发展释放了积极信号。规划将为河南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不仅如此,叶堂林表示,郑州都市圈的获批对中部城市群,以及整个中部崛起也有着重要意义。
“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的发展首先会带动周边城市和河南的发展,然后进一步推动中部地区的崛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作者:李杭,编辑:潘展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