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0月31日,是万圣书园(成府路59号)营业的最后一天。万圣夜,万圣书园布置充满万圣节的元素,不少读者前往万圣书园告别。




图源:微博
从今天(11月1日)开始,万圣书园(成府路59号)闭店,预计2023年12月初,新的万圣书园将在成府路28号开业。

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今天在小红书发布信息称:

在前期的信息中,他还提到,面对新址也曾有疑惑,但最终还是充满期望。

万圣书园新址位于五道口购物中心(成府路28号)。

为什么万圣书园的搬迁为何能够牵动海内外人士的关注?
因为我们害怕消失,我们看到了太多消失。
害怕像万圣书园这样,小而美、独立,有着自身独特理念、审美和社会关怀的人、物、场所消失。
萧轶在《万圣书园30年:一部北京文化圈的历史》一文写道:
万圣书园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类似于一个以思想为媒介的社会共同体,为民间社会投射出了一份生怕消失的社会公共想象……
万圣书园这一平台及其所凝聚的氛围,涵盖了太多社会性尤其是大众对文化的社会性想象:不管是刘苏里本人还是万圣书园,都是中国社会思潮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更因刘苏里及其周围的智识群体所秉持的思想方向,让万圣书园象征性地坚守着比书店经营表面更加深刻的某些使命。
这次万圣书园的暂别、迁址,网络的热议和现场的热潮,让大家感受到“道不孤也”。
期待万圣书园的重新归来。
1993年10月31日,北大毕业的刘苏里和甘琦(甘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在北京北三环西路的三义庙创办了万圣书园。

三义庙时的万圣
在之后的30年中,万圣书园成了知识分子心中的精神家园。
万圣书园先后经历了四次搬迁,第一次是从三义庙搬到成府街58号,成府街是北京大学东门外一条东西向的街道,直通清华大学西门,万圣书园被誉为连通着北大清华血脉。第二次是搬到成府路123号,第三次是搬到成府路59号。第四次即将搬迁至成府路28号。
万圣书园名字来源于两位创始人——刘苏里和甘琦的生日都是万圣节,书店的标识“蓝鬼”也是由此而来。
在书店常客诗人西川的解读下,“我宁愿把它理解成一万个圣人,这一万个圣人就是万圣书架上的作者”,新的涵义所包含的信念逐渐在慕名而来的读者中相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