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有位叫牟其中的企业家,脑洞极大。比如他提出了“炸开喜马拉雅山”的惊天设想。
把喜马拉雅山炸个洞,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吹进中国,就有希望使整个大西北变成鱼米之乡。
后来冯小刚还把这想法放进了电影里,激发全国人民脑洞大开,纷纷提出要给长城贴瓷砖,给珠峰装电梯。

时至今日,给长城贴瓷砖的项目还是空谈,给珠峰装电梯倒有了点眉目。
不少山地景区安装上了登山电梯或扶梯,火上热搜。
位于千岛湖的天屿山,虽然海拔只有350米,但山路蜿蜒,全程步行要走3000米。
为了照顾老弱病残的游客,景区投资1000多万元建了一条扶梯,游客的登顶时间从从最初的50分钟缩短到10分钟。

如此长到变态的电梯,如今出现在了不少山间。

“山一步没爬,景一处不落!”又菜又爱玩的游客们拍手称赞。

登山电梯大潮背后,藏着怎样的生意经?

今年,大学生们兴起了“特种兵式旅游”,留下了不少彪悍战绩。
“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个景点”、“33小时速游北京,一天转8个景点”、“40天花9600元游17城”、“5天登顶五岳”……
可惜,大部分人的体力恐怕都比不上这群愣头青。
网上有不少人在出发前叫嚣着“小小泰山,轻松拿下”,结果还没到泰山十八盘,就已经双腿打颤,有人甚至被消防员用担架扛下山——“泰山会制服每一个嘴硬的人。”

对于大部分人,爬山=受罪。

但是山就在那里,普通人尽管缺乏探险家精神,却也有着与生俱来的登高望远的冲动。
轻松登顶,成了游客和景区的共同目标。
不出意外地,财大气粗的顶流景区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比如黄果树瀑布,在2004年就启用了长达340米的扶梯,号称是“世界上最长的野外观光电动扶梯”。

有扶梯相助,游客省时省力。黄果树瀑布三个景点相距甚远,想在一天内游完很考验体力,但踏上扶梯,就能直达黄果树瀑布脚下。
张家界的百龙天梯,不光提供便利,自身更是成了网红打卡点。
百龙天梯高达326米,相当于100层楼高,创下了“世界最高的全暴露户外电梯、世界最高的双层观光电梯、世界载重量最大、速度最快的客运电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电梯并非山地景区的专属,沙漠照样可以拥有。
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5A级景区的宁夏沙坡头旅游区,就在2010年投入使用了中国首部沙漠扶梯,总提升高度72米。

随着景区电梯的日益增多,很多地方已经不满足简单地造电梯,纷纷搞起了花活。
河北石家庄的银河洞景点,把100多米的观光电梯建成了古建筑的风格。

福建三明的侠天下景区,亮出“大宝剑”电梯,呼应景区名称。

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里的百米观光电梯,造型上则是和“小蛮腰”广州塔异曲同工。

顶流景区的示范和成功,使得兴建电梯的风潮开始向其他景区辐射。
浙江天屿山那条长长的自动扶梯,就是去年9月建造。
同在浙江省的神仙居景区,则在2020年国庆节前就投入使用了自动扶梯。

让爬山像逛商场一样轻松,景区们也卷起来了。

在崇山峻岭之间建造电梯,都少不了砸钱。
一位业内人士说,登山电梯依山而建,设备运输成本大,安装难度高,安装周期较普通电梯多4~5周,维保成本是普通电梯的7~10倍。
比如针对天屿山景区的扶梯,开发公司专门安排了两名电梯养护员,每天在景区值守,定期做各种检查。
而且电梯处于露天环境,对电梯的质量要求也更高。
上个月,巴厘岛一个百米高的悬崖电梯,在上升途中钢缆突然断裂,最终造成5名酒店员工遇难,也侧面说明了景区里的电梯质量和平日维护,半点马虎不得。

种种因素叠加,让登山电梯的成本居高不下。
广东古龙峡的登山电梯,造价高达8000万元,仅电梯设备成本就要3000万元。
不过最夸张的还是张家界的百龙电梯,由154米山体内竖井和172米贴山钢结构构成,耗资1.8亿元,还曾被评为“国际十大旅游景观工程”。

巫山神女峰景区的观光电梯,在建造时还考虑要让电梯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为此电梯主体采用粗犷的石材构成,一样是造价不菲。

但是,造价高也挡不住这些景区大兴土木。
强劲的市场需求,是一剂催动他们大干特干的春药。
去年在张家界百龙天梯20周年庆典上,负责人表示:百龙天梯20年来运送了6000多万人次,光是上缴的税费就有9.89亿元。

当初的吸金兽,早已变成了摇钱树。
即使是名气没那么大、景色没那么壮观的电梯,一样有望成为游客的必打卡点。
广东古龙峡景区那条自2019年才投入使用的163米扶梯,至今接待游客已达210万人次。
同样位于广东的宝晶宫景区,其狮子山天梯一个小时运载量达4080人次,年游客量约60万人次。

“无痛爬山”的诱惑,几乎到哪都能老少通杀。
哪怕是价格略高,只要性价比合理,也能让人买单,毕竟“来都来了”。
比如湖北恩施大峡谷的鹿院坪景区,去年开通的观光电梯,单程票价就要90元,但是原本下山走栈道需要一个小时,上山要一个半小时,现在坐电梯,单边都只需要两分钟。

恩施大峡谷内还有一处观光扶梯,更是长达688米,是世界最长的一条依靠大峡谷山势建造的观光扶梯。为了融入自然景色,这条扶梯还特意建成了土家风格。

景区费了这么大功夫,游客乘坐这条扶梯自然也不会便宜到哪儿去。


今年以来,旅游业终于能喘口气了。
文化和旅游部7月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

今年旅游业形势一片大好,景区建电梯能不能再添一把火?
刀哥认为,这不是取决于电梯有多方便,而是取决于景区的经营思维。
可惜在这方面,还有太多有待升级的地方。
国内景区普遍是圈地卖票的经营方式,多卖票才能多赚钱。
为了多卖票,一些景区无所不用其极,以至于最后那些升级的服务和设施,并没有提升太多游客体验,不仅很难吸引回头客,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还会影响招揽新客。
比如今年有不少旅游博主发视频称,云南一个景区沿着国道修建围墙,游客无法在公路边欣赏景观,只能交门票后前往景区修建的观景平台游览。

还有人吐槽,黄河壶口瀑布沿途部分路段被围墙挡得严严实实,只能听见声音但看不到黄河水。

更离谱的是新疆赛里木湖景区,如果只是开车走县道过路,可以不买景区门票,但一旦被发现去湖边游玩,或仅仅是停车拍照,都将面临罚款。
除了门票,不少人应该还经历过一种更糟心的情况。
那就是:景区入口远离核心景点,私家车又不让进也不允许骑行,甚至不许徒步,逼着游客购买景区里不便宜的观光车票。

同样是交通工具,景区电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如果还依照过去“一切为了多卖票”的经营思维,景区电梯在未来或许也会消磨游客的热情。
比如,将景区电梯和门票捆绑销售,或者干脆加到门票费用里。
今年就有游客反映,在黄果树瀑布景区官方小程序上,所有门票组合都必须搭售一张往返扶梯门票,认为这是“强买强卖”。
当地一名地接社的负责人表示,现在景区日渐强势,“不管团队还是散客购,都把扶梯加在了门票费用里。”过去很多游客即使是购买电梯票,也只是购买单程票,如今则必须付钱买往返票。

捆绑销售的问题,在其他有电梯的景区里同样开始浮现。
一来一回,游客甚至需要多花上百。
如果是这样,对于那些只想徒步登山的人,景区电梯只会让他们更郁闷。

说到底,有些景区只想靠着最简单、最容易变现的经营方式赚最确切的收入,而不肯花心思在吃喝住行、特色活动和服务上做创新,赚可能更多但也更不确定的游客消费。
只是,没有人旅游是为了坐电梯、坐缆车、坐观光车。
电梯是好东西,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在游客乘电梯前后,要尽量让他们看到好景好人好服务。
因为能帮景区揽客的不会是电梯,而是特色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