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二线抢人才的路子到底能有多野,之前已经不止一次跟各位探讨过。但最近,苏州承包8节高铁直接去武汉上门抢人的新闻,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苏州高新区发布


而且这次瞄准的不是一般人,8节车厢里的硕博比例,占了八成以上。抢得这么明目张胆,还都是高端人才,旁观视角看我都替武汉觉得委屈了。


为什么苏州会直接上门去武汉抢人呢?我仔细了解了下,发现原来不只是苏州,武汉大学生被抢在城市圈里已经屡见不鲜。因为武汉大学生真的太多了,加上高质量,在应届毕业生群体中一直很抢手。


那么,武汉的人才基础究竟有多强大?几个数字可以跟各位分享。


第一个是,武汉存量大学生早就到了百万级。去年共168.29万人,排名全国第一。


数据来源:大学生集合


第二个是武汉的在校研究生数量,2022年为19.76万,仅次于北京上海。更牛的是拥有7所双一流大学,都是核心专业领域的代表院校。


只是这么牛的高教资源基础,这些年,却始终没能让武汉留住人才,等于给他人做了嫁衣。


那么这些大学生都去了哪座城市?又是怎么被人抢走的?从具体数据来看,结果还挺耐人寻味的。


01


我们先来看下,武汉大学生毕业后都去了哪里。


其实没有太多意外,目前城市版图下,大部分毕业生还是首选经济活跃的东部地区,武汉学子当然也不例外,给各位看一组数据。


@华科就业


这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对2020届毕业生的流向统计,东部地区占比达到了48.49%,接近一半。而且不只这一个学校,每年樱花最美的武汉大学依然如此。


根据@武大校园 的公开数据,有一个数字高到有些夸张,也就是2020届武大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中,就业于长江经济带、大湾区、京津冀的毕业生占比超过了87%,东部沿海经济带几乎是断层领先了。


@武大校园


很明显,以一线城市为主的东部沿海区域,吸走了武汉高校的大部分毕业生,怪不得很多人评价武汉大学生是“孔雀东南飞”。这么一看,确实很形象。


不过还有一点着实让我没想到,除了经济强区外,这些年武汉毕业生竟然集中流向了一个省份:广东。


比如武汉理工大学,我查了下这所211工科院校,三大行业的办学规模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包括建材建工、交通、汽车等,而2021届的毕业生就业地域统计中,除了留在湖北的,广东的数值在所有城市中非常显眼。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选择在广东就业的毕业生体量,都比其他城市占比高了三四倍左右。



@百年高报升学规划


如果只是这一个学校那也不能说明什么,我又找了7所双一流的毕业生流向统计,结果都大差不差。


最突出的是前面提到的华中科技大学,流向广东的毕业生数量,甚至超过了湖北。以本科生为例,连续3年的数据都是这样的:


数据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历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了去广东就业。说起来,广东也算人才洼地了,仅有4所211高校。



这座城市的人才池,本身就有一部分是靠别的城市输送的。而武汉7所双一流院校的实力,在广深地区的大企竞争中非常有优势,是这些强经济省市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蓄水池”。需求和供应就这么匹配上了。


而且武汉大学生选择更多的,都是这些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去年武汉双一流大学的秋招统计中,有一个行业格外突出——依赖数字经济全面扩展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7所院校中,除了华农毕业生基本流向教育和农林牧渔业以外,其他大部分武汉毕业生都会优先选择这一行业。



而这个行业又是典型的高附加值行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的资本集中区。虽然武汉也是华中大区的经济中心,但和东部比起来,还是有点距离。


所以总体来说,目前的武汉留不住更多大学生,其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02


那么,武汉的人才到底是怎么被抢走的?


背后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维度对于武汉来说有点心情复杂——因为它既是优点,也是弱点——就是武汉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


九省通衢,这四个字一直是武汉的别称。我查了下《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官方文件,武汉在目前水陆空交通网的基础上,交通枢纽的地位还在加强。



比如其中的高铁,就规划了对外12个方向的超米字型高铁网,再加上武汉是江川湖泊交汇之地,天然具备五湖四海的沟通能力,所以和任何地方的距离都不会太远,因此也承接了周围省份城市的大量生源外溢。


典型如北边的邻居河南,全省只有一所211大学,且录取率较低,大量的考生只能选择其他普通高校,或去省外读书。而河南南部的学生到武汉上学,其实比到省会郑州的距离还要更近一些。因此,很多周边省份的考生也会选择到武汉去。



但前面说了,交通便利其实是把双刃剑,人才来得容易,当然也走得容易。


到2016年,武汉人才净流入率的数字还是负数,为-0.4%。虽然2017年落户政策放宽后,5年内,武汉共留住了191万大学生,大学生留汉比例也明显上升。



数据来源:长江日报


但一算总账,作用似乎仍然有限。



拥有顶尖高教资源的武汉,10年间只增加了254万人口,甚至低于仅有一所211大学的郑州。


这一点,也和前面提到的地理因素分不开。独特的核心区位,让武汉为外部需求的人才输送提供了更多便利。


为了直观一些,我做了一张地图:



各位可以看到,武汉四周遍布产业经济强区。如果沿着这些经济圈画一个菱形,那么武汉刚好就在最中心。这些经济活跃区对于人才需求的体量十分庞大,尤其长三角、粤港澳,虹吸能力基本是全国式的。


而武汉作为几何中心,加上高质且高量的人才储备,毫无疑问就成了每年就业季被格外关注的那个城市,所以来自各大经济圈的头部企业们,也会直接到武汉的高校挖人。


比如华为与华中科技大学,就达成了常年深度合作,在华科官网上搜索华为关键词,相关数据高达540条。


@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实际上,这对CP也一直关系匪浅。华为刚起家时,核心技术的专家就大多来自华科,董事会17名成员中,就有4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


这些年,华科向华为输送毕业生已经成了常态,甚至被称为华为的“娘家人”。腾讯科技2020年的报道显示,华为在职的华科毕业生已经到了5700人左右,每年还保持着300人左右的招聘量。


除了这对,还有武汉大学和腾讯、武汉科技大学和阿里云等等。


每年的战略合作都持续不断


整体来看,武汉和各大强省市的校企之间,几乎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闭环。


03


所以,武汉为什么留不住大学生?


本质上,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产业。只有产业足够完善足够强,才能留住更多人才。


而目前,武汉的产业结构还在依赖重工业,经济支撑依然以制造业为主,包括支柱型的汽车产业,以及钢铁、化工、电子等等,总体上迎合新经济环境的岗位较少,无法提供更多互联网、金融等适配岗位。


单这一点,就无法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了。


而这些重工业的背后,基本是以国企主导的。到目前为止,武汉最头部的企业还是东风汽车、武钢、武汉烟草等传统国企。


武汉东风汽车厂@小红书 陈晓晨


和民营打天下的广深相比,就业机会较少,很难让年轻人留下来。


第二个原因就是武汉很多高校开设的新兴专业越来越多,但本地承接能力有限。


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就紧跟产业趋势,这几年在王牌专业的基础上,又陆续开设了机器人工程、智能建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批专业,让毕业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只是目前武汉的新兴产业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仍是东湖高新区一家独大。


其中,过去十年领跑的光谷也只有一个,接纳不了太多人才。



我查了下数据,发现拥有千亿产业集群的光谷,过去十年间的在企从业人员基数,仅从36万增加到了61.6万,不足2倍,但武汉的存量大学生却在逐年上涨。


各位还记得开头的那个数字吗?168.29万。


这就意味着仍有近百万的毕业生不在承接范围内,而光谷最需要的其实是专家人才,比如已经实施了13年的“3551光谷人才计划”。只是根据湖北日报的公开数据,这13年间累计引进的“3551”专家还不到3000名。


@南山光谷自贸港


对普通大学生来说,更是遥不可及。所以,那些无法被承接的毕业生只能走出去。


04


不过,我也注意到人才焦虑的武汉,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改变。


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传统的校企合作外,武汉高校还会主动为大厂们精准培养对口人才。


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高校和企业直接开设校企共建班。基本上,学校已经提前为大学生预留了未来的对口岗位,毕业后不用自己去外面找工作,直接走流程入职。这种方式,正在帮助武汉留住更多高校人才。


以一所二本院校武昌首义学院为例,就开辟了这么一条路子。


@武昌首义学院


学校和华为、腾讯、中软国际、北京华晟经世、华中数控等多个龙头企业一起设立专业班级,而且会把企业急需课程纳入必修课,甚至精确到了个别项目。校内有一半课程都设在实验室、工业现场,这些学生基本一毕业就能上岗,教室和工位无缝衔接。


放在招聘活动中,这个优势无疑是很炸裂的。所以这所学校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成绩都很不错。


比如,机电与自动化学院18届的一批学生,就被中铁武汉局“团签”;城市建设学院智能建造专训班的学生,最终成功签约湖北工建。


包括双一流学校也加入了这种办学模式。今年武汉理工大学也与中铁重工共建了一个人才培养基地,9月刚举办了基地揭牌仪式和实习生见面会。


类似这样的双向奔赴,如今也正在帮助更多毕业生选择留在武汉。


所以,过去5年留住的191万大学生,并不仅仅是落户政策的原因,根本上,武汉还是做对了一件事,就是帮一部分毕业生解决了“就业”这个核心痛点


05


写到最后,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一句老掉牙的话:留住人才就是留住未来。


从城市格局看,产业多且富裕的地方,对多数高质量人才,才是那个最核心的吸引力,所以一线和东部沿海至今依然虹吸着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人才资源。


而作为新一线,目前武汉的产业规划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武汉提出了“965”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简单概括下,就是未来会形成“九大支柱产业、六大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的产业格局。


@江城规划记录


这几年武汉的第三产业增量已经在逐年增加。


也许有一天,母校的樱花再开时,越来越多的留汉大学生随时都能回去看看。但说实话,要打赢东部经济圈,这个过程无疑是很漫长的。


在此之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可能还会持续很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真叫卢俊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