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吴帆,目前在广东汕头,国家级四星侍酒师。

2007年,我独自踏上了去德国留学之路,一去就是7年。毕业后,我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

回国至今,一直从事德国葡萄酒行业。做过五年代理商,眼看公司一天天做起来了,突然又遭遇疫情,一下子使我身无分文破产了。

但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凡是磨你的,必能渡你。”

困难不但没有击垮我,反而让我变得更坚强。我迎难而上,在绝处逢生,从而找到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人生逆境中一定要学会转型,千万别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1986年,我出生在广东汕头一个工薪阶层家庭。爸爸开始是市政工人,后来下海投资,从事医疗试剂和泌尿科医疗器械工作,妈妈是家庭主妇。

小时候,爸妈常带我去全国各地游玩,去过北京的故宫、天坛和长城,还去过其他很多地方,我的童年非常快乐。

我是家里的独苗,家里人非常疼爱我,希望我将来有出息,至少在家族里,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我步入小学的第一年,为了不让我输在起跑线上,爸妈专门为我请了家教。在整个小学阶段,我的学习成绩都还不错,在全年级排名前三。

(我10个月大时,与爷爷奶奶合影)

但是,上初中后我严重偏科。除了主科之外,我对其他科目不感兴趣,每天看到一大堆的作业就心烦。处在青春叛逆期的我,还迷恋上了电竞游戏。

我常跑网吧,学校一旦放假,我就像脱了缰的野马,玩得通宵达旦。那时,社会对未成年人上网也不干涉,爸妈为此十分着急。一开始,他们也和其他爸妈一样,和孩子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被抓过几次,爸妈训斥过我,还请班主任来对我进行教育。

但是都没用,我骨子里有股执拗的韧性,一旦自己认定了的事,非做不可,别人无法左右。

我就是单纯地喜欢玩游戏,并不是学坏。我当时目标很明确,认真学好三门主课,但也不能不玩电竞游戏。

(我7岁时,和爸妈到辽宁抚顺游玩)

哪怕临近中考,处在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上,别人都在为自己的将来绞尽脑汁,我却一点都不发愁。我觉得考不上可以去打工,到游戏厅当网管也不错。

家里人拗不过我,对我就剩下最后一条要求:“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但不能碰不该碰的东西。”这让我在大人那儿好像赢得了某种胜利,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不过,爸爸偶尔会郑重地告诫我:“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做人要立于不败之地。”

家人尊重我,我也会把家人的话放进心里。这些教诲,最终塑造了我不断上进且严谨的性格。

(我与儿子差不多年纪的时候,爸妈也带着我来北京旅游)

中考结束,不出意料,我的成绩惨不忍睹,我无怨无悔。但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滋味。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走出国门去留学,是爸爸带来一个消息。

当时,爸爸的公司与德国商会有来往,而我便有机会到德国去留学。就这样,我踏上了去德国的留学之路。

2003年,17岁的我出发去德国,一去就是七年。

在出国之前,我对即将面临的新生活和学业毫不畏惧。反而,有种自己好像拿到了一副崭新的牌,从此可以开启新的征程,再也不用受爸妈的管教,从此可以放飞自我的快乐。

长途跋涉18个小时,我独自来到了德国的波茨坦。刚到这里的第一天,是星期六,到达时间已经很晚,我累得想着床就睡,却发现没有床单。那一刻,我人生中第一次想妈妈了。

(母亲节快乐)

我曾在家从未独立生活过,没有铺过床,更没有烧过饭。于是,我向别人借了电话打给妈妈,询问如何做家务。自此,我才清醒地意识到,今后自己必须学会独立生活,遇到任何事情都得由自己独自解决。瞬间,我好像长大了。

第二天,我跑到附近超市去买床单,没想到,超市没开门。原来德国人信仰基督教,每逢周日要到教堂去做礼拜。

到这里的第一年,学校要求新生必须先修完语言课程,才有资格进入高中阶段,我坦然接受,自我鼓劲。心想终归是要考的,自己每天在努力学,又身处这种语言环境中,没有理由通不过。

那时候,我的性格偏内向,完全是一个小宅男, 呆在家里打电竞游戏。整个留学期间,我都是过着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主要在学校、宿舍和超市之间转。

(这是我相遇的第一个德国家庭)

入学后,我从寄宿家庭搬出,住在学校宿舍。这里有很多同学和学姐,我倘若有不懂的地方,他们都会很热心地教我,这使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之后,我每天自己上菜场去买菜,自己做饭吃。

为了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我趁去买菜或逛超市的机会,有意识地找周边的老太太和老爷爷唠嗑。

他们见我是外国留学生,对我也十分耐心。我有某个发音不准,他们便会停下来指导我,这让我学到很多日常用词。

此外,在玩电竞游戏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收获。当时,我玩游戏,遇到不懂的生字词时,就会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然后翻查资料,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下来,我就可以学到很多新的单词。

(这是我相遇的第二个德国家庭)

遇事不急处世不躁,所到之处皆是风景。第二年,我顺利晋级至高中阶段。

这时,我的学习目的性非常强,非常想把学业学好,我对自己的留学生活重新做了规划。

我和其他几位要好的同学出来合租房子,之前八人合住在宿舍空间狭窄,不方便也没自由。为了学业,我也想与国外学生接触多一些,没想到,竟遭到其他中国学生的恶言相向。

当时,每次出国可以带30千克的行李,别人都带自己的东西,我却全是帮德国学生带的烟和衣服,他们就说我崇洋媚外。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但也要肯定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议论,我毫不理会,我更看重自己想要的东西。

(2015年,我重返母校)

高中毕业后,因为德国柏林属于东德,这边比较破旧。我想到更繁华的地方去看看,便把目标瞄准了西德,报考了汉堡大学。

国外的大学,可以自由选修自己喜欢的专业,不过选修课必须合格了才能毕业。为了保险起见,我挑选了一门较容易的专业,即“企业经济管理”。

到了大学,我的学习生活方式没多大改变,仍是一边学习,一边玩我热爱的电子竞技游戏。

临近毕业时,我只想等学成后归国。对未来的就业问题,我不太发愁,始终认为回国后,有家人帮衬,总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没想到,最后我竟然走了一条家里人无法帮忙,直接从头开始的路。

(我带爸妈参加德国巴登傲芬酒庄)

在大四那年,我的一位女同学的父亲,与在德国巴登产区开的一家酒庄,也是我后来代理的酒庄。她带我到希特勒的第一个空军机场,参加葡萄酒品鉴会。自此,我和葡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从葡萄酒品鉴会回来以后,我常到超市去买葡萄酒喝,从便宜的喝到贵的,渐渐喜欢上了葡萄酒。因接触得多了,我对这个行业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当时有人代理奔驰、保时捷和宝马,但依我的家庭背景,不可能去代理这些昂贵的汽车,而且已经有人在做了,竞争比较大。

想来想去,我也只能卖一些德国的小零食之类的,但这种东西要考虑保鲜期,只能放弃。而最能代表德国特色,时间周期又长的,只有德国葡萄酒了。

(我带妻子来巴登傲芬酒庄)

德国,是葡萄酒第三大生产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起泡酒消耗国,我又特别喜欢葡萄酒。一个人能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想到此,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早点回国,带着德国的葡萄酒回到家乡,开始我的葡萄酒事业。

爸妈听我分析得头头是道,知道我是个做事善于深思熟虑的人,对我的选择,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

我也不可能从事爸爸的事业,那需要长期出国,爷爷又有四世同堂的愿望,而我选择做葡萄酒事业,一举两得。

(她是我心目中最佳的葡萄酒代理人)

2009年,25岁的我结束了在德国7年的学习,踏上了德国葡萄酒代理商的职业。

因初次创业,我把商品先挂靠在爸爸的公司名下,一直持续了五年。

做代理商期间,工作十分辛苦,我到处去找经销商,除了西藏和新疆没去过外,全国各地几乎都跑遍。必须亲自向经销商介绍自己的产品,促成单后,还要全国各地去铺货。每次出差,至少十天半个月,那时交通又不方便,很多地方只能坐慢悠悠颠簸的绿皮火车,一坐就要坐很久。

后来,不仅人疲惫不堪,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酒行业的相关政策发生改变,各代理商之间常打价格战,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使我对未来迷茫,逐日陷入焦灼的状态。

(德国葡萄酒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在这时,我参加了第一次德国葡萄酒知识中级课,认识了全国各地的德国葡萄酒代理商,这次经历又激起了我的斗志。

我一直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意愿,想把德国葡萄酒文化带进自己的家乡,而不单单是某个酒庄的酒。这次经历让我找回了初心,之后便产生了弯道超车的想法。

2016年,32岁,我果断结束了五年代理商,重新转型做经销商。

成功转型成经销商之后,再不用为了每年的代理费用和压的货,而背井离乡东奔西跑了。每年,只需要参加一些展会,任意挑一些好喝的酒,要个联系方式回来,然后在自己这里卖就好了。也不用跟各代理商竞争了,我可以同时经销多个代理商的产品。

(梦回巴登,从葡萄酒代理商到销售,到品酒师,再到知识讲师)

但好景不长,等公司终于走上正轨之后,疫情突然爆发。疫情对所有人都造成了影响,但没想到,我竟然破产了。

疫情后,公司运营亏本,我变得身无分文。海明威曾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正所谓,铁越练越硬,人越挫越勇。当命运把我逼上绝境时,我只能绝处逢生,迎难而上。

2021年,37岁,我借款30万,开始白手起家。

疫情,对家里的影响也是很大。我也不想依靠家里,我想通过自己努力奋斗,去打出一片天地。

(接到意大利托斯卡纳卡蒂迦酒庄代理商邀请)

在重新创业阶段,我差点抑郁,每天处于高危、高压力状态。我以前睡眠一直很好,但这期间经常失眠。幸亏,在人生的低谷阶段,有家人陪伴我、鼓励我,还有自己喜欢的葡萄酒和电竞帮我释放压力。

苦难使弱者更弱,强者更强。半年后,我的业务开始走上了正轨;经历这次生死之战,我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有了信心;为了实现最初的梦想,我开始主动寻找自我改变之路。

某次,我在一部日漫神之水滴的漫画中,看到了侍酒师这个职业,这使我怦然心动。

当时,国内已经有侍酒师机构,即中国侍文院。侍酒师又是社会非常稀缺,象征高身份地位的职业。为了增强自己酒文化领域的技能,我果断报了该课程。

(距离合格的侍酒师课程讲师需要更多的实践)

之后,我把赚到的钱先拿去读书,剩下的再进货。在保持日常运营的同时,我从一个品酒师华丽转身为一个高级侍酒师,正式踏足侍酒师的行业,我所梦想的事业开始运转起来。

考取高级侍酒师资格证书,于我不是太难。两年内,我完成了从一星到四星的课程,并成为了侍文院的大满贯学员。

侍酒师目前分四个星级,一星爱好者,二星见习侍酒师,三星中级侍酒师,四星最高级。四星侍酒师证书,是目前侍文院体系中最高级别证书,和它持平的还有中国首批高级参酒搭配,我在高级餐酒搭配班也是第一名。

(荣获“中国餐酒搭配师推广大使”身份)

在三星侍酒师考试中,有一个根据实际情况策划预算的考题,结果只有我做出来的方案通过了,并且落地操作了。那一年的圣诞节,就按照我策划的方案举行了圣诞活动。

其他没有通过的考生,他们主要是没有实操经验。他们的方案天马行空,做出的预算严重超标。而我因工作需要,平时接触酒的机会多,策划的方案比较切合实际。

我留学回来后,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个行业。侍酒师需要懂得普通的葡萄酒知识,更要有实际操作经验。比如,设计酒单,菜单,谈判,鉴别,餐酒搭配,讲课,这些我都要会,否则在讲课中就会遇到很多梗。

(我在青田做侍酒师讲师)

大部分人是对这个行业真正感兴趣,每年来报考的学员都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有志之士。除了本来从事侍酒师的工作者外,还有跨行的教授、IT行业等人士。这个专业看似内卷大,但跨行业的人通过的概率也不少。

侍酒师,是个非常有趣的职业,要具备敏锐的时尚品味,良好的美学鉴赏能力,匠心,以及贵族气质。这不是随心所欲的工作,而是一场修行之路。

侍酒师,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以前是专服务于皇家贵族。现在是个性化大的职业。法国和意大利都有自己的侍酒师体系,他们互相都看不上眼。中国侍酒师比他们更加全面和人性化,我们国家食材非常复杂,烹饪方式多变。

(中国侍酒师上线)

这几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葡萄酒的需求更大,更注重餐酒搭配和生活的仪式感。而在侍酒的引导下,人们将能更好的体验生活。

我个人认为,生活的美好是需要被记录的,每一场活动都有它自己的主题。在不同的活动中,认识不同的圈层和人群,从中得到更多的经验,从而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策划能力。

关于选酒,很多人认为喝酒,前提必须懂酒。实际上,并不是哪款酒必须得懂酒的人才能喝。应该是任何人需要根据自己的诉求,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酒。

当别人找我买酒,我首先必问人喜欢什么味道,或酒的用途。是餐酒、送礼、自饮、饭局还是斋喝等。根据具体的诉求,从而缩小酒的范围,最后选择出最适合的酒类。

(葡萄酒,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实在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酒,可以多去参加品酒会,用心做笔记,把自己喜欢的酒记录下来,按这个线路可以培养自己的酒窖味蕾。

关于餐酒搭配,需要根据食材的烹饪方式搭配葡萄酒。一场晚宴,会以葡萄酒为中心去搭配菜品,还要根据不同的地域,考虑不同的搭配方式。

例如,在新西兰马尔堡,长相思干白搭配灼海鲜虾非常合适。沿海的潮汕人民,用白灼虾搭配霞珠。

但在餐酒搭配的世界,海鲜的腥会让红酒的果味丧失,又会让白葡萄酒的果香更显著。所以,餐酒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实际操作。

疫情开放后,经济虽不能一蹴而就,但我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我将继续努力,将德国葡萄酒文化和侍酒文化带进家乡,让沿海的潮汕人民对葡萄酒都有一个美好的体验。

(我参与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全新的体验)

我的人生经历没有那么多坎坷,但我能在身无分文时重新站起来,这种结果也是必然的,因为我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而且,在不断的跌打中,我练就了做事小心谨慎的态度,凡事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在行动之前,先考虑运营,市场的需求与供应,人设的打造,还有怎么一步步实现阶段性胜利等。除了关注这些之外,关键还要付诸行动。如果行为不足以撼动整个社会或市场,即使关注了也没用。

我是个一旦决定做什么事,就会为之奋斗到底的人。而这也是我从电竞中悟到的道理。电竞的世界里,是拼搏,是朋友,亦是锻炼韧性,如影随形,不服输,不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