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是张艺谋今年拿的最憋屈的冠军了。
《坚如磐石》至今已经票房破了10亿,成为今年十一的票房冠军。
但豆瓣6.3分,是自2016年《长城》以后,张艺谋导演作品里评分最低的一部,紧接着就被金星用“四化”一顿猛批。
虽然《坚如磐石》的电影没火,但在抖音上的宣传方式可彻底火了。
画面中,正拍摄一场怒不可遏的戏。张国立深感效果不佳,要求临时增添道具,随着一声Action,挥手将面前的茶杯摔了个稀碎。
张艺谋导演为其临场发挥大感惊喜,向身边工作人员直夸:老戏骨就是老戏骨啊!
张国立怒摔茶杯,张艺谋龇牙叫好,员工惊叹演技。
张艺谋瞪大双眼,仿佛目睹了前所未见的震撼表演,一度被网友截成了表情包。
人们忍不住感叹:张艺谋才是演技最好的。
网友顺势总结出了如今电影宣传“三件套”:吴京探班、霍思燕泪洒、以及张艺谋震惊。
中国观众,苦其久矣。
被打入ICU的烂片,
正一夜“起死回生”
判断一部电影好坏,有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观众口碑。
但这句话最近被负责电影宣传的人深度理解,并重新阐释出新高度。
为了在电影上映前就最直观的展现出口碑,记录下点映“观众”的反应,成了万能法宝。
比如形形色色的哭泣,一个人哭,两个人一起哭,几个兄弟姐妹报团哭...
但普通观众看电影看哭,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宣传时请明星一同观影,把捧场的明星给看哭了,就又是一个高度了。
很多网友发现霍思燕近几年她作品不多,但哭戏不少。
两年共出席了10部电影发布会,每次在电影院出现的她,都会被拍到她在哭。
《哥,你好》首映时,霍思燕带着儿子去观看,没过多久,霍思燕就泪洒当场,旁边的嗯哼还帮她擦眼泪。
观看《海的尽头是草原》电影时,霍思燕哭的梨花带雨,杜江在一旁擦眼泪。
甚至是观看评分豆瓣只有5.6分的《你的婚礼》,霍思燕都情绪失控,流泪不止。
当时这一幕还被电影出品方作为卖点。
当然,不止这几部,在《中国医生》首映上,霍思燕同样也是哭到不能自拔。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医生》《哥你好》《小Q》《阳光姐妹淘》等电影的观众席,都有她看哭的身影。
跟儿子哭、跟老公哭、跟闺蜜哭...而且无一例外的被镜头记录下来。
看到这里,相信已经有人认识到事情不简单了。
倒不是网友对泪点低的明星苛刻,而是业内惯常通过哭来营销的“好口碑电影”,到头来豆瓣评分可能连6分及格线都没到。
观众们一次次相信,一次次失望——于是有些片方将“哭”推向了登峰造极。
有展现闺蜜情的哭,现场安慰哄人,一把将对方搂在怀里。
有体现生活艰难的哭,一个女孩看着看着电影突然起身,跑到走廊打开电脑加班,最后一身疲惫被电影治愈,喜极而泣。
再配上“成年人的世界,看完一场完整的电影都是奢侈。”
这一套行云流水的走位,外加女生心里的台词,都这么恰好被拍了下来。
最狗血的还要属狗都哭了,离谱程度至今无人超越。
在《忠犬帕尔玛》的电影营销短视频上,不同花色、不同品种的狗面对荧幕,都不约而同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潜台词是:这电影狗都能共情,你就说好不好看吧。
但如果碰到喜剧片宣传,观众的反应就是另一种套路了。
观众看电影看“笑”了,就是最大噱头。
毕竟以现在喜剧片的难看程度来说,想把人看笑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很多片方就开始在“笑”上大做文章。
总有观众能笑得出来,且还能笑出各种“姿势”,并正好被电影方捕捉到,放到影片的宣传中。
电影《李茂换太子》,豆瓣评分4.3,怎么看怎么不算成功。
但点映和路演的时候就是能让观众100分钟笑74次。
很多原本已经被打入ICU的烂片,靠着鬼斧神工的营销,竟然一夜“起死回生”。
票房逆袭的三板斧,
全都是套路
到底是为什么,电影营销在抖音上走火入魔?
答案是:这样的营销方式未必高明,但确实有用。
这几年,有无数烂片靠着抖音的宣传逆天改命,也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好电影因为抖音宣传被看见,拯救了票房。
大家纷纷从最初的质疑短视频,到理解短视频,到如今把抖音宣传当成KPI完成。
复盘那些在抖音上成功逆袭的电影,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绝招1:放大争议,先发疯。
争议和话题,是让更大批的观众进入影院一探究竟的动力。
今年爆火的《孤注一掷》,被网友吐槽是一部“抖音电影”。
《孤注一掷》从宣传一开始,缅北诈骗就成为了一个全民热议的话题,嘎腰子、抽血等真实画面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流传。
“电影孤注一掷”放出王传君的诈骗洗脑视频,精湛的表演和“想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向钱冲”的口号迅速激发了网友讨论。
就在这条视频爆火当天,猫眼统计发现《孤注一掷》想看人数新增了将近4万人。
很快,《孤注一掷》就又炮制出第二个爆款,王传君淡漠地杀人后,转头却开始虔诚地拜佛,极大的反差让不少网友调侃“建议查一下,感觉不像是演的”。
“杀猪盘揭秘”、“张艺兴挨打”、“缅北黑恶势力”...
《孤注一掷》的每一步宣发都踩在了话题和争议点上,以至于很多人至今说不出来这部电影的导演和内容,却记住了缅北和嘎腰子。
但,这就够了。
电影点映,第一天1.7亿、第二天2.1亿、第三天1.4亿这样的炸裂表现,直接刷新中国影史点映票房纪录。
绝招2:台下的戏,要比台上足 。
当意识到台下的重要性,一个新职业诞生了:哭托。
有体现亲情故事的电影,首映礼前专门招聘中年男子和老年女性,要求演出铁汉落泪,母亲递纸巾的情节。
台上在演,台下还得演。
甚至还有的电影本身噱头不够,就在观影席演出了女生和男朋友一起看电影,结果男朋友和旁边的小哥哥好了这样的狗血三角恋。
还有观众收到爱情片的感染,在看电影时“配对成功”。
看电影“drama”的情绪反应,配合扎心感言,轮番轰炸。
绝招3:观众爱看什么,就给什么。
题材和内容实在是找不到话题,还有救吗?
只要用好碎片化内容,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电影《封神》一开始的宣传重点是中国古代神话和电影工业,票房一直平平。
但最后火起来靠的却是质子团的男色。短视频平台最容易火的不就是颜值,更不用说这几个要身材有身材的“封神男团”。
比起站在高位视角吹整部电影的立意、制作,不如从碎片内容切入。
谁能对满屏健硕的肌肉和行走的荷尔蒙视而不见、心如止水呢?
从首映票房不足5000万,极其惨淡,到后来拿到爽文剧本上演26亿大逆袭,被网友调侃:今年最佳悬疑电影《封神的票房》。
你不得不承认,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下,这些精挑细选的碎片化内容,真的对一部电影有了生和死的影响。
中国电影打仗,
为何全靠决战抖音?
抖音,已经成为电影营销的一种“标配”。
过去,很多业内人士痛恨抖音把电影剪辑成“大壮和小美”,认为都是电子榨菜又土又俗。
但如今,很多电影宣传时却要自己成为“大壮和小美”,因为毕竟再烂的电影,也总有那么几个高光片段,能出圈一个就不算输。
观众不是痛恨“抖音电影”,而是痛恨“货不对板”。
在没有用短视频宣传电影时,2013年创下豆瓣低分2.9的《天机·富春山居图》就被观众钉在耻辱柱上。
这部集动作、爱情、惊悚、恋母、抗日、虐恋、警匪、特工...的电影还打出“中国首部特工大片”,就是为了“哄骗”当时没看过多少国产特工片的消费者来买单。
即便该片刚上线就恶评如潮,但阻止不了该片票房一路高歌猛进。
甚至到了上映后期,宣传团队反而特别喜欢利用网友的负面高关注度,来博取票房。事件逆向发展,最终居然诱导出广大群众“要看看到底有多烂”的观影心态。
央视《第十放映室》都忍不住下场吐槽。
但这部电影片赚得盆满钵满,以3亿元票房收官,在当年已经足以进入国产票房前十,也是成功打开了“烂片营销”的大门。
因为将魔幻文艺片宣传成浪漫爱情片,大肆炒作“一吻跨年”,《地球最后的夜晚》首映即巅峰,把电影做成了一锤子买卖。
十几秒必然无法展现影视剧的内核,只能依靠以偏概全的手法进行宣传。这就导致了可能宣传是一个故事,而真实的内容又是另外一个故事。
一点一点地软化了你对这部电影的认知。
结 语:
如今的电影宣传,得抖音者得天下。
但这件事本身也确实让很多被忽视的电影发了光。
比如《隐入尘烟》也是被网友称为“抖音电影”,从最初无人问津,到最终票房过亿。
拯救票房的恰恰是抖音的话题度。
《隐入尘烟》票房曲线与抖音话题播放数据曲线
《长安三万里》借助了一批小学生观众在影院背古诗的社会现象,最终票房破17亿。
抖音成了精准的灰度测试器,拯救好电影,也让烂片钻了空子。
至于到底谁在废墟里开出了花,谁用套路圈到了钱。
聪明的观众,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