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众科学》网站9月26日称,
中国正在地下深处修建一座针对中微子
的超级探测装置,
它比现有同类探测装置都更灵敏,
将于2024年投入使用。
9月28日,美媒关注的该项目
被人在微博上“认领”:
“我们干的,怎么了?”

网友表示
没必要大惊小怪

看到博主简介后
不少网友表示“打扰了,您忙您的”


记者注意到
这位博主@曹俊IHEP
微博简介为
“乐观的物理学家”
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

据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介绍,曹俊主要从事中微子物理研究和中微子探测技术研究。
曹俊自2003年起从事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研究,任项目副经理,先后负责物理软件系统和中心探测器系统,领导团队成员,通过物理分析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现任大亚湾国际合作组中方发言人,全面负责该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提出者之一,现任项目常务副经理和国际合作组副发言人。
据报道,好莱坞灾难电影《2012》曾虚构了宇宙中的中微子使地球地心升温,导致地壳熔化变形造成世界末日的场景。尽管相关说法并不符合科学原理,但中微子这种神秘的宇宙粒子却因此被大众熟知。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正在建设中,图自江门发布
据介绍,宇宙中充斥着大量的中微子,恒星内部的核反应、超新星的爆发、核反应堆的运行以至于岩石中的放射性物质衰变都产生大量中微子。中微子的质量非常轻,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它以接近光速运动,可以穿透几乎任何物质。幸运的是,它们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反应,因此不会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加热地心”,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微子非常难以被探测到,甚至有“幽灵粒子”之称,目前科学界对它的了解相对有限,中微子研究领域的几次重大突破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广东江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整个探测器的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科学目标,其核心探测设备位于地下700米实验大厅内的水池中央,它由直径41米的不锈钢网壳、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以及2万吨液体闪烁体、45000只光电倍增管等关键部件组成。
这个世界最大的单体有机玻璃球由263块巨大的球形面板在现场自上而下逐层安装拼接,赤道层是水平直径最大的一层,由15块重3吨的球面板拼接而成,每块板材长约8米,宽约3米,厚度仅为120毫米。



看完别愣着
鼓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