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称,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人类使用50年。



队长无法认同。关于石油短缺、能源枯竭的话题,已经反复炒作好几十年了。可好几十年过去,化石能源依然可以满足人类再使用好几十年。所谓的“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人类使用50年”,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就像环保一样,本身也是一个伪命题。

世界各国绝大部分的环保政策都是跟着产业政策而制定的。环保的目的不在于环保,而在于强化产业优势。就像扶持电动汽车的发展,第一大原因不是它更环保,而是它能壮大中国的汽车产业。14亿人要就业,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要赚更多的钱,国家要发展,要追求更先进的技术,要打破西方国家对汽车产业的垄断,必须扶持电动汽车。如果环保不能让产业变得更强大, 那么,环保政策就很难得到强制落实。



环保的本质在于产业。产业发展了,技术先进了,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了,自然就活得更长寿了。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从来都不是环保,也不是原生态,而是先进的现代科技和发达的现代产业。回到古代社会,绿水青山啥都有,可人的寿命很短,住在如今的钢铁城市里,人反而活得更长。

强化产业竞争才是环保政策出台的根本之所在。但如果用环保来制造能源焦虑,就大可不必了。石油到底什么时候能用完?这是任何专家都无法预测的。地球底下到底埋藏了多少石油?是任何人都不知道的。队长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1959年,中国勘探发现了第一个大型油田——大庆油田,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观点。从1959年到2023年,整整过去了64年。一个油田,挖了64年,是不是就没油了?大庆油田是不是就枯竭了?队长告诉你,不仅没有枯竭,石油产量持续维持在高位水平。



大庆油田连续20年,石油年产量超过4000万吨,累计产量超过25亿吨,其中还有27年,每年石油产量超过5000万吨。为什么大庆油田挖了63年,才能维持这么高的年产量?就一个原因:技术进步了。以前采油的时候,只能集中开采,哪里油多,就往哪里采。后来,技术进步了,那些油含量比较少的地方,也能开采了,石头缝里的都能采出来,边边角角的地方,还能再开采。

那么,把边边角角的地方采完后呢?队长告诉你,还有页岩油可以采。按照大庆油田的官方通报,大庆油田还能再采100年。有人要问了,100年后呢?我们总要管一管子孙后代吧?100年也就三代人而已。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



地球上发现的石油储量从来都不是固定的,而是递增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勘探技术和采油技术在不断进步。在没有发现中东油田之前,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从一战到二战,美国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开采国。那时候,美国人想没想过,石油会消耗殆尽呢?队长认为,肯定也有一些美国专家站出来说:“我们要环保,50年后,石油就会消耗殆尽。”

这些专家所说的“石油会消耗殆尽”,指的是已经勘探发现的石油,不包括尚未勘探发现,也不包括尚未开采的石油。



仅中东已发现的石油,就够全人类使用60年。要知道,中东还没有大规模开采页岩油。美国通过页岩油革命,重回世界石油出口第一大国。这说明什么?技术进步,能够让人类勘探、开采出更多的石油。就说我们北方的邻居——俄罗斯。俄罗斯特别大,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西伯利亚的地底下到底埋藏了多少资源?别说专家了,老天爷都算不出来。还有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北极地区,北冰洋下面又埋藏了多少资源?

我们老说中国南海就是下一个中东,可南海石油、天然气都没有大规模开采。南海礼乐滩已发现的油气资源,就可以供应中国开采100年以上。地球上从来都不缺石油,缺的是发现石油的眼睛。

就像今天的锂矿,电动汽车产业越发达,被发现的锂矿就会越多。制造石油焦虑,就跟那些制造锂矿焦虑是一样的。一个产业只要有利可图,有持续的资金投入,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就会越来越完善,资源勘探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而且,在光能、风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的普及之下,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会变得越来越少。这也能延长人类对石油的使用周期。其实,石油会不会枯竭,最好的例子就看煤炭。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今天已经260多年。可260多年过去,煤炭依然是人类的主要能源之一,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能量来源。

美国煤炭还能开采240年,俄罗斯煤炭还能开采470年。不可否认,我们要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因为中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太高了。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光电、风电、水电、核电,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们鼓励电动汽车,更多的是推动汽车产业的强大,稳就业,促增长,实现产业升级,让国民经济质量得到提升,掌握更先进的汽车科技。这跟石油是否枯竭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不大。

有没有石油,中国汽车都要走向世界。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可以登顶全球,奇瑞的油车也能征服海外市场,二者并不冲突。

油和电不是对立的,而是共存的。对用户而言,环保很重要,但车的品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