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队长跟大家回顾一下苏梅战役。

这是一场经典的人民战役。通过这场战争,我们就能知道,俄乌同为斯拉夫人,但绝不是苏联解体后的分家兄弟。所谓“斯拉夫人”这个概念,就跟“东亚人”的概念是一样的。可不同的国家,是无法用一个区域概念来包装的。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有很多,广义上来讲,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白俄等国,都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

如果俄罗斯攻打的是波兰,大家不会觉得,这是斯拉夫人的内战,而会认为是俄波战争。为什么大家会认为俄乌战争是斯拉夫人的内战呢?因为大家都忽视了一个事实: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



乌克兰人在被称为斯拉夫人之前,他们是乌克兰人。他们的身份证告诉每一个人:他们是独立的乌克兰人。

严格来说,这场俄乌战争,就是乌克兰脱离苏联后的第一次独立战争。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苏梅战役。

2月24日,俄军兵分4路,进军基辅。其中,有一路的任务就是闪击苏梅,拿下苏梅后,再火速前往基辅,一举攻破基辅。苏梅是乌克兰的一个边境州,与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州接壤。当时,1万多兵俄军搭乘坦克、装甲车闪电南下,突袭苏梅。



苏梅这边是什么情况呢?四个字可以形容:“糟糕透顶。”苏梅一共就只驻扎了不到100名职业军人,最精锐的50名空降兵,还被紧急抽调到基辅去了,留在苏梅城里的职业军人就只剩下几十个了。靠着这几十个人怎么可能挡住俄军的坦克装甲集群呢?正常来说,俄军出动一个营,就可以占领苏梅了。

可事实却截然相反。苏梅用400民兵,就打败了俄军1万多人的装甲集群。当俄军越过乌克兰边境,向苏梅猛扑而来时,苏梅城里的守军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可只有几十个人,肯定是不够的。要保护苏梅,得组建民兵队。由于乌克兰在2014年丢掉克里米亚后,就实行了义务兵役制,18到25岁的男性都得服兵役。这就为乌克兰培养了一大批预备队。



因乌克兰缺钱,没有足够的军费,就搞了一套“平战结合”的兵役制度,允许职业军人去上班。就是你参军了,但是你每年可以去上9个月的班,还有3个月返回部队接受训练,工资按12个月来发。也就是说,有3个人是带薪服役的,把军费成本转移到了企业的身上。这样,就可以在军费不足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储备兵员。

当俄军进攻苏梅的时候,首先被组织起来的,就是这些预备兵员。很快,他们就从几十个人,扩张到了400多人,组建起了一支民兵护卫队。其中,还有不少当地的警察加入。他们知道,如果固守城池,肯定是打不过俄军的。于是,他们决定,主动出击!



400多人的民兵,打一万多全副武装的俄军装甲部队,还主动出击,这大概就是哥萨克骑兵的血脉底色了。乌克兰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出名将,40名苏联元帅中,就有9名来自乌克兰。可是,要对付坦克、装甲车,没有反坦克武器是不行的。他们就把莫洛托夫鸡尾酒全部拿出来,制作燃烧瓶。然后,他们就出城作战去了。



虽然俄军人多,武器好,可俄军组织混乱,基层根本不知道是要进军基辅,也没有做好牺牲的准备。乌军民兵分散成很多个游击队,躲在道路侧翼,对俄军车队发起突袭。当前面的车辆被摧毁,后面的车辆就赶紧掉头跑,因为他们不知道对手到底多少人,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遇到伏击时,第一反应是保命。

就在这种游击战术中,苏梅民兵队给俄军先头部队造成了重大损失。前线捷报传来,就有更多的苏梅青年自觉加入到民兵队,竟然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扩充到了5000多人。苏梅的女人们就在后方连夜加工制作燃烧瓶,苏梅市政府打开武器库,给所有愿意参战的市民发放武器。他们在统一的指挥下,变成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民兵部队。当俄军大规模集结到苏梅城外时,苏梅已经变成了一座坚城。俄军在郊外试探性地进攻了几场,均以失败告终。眼看打不下苏梅了,俄军就被迫绕过苏梅,直扑基辅。



苏梅民兵则跟在俄军的屁股后面,一路偷袭,打得俄军损失惨重。苏梅是俄乌战争中,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在没有乌军指挥官介入,也没有先进的北约武器装备,全靠乌克兰人自己站出来,自发地上战场,化被动为主动,灵活多变地执行战斗任务,最终才守住了苏梅。要是苏梅丢了,就不会有后来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了。乌克兰的整个东北地区,都会全部丢掉。

苏梅像一个缩影。乌克兰经济崩溃了,战斗伤亡了好几十万人,征兵征了上百万,男女老少都被送上了战场,可乌克兰这个国家却没有崩溃,乌克兰人比战前还更加团结了。



俄罗斯无法征服乌克兰,就像美国不能征服塔利班。文化、身份、民族认同感的统一,远胜于武力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