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个多月的鏖战,乌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拿下了罗博季涅,距离托克马克只剩10公里。从地图上看,这样的胜利几乎看不出战线的移动。可是,这场战役的规模却比巴赫姆特更大,双方投入兵力规模超过15万。



在巴赫姆特战役中,俄军凭借火炮优势和兵力优势,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炸毁每一栋楼,赢下了巴赫姆特战役。可是,在罗博季涅战役中,乌军是以少数兵力进攻,打败了多数兵力防守的俄军。

乌军一共投入兵力大约4.8万,主力部队是第47机械化旅、第65机械化旅、第116国土防卫旅、第117国土防卫旅、第118机械化旅、第71猎兵旅、第46空中突击旅、第82空中突击旅、南方第3旅,乌克兰民族卫队第14旅,另外还有第78特殊用途团、第73特战中心以及斯卡拉营。部队番号非常多,这些乌军士兵已经全部完成了北约化,大量配备北约制式装备。



俄军在防御战线上,则投入了约12万的总兵力,主力部队包括沙皇之狼雇佣军、近卫第810海步旅、第56空中突击旅、第108空中突击旅、第100侦察旅、近卫第22特种部队旅、第291炮兵旅、第249、第291、第1441、第1430、第201、第503、第121、第1429以及哥萨克第6步兵团等,一共9个步兵团。还有第4军事基地营、近卫第7空中突击师、第50、第292两个炮兵团、近卫第42摩托化步兵师,战斗编号比乌军还要多,总兵力也超过乌军。

一般来说,乌军作为进攻方,应该配置更多的兵力。可在这场进攻战中,乌军以少打多,还打赢了,真的是令人大开眼界。12万俄军配合地雷阵,防御4万乌军,本应如钢铁长城一般,让乌军不能前进一步。可4万多乌军却打败了12万俄军,拿下了罗博季涅村。这属实有些不可思议。



乌军原定在8月24日独立日之前拿下罗博季涅,但最后还是拖到了8月27日的凌晨。这是俄军手里的一座要塞,早就完成了堡垒化。乌军在进攻中,每一步都很艰难。可乌军就像啃骨头一样,一口一口地,啃下了罗博季涅。俄军的实际状况可能超乎大家的想象。

在队长看来,乌军想在正面战场上,用较少兵力,打败人数更多的俄军,只有一种可能:乌军的武器更先进,更充沛。罗博季涅战役没有什么奇技淫巧,就是扫除地雷,穿越雷区,坦克装甲部队搭载步兵,正面猛冲。绕过雷区后,步兵下车,要么借助无人机的侦察,确定俄军阵地位置,穿插到俄军阵地的后方,实施突袭。要么就是正面硬刚,用火力优势压垮俄军,迫使俄军退出阵地。可就是这种“打呆仗”的方式,一个一个阵地地打,乌军还是打赢了。



没有足够先进的武器和足够强大的火炮,是做不到的。乌军必须在火炮上,压制住俄军。反向来看,就是俄军的先进武器消耗太大,后方生产规模跟不上,被迫投入大量的兵力,用人数来弥补武器的不足。有俄媒拍到,俄军已经向乌东战场运输T-10坦克。这是一款70岁的古董坦克,设计于1949年。如果俄军坦克充足,根本不需要把70岁的T-10坦克拉上乌东战场。

俄军一边不断强调自己依然强大,可另一边却是,持续地拉出苏联的库存老坦克,还去伊朗、去朝鲜求购武器装备,丝毫没有世界第二强国的样子。



乌军现在的战术已经非常明确了。先派一辆扫雷车,在前面扫雷,后面跟着一支坦克装甲车队,天上至少安排一架无人侦察机,后方配备野战防空部队和远程火炮部队,向俄军阵地突击。接近俄军阵地时,乌军士兵就统一下车,坦克和装甲车在远处提供火力支援。空中的无人侦察机为步兵提供情报支持,引导乌军绕后,对俄军阵地发起突袭。在突袭发起之前,先安排坦克、装甲车开火,吸引俄军注意力。等步兵靠近了,直接一锅端。



这种天地一体化的突击战术,是无数乌军用性命换来的。就是靠着这种虎口拔牙的战术,一步一步地前进,速度虽慢,但拿下一个村,就能巩固一个村。到目前为止,乌军在南部战线夺取的村镇,还没有一个得而复失的。但这种打法的代价也很大,双方交战距离太近了,两三公里的距离,可能要争夺一两个月,双方损失都非常大。

摆在乌军面前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托克马克。现在,还只是停留在村镇争夺战中,等到托克马克战役打响时,才是俄乌两军血流成河的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