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没什么中心思想。”


算来从事跨境领域的投资也已有3年多,如果加上以前工作履历里对欧美日韩、对东南亚市场某些细分行业的研究与执行,其实已经5年多了,但从来没写过什么。毕业刚入行的时候就跑去了韩国,近些年又在东南亚、印度、中东等第三世界游走,其中还被疫情困在海外半年。有时候感觉自己好像一直与主流若即若离。大概自己也只是个古典边缘人士,就喜欢研究历史,不是做算命先生的料。对于未来,更多的是尽量不落后而已。


在这里就是随意地写写感想。比较意识流,权当茶余饭后的闲聊。


—、时间机器的闭环与未曾设想的道路


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还以为抵达的是印度。当科尔蒂斯和皮萨罗登陆美洲,他们大约已经清楚知道了文明的代差,都用不上什么火枪,靠着病菌和铁器就征服了偌大的阿兹特克和印加。


中西之间最早的碰撞可能是明朝的屯门之战,彼时还没有太大的技术差距。直到鸦片战争的年代,尽管清朝疲弱不堪,但庞大的身姿和并不显著落后的武器装备,还是让英国人在开战前争论不休。然而本质上封闭的中国早已被工业革命甩在身后。


在过去的时代,最大的差异还是源于认知,互相之间的交流极少,知识与信息难以自由流动。孙正义的“时间机器”理论正植根于此,即便是当今的信息时代,跨市场间的差距也有六七年之久,各类套利机会似乎层出不穷。


事实上,并非在物理世界或人类社会里就存在“时间机器”这样的定律,“时间机器”理论某种程度上是预期的自我实现。如今,国家间信息的鸿沟实际上早已抹平,每个国家的知识阶层都能接触到最新的前沿信息,但差距看起来反倒是越来越大。很多人认为各国的差异是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别,但这也解释不了许多人均GDP比中国高的市场并没有提前发展出类似的本土明星企业,甚至还有像日本这样基础优异但几乎在新领域停滞发展的发达国家。


其实当美国诞生亚马逊的时候,电商的种子也开始在中国萌芽,而非等待着阿里巴巴的出现。印度也并不是在2007年Flipkart出现后才有电商,早前还有Fabmart(1999年成立,从卖CD起家)与Baazee.com(2000年成立,2004年被eBay收购)。2018~2019年去印度的时候,还看到许多印度的投资人/创业者在翻译或研究来自中国的一二手信息,各种解读五花八门,却毫不延迟。


相信十多年前硅谷或中关村的大新闻也随着媒体早就飞到了五湖四海,趋势也早就显现,但新兴市场实质的发展仍然还是蛰伏了数年。风险资金也等待着商业模式在大规模市场验证之后的结论。仿佛恰恰是软银等大佬们的振臂高呼,某种程度上带动了热潮涌入,拉动了对数字化商业的投资,才开启了从东南亚到拉美的科技投资浪潮。


有了投资人的全面关注和充足的子弹,许多的差异都可以被迅速拉平。譬如印度Reliance Jio对通信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硬生生地在短期内把印度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扩大了数倍。热钱也会使得大量本土年轻人才趋之若鹜——进入大学学习相关专业并且投入相关企业的怀抱,实现人才迁移。货币是个神奇的东西,从原始社会起就驱动着人们的欲望,令社会的马达轰鸣作响。


这两年其实已经很少提“时间机器”了,可能是因为“时间机器”理论能适用的范围并不那么广泛,大体就是互联网相关的一系列应用,包括电商、支付、生活服务等等,一旦大赛道的窗口期结束,其他细分领域就显得国情殊异、百花齐放了。


在一般印象中,技术的转移往往从欧美到东亚,再到其他新兴市场。现在情况变得稍有不同,东亚也成为了一个创新中心,反向输出到了欧美。中国出海投资热比对海外本土市场的投资热好像还晚了那么两三年。不过迄今为止,中国出海的关注范围兜兜转转大约还是在贸易、电商、金融科技和社交娱乐等相关领域。世界毕竟那么大,每个国家都存在三百六十行,未来可做的事情兴许还有很多很多。在泛商业领域,我们不缺钱,不缺技术,不缺经验,可能缺的就是像孙正义或马斯克这样有国际影响力的storyteller,制造并传播新的理念,驱使着无数的资金与人才双向奔赴。


翻了翻手机,当年还陪着印度创业者逛过盒马。作者供图


二、世界是分裂的,增长是稀缺的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近20年来全球经济的增长。其中有一组数据比较震撼——21世纪以来,世界的GDP增长近半来自于中美两国。


而在最近10年,这一比例更为夸张,达到了惊人的80%。2010年全球GDP总量约66.2万亿美元,2020年约84.6万亿美元,增量约为18.4万亿美元。在这18万亿美元中,中国增量约为8.6万亿美元,美国约为6万亿美元。换言之,中美之外的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十年间一共只增长了3.8万亿美元,年增长率还不到1%。如果再去掉印度,全球剩余的国家或地区一共就只增长了2.9万亿美元。在尚未计入美元超发周期的情况下,已经看得出世界大部分地方在停滞甚至退步——考虑到还有西欧、澳洲、韩国等区域,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并未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红利。


大部分做成长性投资的人往往盯住的都是中美两大市场,有的还会看一下欧洲、印度、日韩等。在这些新闻头条中频繁出现的地理名词总是附带着变革、希望和机遇。而在地球的另半边,似乎除了战争、饥荒与自然灾害,难以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我们每年都喊着“最难”“寒冬”,但事实上只是部分行业遭遇了滑铁卢,整个市场依旧活跃。对我们来说,不过是增长的下滑,马拉松停下来散个步,而对许多国家来说,却几乎是灭顶之灾。


正如此,在疫情的这两年,经济的两极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也许这个世界的惯例是文明的停滞与倒退,进步与发展其实是偶然的。持续增长神话是属于突破者的特权,时间的流逝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可能带来价值的衰减。放到百年甚至千年的尺度看,一切繁荣都有衰亡的时刻。我们看不到百年千年,在有限的生命里,可能大多数都是被时间遗弃的,而只有少数个人、组织、区域能够穿越时间沉淀价值。


回到行业来说,中美也是特例。国内过去的互联网行业高增长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增量——生产力革命、收入增长等等,存量的替代只是很小一部分。譬如傲视全球的电商渗透率,背后绝大部分是消费力的增长而非转移,是线上对线下不成熟业态的有效补充,是供应链的快速发展,是物流和支付等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中国的互联网其实起到了经济的“加速器”作用,大大提高了效率。直到近两年,随着增量的耗尽,才开始存量的替代。美国更绝,凭借其强大的输出能力,许多明星企业天生就是跨国企业,在全球收割增量并替代存量。


而在中美之外的许多本土市场,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替代效应,消费力本来就这么多,增长乏善可陈,新科技的诞生确实是“破坏性创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感觉新兴市场类似的模式发展速度偏慢,替代旧有的格局远比在增量中切一块蛋糕难得多。


反映到其他市场的许多理应是竞争性的行业上,表现出来就是长期稳定如一潭死水般的格局,远不如中国这般风云动荡。利益集团已然形成数十年,偶有纷争,但大体相安无事,各自安好。新科技即便兴起,由于事先在中美验证并传播,到这些市场的时候也成为了传统格局的一部分——直到中国玩家进入搅局。


基本上出海的同志们都在吐槽国内的“内卷”,其实这种“内卷”实在是因为国内供给太多,反而显示出国内的活力(这两年貌似不太行了),也锻炼出了所谓“降维打击”的能力。海外许多市场确实不卷,但对本土人才而言,这种“不卷”却是最大的“卷”,意味着机会的丧失和上升通道的封闭,本土创业公司也很难动摇已有的格局拼杀出来。连增长都有限甚至没有,还怎么卷?我们是向往躺平,而别人已经躺平了。


所以,出海的最大机会到底是什么?除了印度等少数几个市场,增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正消失殆尽。不管是供应链出海、科技出海抑或是其他产业出海,恰恰就是要输出“内卷”,加速替代本土传统格局甚至欧美的利益格局。


三、赛博朋克时代可能正在到来


诚如以国家为单位的差距,阶层之间、个人之间的差异也愈发显著。“高科技、低生活”似乎已经成为赤裸裸的现实。


这类现象在中国、欧美其实相对来说还好,本身的基础设施不差,科技的红利基本惠及普罗大众。随着社会的成熟,诸如“算法对人的异化”等话题也逐渐发酵。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相对优秀的治理水平之上。有时候我在想,在增长失速、仅剩存量搏杀的诸多发展中国家,科技寡头的统治究竟会是怎样的形态。


在去过的地方中,印度是给我魔幻现实主义感最强的。


去过印度的应该都知道,孟买的市中心矗立着一座27层的豪宅,整栋楼奢华至极,生态感与科技感十足,车库都有6层,还有数百位仆人。而从这栋属于印度首富Mukesh Ambani的私人府邸望去,孟买巨大的贫民窟一览无余,城市里充斥着缭绕的雾霾、游走的Ganesh神像以及魔性的音乐——活生生的赛博朋克就在眼前。


而印度正在迅速模仿互联网的各种商业模式并产生了许多独特的服务,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也正在或即将被算法所统治。从Dailyhunt到Sharechat,从Ola到Swiggy,从PayTM到BigBasket,以及还有那位印度首富旗下的巨头Reliance Jio,无一不是用巨大的用户体量和天文数字的资金喂养出来的。印度也必然将在浪潮中形成一系列寡头新贵与科技巨头。但同时,短期内,印度极度贫穷的现状又难以大幅改善。不远的将来,印度的贫民窟上空可能无人机和eVTOL在自由飞驰,网络和算法精准遥控着每个人的生活,而下方的绝大部分民众依然在忍受低质量的生活与嘈杂肮脏的环境。


在这样的社会中,印度人和印度媒体对普通人的生老病死似乎也不太关注,像极了鲁迅在民国年代所描写的“看客”。在印度,似乎一切都是那么正常,因为“每天都在发生”。


这一现象可以类推到许多类似的区域,诸如非洲、东南亚等等。科技的统治很可能是长期且难以得到改变的,多数人仅仅能提供自身数据的价值,而找不到向上的空间和精神的依托。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科技越发展,反而会有更多普通人投入宗教的怀抱,各种各样的矛盾也变得无法预测。一旦未来AI与机器人进一步发展,实在难以想象这些地区的普通人如何摆脱被高科技与巨大贫富差距所主宰的命运。


四、宗教、政治与商业


从小的时候开始,我就一直是科学党。尽管出生在一个佛教圣地,但基本也就是陪着长辈逢年过节去拜一拜而已。我曾经天真地认为,在如今这个科学昌明的年代,世界上大部分人应该也是如此。但事实上,宗教人口,保守估计应该占了全球总人口的2/3。真正的世俗化国家大约只有中国、越南等少数。换言之,我们是特例,信教才是大多数。


不论我们自己信仰与否,作为各国文化的一部分,宗教在生活与工作中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马克斯韦伯的巨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早在百年以前就探讨了宗教这样的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很惭愧,这书我就翻了一些没读下去,就提一嘴掉个书袋显得很有文化的样子)


宗教(或者说以宗教为代表的文化)、政治与商业形成了一个有趣的三角,相互作用。宗教本身由于诞生时代的特殊性,在当今年代成为了保守文化的基石,也成为政治上保守派的大本营,对新兴商业的约束就很强。反过来说,商业形态的变化也会影响政治和宗教,从大航海以来的近代史就看得出来。当下来看,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区域,北美、西欧、东亚,要么进行过宗教改革,要么本就是世俗化的。


记得某个夏天在中东出差的时候,我需要把一些文件寄送回国。由于刚好撞上祷告时间,一个人在DHL门口足足接受了半小时的烈日暴晒,才得以办理业务。也有朋友提到,女性在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的不方便之处——有虔诚的官员不愿意和女性握手,甚至都没有下一步交谈的可能性。


但个人感觉,在现代社会,宗教之于文化的束缚对商业世界的直接影响并不大。连最为保守的伊斯兰教沙里亚法下,人们都能找出各种灵活变通的办法。譬如在海湾国家,尽管沙里亚法不允许利息的存在,但银行还是能通过手续费、利润分成或低买高卖等形式把利息给赚回来。更有甚者,还基于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产生了一些新奇的商业模式。在第三方支付不完善的时代,中东的部分网站使用宗教语言解决互联网交易中存在的信任问题。从东南亚到北非的偌大区域里,还存在过穆斯林社区、朝觐旅行APP、印度教的远程祭拜、VR麦加等特殊产品。


影响最深刻的还是在政治层面。所谓“世俗化”的定义并不单单是指有多少人信教,还有宗教对本国政治决策的影响。印度是典型的披着世俗外衣实际却被宗教浸润的国度,一切秩序源于斯,一切混乱亦源于斯。在所谓民主政治下,旧宗教的保守一面被无限放大,得不到有效改革。反倒是一向被人们认为“极端”的伊斯兰教世界,出现过不少世俗化改革卓有成效的案例。这种影响既可以动如雷霆,也可以润物无声,最终自然也会反馈在商业上。


至于政治本身对商业的影响,早已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了。个人的感受主要还是来自于跨境领域的地缘政治因素,所谓“不可抗力”“实质性风险”就随着局势而变化。大约五六年前,我在某个娱乐项目上就遭遇了韩国的萨德导弹危机;后来在印度做投资又遇到了中印边境冲突。想起来确实有点倒霉。不过即便了解地缘政治和历史,又会因为个人所经历的时间尺度太短,而忽略了全局。中印冲突并不是最近的新鲜事,而是穿越五六十年一连串的事件;半岛的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据说最近乌克兰又将血雨腥风。出了中国,似乎哪里都不太平。如同山谷与山峰总是交错的,行走在山谷领略鸟语花香,总会在跨越山峰时接受风雪洗礼。但是这就意味着原地踏步么?自然不是。在此也佩服小米等一众坚持在前线的企业。在相对不友好的政治环境下,中国一部分企业仍然能坚定迈向全球化并取得成功,是值得敬佩的。


中东市场可能是罕有的对华友好区域了。从主流舆论到民间闲谈,即便充满了各式各样奇怪的想象,但总体来说是欢迎中国人的。中东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中美对抗愈演愈烈的时代下,也成为中美俄欧影响力对阵的前线。可以说,中国商业模式与科技红利最佳的延伸之地就是东南亚和中东。东南亚是因为离得近,华人多,而中东纯粹就是一块天然的中国企业出海圣地——多金、友好、本地人才竞争力不足。从大趋势看,至少近十年,中国与中东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


大部分人选择出海市场的关键考量因素无非是规模(人口)和收入(购买力),规模可以用来讲故事,收入可以提供实打实的现金流。但很少有人关注到政治因素和其所附带的制度改革红利。许多看似停滞的国家在具体行业上仍然可能存在增量,通常是由上层改革所带来的,特别是一些限制性行业的放开。


改革毕竟是需要决心和执行力的,相对来说印度就显得有些拉垮。受到制度和历史因素制约,印度的改革红利都不太让人敢于接盘。零售业、进出口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引进等等,动辄宣称数万亿,最终都是一地鸡毛。最近的一次农业改革,看上去很美,也是被农民运动搞得惨淡收场。少数成功的改革,诸如废钞运动(催熟了电子支付)、Aadhaar(身份证系统),当年也是闹得鸡飞狗跳。


一些中央集权并且政局稳定的国家改革其实是值得关注的,如东南亚照抄中国模式的越南,以及愿景2030改革下的沙特阿拉伯。从中国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最终取得怎样的成功,阶段性的红利都会带来巨大的机会。


总之,在海外,商业不太可能脱离宗教/文化和政治而单独存在。冲突和矛盾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只会持续而不会自然消解,商业之手需要练就微妙的平衡力。


五、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在疫情期间,大多数人开始习惯远程工作和视频会议。但在项目实际落地过程中,远程工作的弊端还是比较明显的。


有一位印度朋友是个谈判高手(不得不说,印度人搞谈判真的厉害),他最喜欢提的就是“High-context Culture”(高语境文化)和“Low-context Culture”(低语境文化)的区别。往往历史文化越丰富的民族越容易形成高语境,亚洲地区的中日韩、阿拉伯世界以及印度等,欧洲地区的法国、希腊等,皆如是。这意味着通过简单的沟通交流,大多数情况下都难以达成目的。反映在出海产品和服务上,不看懂客户的深层次含义,就难以获得正确反馈,通常也需要组建更本地化的团队才能深入市场。


从实际经验来看,直白点说,真正的落地是在酒桌或饭桌上,会议室里只是客套。信息的传递尽在不言中。也无怪乎在国内有人说茅台是最强的CRM系统了。


不过时代毕竟有所不同。互联网创业公司和年轻人相对都更直接一点,不愿意拐弯抹角。只是互联网投资毕竟已经进入到深水区,越来越多传统的产业涌入视野,再加上跨境的因素,如何保证沟通效率和执行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六、逆全球化与局域网


如前所述,我以前认为科技浪潮应该会让更多人相信科学,各国政治也会在社交媒体的监督下更为开明,商业上也更加全球化。但实际上似乎事与愿违。根据一些统计,宗教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18亿的穆斯林和25亿的基督教徒还处于增长之中;在算法之下,社交媒体的舆论反而使得大量用户产生了信息茧房,越开放的互联网伴随着越极端的冲突;从特朗普开启的贸易摩擦起始,逆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力量也正在不断绞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也意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网络舆论对本国政治的影响。科技浪潮下的新兴商业实体对数据的调用变得难以控制,而且还可能产生一定的威胁。尤其是,这些商业实体并不属于本国,往往还都来自于“灯塔国”。即便是如今归属西方阵营的印度,也在通过各种手段保持网络安全的独立自主。未来很可能会产生一张又一张的局域网,对外保持一定的连通,对内自成体系。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定规模的市场,都可能产生自己的社交媒体、电商、金融支付系统等等。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的产品并不是完全不可战胜的,各个市场本土都出现了相应的挑战者。


七、美国的Globalization,中国的Localization


美国公司与中国公司的海外之旅截然不同。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公司是天然全球化的。可以说,军事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和英语文化造就了美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这样的商业影响力反过来又巩固了军事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和英语文化。


中国企业与其竞争只能另辟蹊径,要么是美国未曾产生的商业模式,要么是中国独有的供应链等优势,要么是义无反顾的本地化。目前(2022年1月),中国真正做到全球化的大约只有TikTok和Shein?


中国商业模式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伊始就已经输出,不得不说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再怎么样不同也总有许多相似之处,典型的移动支付、直播经济、社交电商等等,在许多新兴市场取得了成功,而欧美由于经济阶段和固有利益格局的迥异则少有这类模式。


本地化这一点也是许多美国公司无法企及的。美国公司在国外通常只放很少的人,甚至主管者也是美国人或者已经彻底美国化的本地人,涉及到内容、供应链等需要深度本地化的行业就显得力不从心。在一些toB的软件服务上,美国企业甚至从大洋彼岸派遣昂贵的工程师来完成部署和维护。全世界通吃的打法很难把一个市场扎深,因此也在很多地方形成了一定的空白。


比起全球化的一招鲜,中国企业可以沉入到市场非常深的层次。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国人真的会去另一个遥远的国度创造完全专注于这个地区的事业,想来也是充满了大航海时代的浪漫主义和冒险精神。例如传音和Opay在非洲、Yalla在中东、极兔在东南亚等等。中国人在商言商,没有额外的条件,对于本地的诉求也高度配合,迎合了当下各国的趋势。假设中国古代不闭关锁国,说不定中国的商船已经占领全世界。


(在这一点上,印度人也不遑多让。平心而论,印度人的国际化能力还强于中国人,甚至融入当地社会的能力都令人叹为观止,但其经济与科技的相对落后导致了输出能力的滞后。)


八、最后的碎碎念


有时候觉得互联网发展至今,世界仍然不是平的,人们自己的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关注到事物的方方面面。且不说商业层面的事情,对于各国间的生活、文化等差异,大多也是在雾里看花。概念最容易被传播,内涵却难以流动。中国在日新月异,而其他的地方也无时不刻在发生精彩的故事。


在工作中,研究资料的完整度和人们的关注度通常是成正比的。大家一般都盯着国内的商业巨子,或者欧美的对标公司。做新兴市场,尤其是还没多少人关注的地方,最难的就是找数据和历史资料,东拼西凑才能出来一条并不完美的脉络来。兴许未来可以想想怎么分享,或者请朋友写一写(翻译也挺累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形废墟Loops(ID:yourtrace),作者:J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