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们,流行把鞋子穿得越来越“丑”。

从UGG、洞洞鞋到勃肯鞋,每一款丑鞋,都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丑鞋们狂欢的时候,有一位“老前辈”却在中国默默走向没落。

就在今年夏天,著名马丁靴品牌Dr.Martens(马汀博士)在中国默默迎来了关店、清货潮。



据悉,马汀博士准备关停杭州十家门店中的九家,北京、上海等地的门店也在陆续关闭。

截至目前,马汀博士官方并没有做出任何公告或者解释,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

大量的清仓、关店往往是品牌走下坡路的征兆,但马汀博士却并非如此,相反,它风头正劲。

2022年,马汀博士在全球斩获了9亿英镑(人民币83亿+)的销售额,但是在中国的销售额,却仅仅占了其中的1%不到。

而2023年财年第一季度,马汀博士在中国的收入甚至为0。



但这也不禁让人好奇,这个在国外叱咤风云的老字号,怎么就偏偏在中国水土不服了呢?



拿捏全球硬汉

却在中国市场被教做人

当你在淘宝搜索“马丁靴”你会得到数十款高帮、皮质的工装靴。

但是这其中,可能并没有一款原汁原味的“马丁靴”。



所谓马丁靴,其实单独指Dr.Martens的原创鞋型。

最初,德国医生Klaus Märtens为了养伤,自己设计出了这款带气垫的橡胶大底靴子。



结实耐用的大皮靴受到了英国工人老哥的们的欢迎,马汀博士也顺势把经营重心搬到了英国。

1960年,马汀博士推出了划时代单品:Dr.Martens 1460,从那一刻起,马丁靴才算从脑海中走进了现实:

黑色/枣红色的牛皮鞋面;一边8孔的鞋带孔设计;标志性的五层橡胶大底;以及鞋底处黄色的缝线。



随着摇滚、朋克文化在英国工人阶级群体中开始野蛮生长,这款工人们挚爱的“劳保鞋”,也成为了摇滚硬汉的代表。

在随着摇滚乐走遍大江南北之际,全球的硬汉们,纷纷被这款粗犷又好穿的大皮靴征服。



马丁靴原创的橡胶大底,甚至颠覆了整个制靴行业,众多大靴子纷纷开始效仿起来。

美国的工装大牌Dickes,干脆1:1复刻了经典马丁靴的造型;

马丁靴标志性的橡胶大底,也成了踢不烂等工装靴的“新标准”;

尽管一直在被模仿,但名声在外的马汀博士似乎完全不慌,一直都保持着对这款靴子的“定义权”。

为了顺应潮流,马汀博士陆续推出了更轻便的3孔、6孔靴,以及更加夸张的12孔靴。



时至今日,在国外提到“橡胶大底”的工装靴,马汀博士就是当之无愧的C位,它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同类款式,和背后文化的代表。

不过,嚣张的马汀博士,却在中国“水土不服”了。

90年代,第一代摇滚老炮窦唯把马丁靴穿到了国内,此后,马丁靴成为了时尚圈的常驻,无论咖位和流量,所有明星都穿上了马丁。



来源:羊城晚报

尽管有顶流带货,但是马汀博士却一直“后知后觉”,迟迟不进军国内,国内的粉丝们只能通过山寨货和水货解馋。

2003年,马汀博士在中国建设工厂,包揽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产量,但马汀大夫仍旧不愿意开辟中国市场。

直到9年后,“正版”的马汀博士终于官宣进驻中国。尽管“根正苗红”,但马汀博士发现自己并不受欢迎。

首先,Dr.Martens甚至都没给自己起个响亮的中文名。虽然人们习惯了叫它“马丁靴”,但它却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马汀博士”。

这么做无非就是不想和满地的山寨“马丁靴”混为一谈,但是马汀博士又无法放弃“马丁靴”自带的热度,在其余官方账号中保留了“马丁”的字样。



举棋不定的策略,让消费者们一脸懵逼。

如今Dr Martens的译名在粉丝嘴里甚至无法统一,从“马汀博士”,到“马丁大夫”、“马丁医生”众说纷纭。



取名随意就罢了,马汀博士在新媒体方面,更是漫不经心。

2017年,马汀博士姗姗来迟地注册了品牌新浪微博,目前为止,马汀博士的官方微博仅仅有粉丝8.7万左右。

相比之下,同为“朋克同门”的帆布鞋匡威,微博粉丝几乎是马汀博士的十倍。

在小红书上,“马丁靴”拥有54万多篇笔记,但是官方账号“Dr Martens马丁”的粉丝却仅仅有5000多,甚至不如近几年的新晋丑鞋品牌Crocs的一半。

在华十年,马丁靴一直都很火,但这一切却跟马汀博士无关。



连踩两个大坑,

“正统马丁靴”实在是硬不起来

进入中国市场的马汀博士并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相反,流量总是会自动找上门。

因为马丁靴自带文化优势,所以马汀博士根本不愁带货。

每一年的时尚icon穿搭中,必然少不了马丁靴的存在,有了名模刘雯等时尚圈顶流的带货,马丁靴的逼格地位自然不低。



但即便“自来水”如此之多,马汀博士还是把这一手好牌活生生打烂了。

究其缘由,马汀博士踩的这两个坑,很是致命。

1.自废武功,李逵斗不过李鬼

有品牌人设的鞋子,很容易抢占品类高地。

比如人们说起帆布鞋,就会想到匡威;而提到篮球鞋,第一个就会想到AJ。

反观马丁靴,却似乎和马汀博士没啥关系。

在淘宝上搜索关键词“马丁靴”,品类最多的是国产品牌“骆驼”,足有700多件马丁靴相关单品。



而马汀博士本家的货款仅有400多种,并不占优。如果按照销量进行排名,马汀博士甚至要翻好几页才能出现踪影。

被“李鬼们”抢占了市场,首先得赖马丁靴进入中国市场太晚,错失了抢占品牌认知的黄金时期。

但晚不是不努力的理由,同样进入中国市场很晚的Vans,却能成功把Vans=滑板+摇滚乐的公式刻在消费者脑子里。



Vans的做法很简单,它提前布局滑板、摇滚社群,在小众文化圈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反观马汀博士,却一直对其成熟的品牌文化利用甚少。

消费者们只能从马汀博士专卖店的墙上得知其“经典马丁原创者”的身份,苍白又无力。



除此之外,马汀博士似乎和商场别处的大皮靴没有什么不同,徒留一个造型,难怪会被“李鬼”们平替。

直到《乐队的夏天》爆火,马汀博士才后知后觉的签约欧阳娜娜、赞助草莓音乐节,试图在摇滚青年心里创出一席之地。

相比于和迷笛深度捆绑数十年的Vans,以及多年致力于扶持本土音乐人的匡威,马汀博士的浅浅联名,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作为一款文化价值大于实用价值的鞋款,放弃了文化高地,就等于自废武功。

2.摆烂式运营,注定和爆品无缘

经典鞋款想要保持热度,玩好联名、限量是必修课。

国外的马汀博士,其实原本就是个“联名狂魔”,不仅每年和各路设计师、潮牌等有所联动,甚至能和英国国立美术博物馆搞到联名。



比起国外运营的灵活脑回路,国内的马汀博士,几乎没有联动和跨界,堪称“摆烂”。

耐克、匡威等品牌,为了表示对中国区的重视,不但会单独开放中国区限定款式的发售名额,也会隔三差五面用“中国风设计”挑逗一下国内消费者。

虽然设计水平参差不齐,但每次都能引发热度,吸引大量关注。



Nike引发讨论的“寿鞋”天津喷

马汀博士并不是完全免疫中国风,在2018年,马汀博士的“狗年限量款”马丁靴,就引起了不小讨论度。

本以为是针对大陆市场的单品,但马丁粉丝们却发现,摆烂的国内品牌方,甚至没能把这款鞋引入国内。

原来,这次马汀博士玩国风,更偏向于“挪用中国文化做给老外看”而不是“讨好大陆消费者”。



在鞋类市场如此卷的今天,没有丝毫掀起话题能力的马汀博士,很难翻身。



想要卷土重来,

马汀博士要学会放低姿态

进入中国市场太晚、被本土山寨率先抢占了认知、自身运营手段的乏力...

马汀博士的中国之旅,堪称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

但是无论从外部找何种原因,都无法掩盖马汀博士品牌最原始的“原罪”:高傲。

自打进入中国以来,马汀博士的鞋款,就从未对中国市场做出什么本土化的改变。

对于脚型瘦长的外国人来说,经典马汀博士可能非常合脚,但是对于脚型普遍扁平的中国人来说,穿全新的马汀博士堪称“痛苦”。



每人都得经历一段痛苦的“磨脚期”才能正常穿鞋。而迄今为止,马汀博士甚至没有针对国人脚型做出半点版型上的改变。

除了款式一成不变,在宣传方面,马汀博士更是懒散。

无论是匡威还是Vans,都在想方设法打入年轻人的生活,把品牌故事讲的天花乱坠。

反观马汀博士,只会照本宣科地“复读”他们的品牌历史,甚至连一支本土化的广告片都没拍过。



马汀博士为啥酷?为啥受明星追捧?和200元一双的马丁靴有啥区别?消费者无从知晓,高傲的马汀博士也不愿意解释。

从不尊重中国市场的品牌,自然也得不到消费者的尊重。

在尊重消费者方面,马汀博士有必要跟自己的老对手,大黄靴“踢不烂Timberland”取取经。



二者价格相似,定位相似,消费人群也高度一致,但是相比于高傲的马汀博士,踢不烂用一手漂亮的本土化营销,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心。

2017年左右,Timberland以“大黄靴”和“踢不烂”的名声,开始在网络上爆火。

相比于原先的译名“添柏岚”,“踢不烂”直白且强调功能,是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口语译名。

为了强调“踢不烂”仨字儿的存在感,Timberland官方还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了品牌曲《真的踢不烂》。



在短片里,踢不烂没有过分强调自己的品牌历史,而以第一视角讲述了“你”和踢不烂的故事,代入感极强。

本土化的功效立竿见影,当年双十一,踢不烂大黄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亿元大关,在户外用品店里的热度排名第一。

后来,Timberland官方甚至把“踢不烂”注册了版权,和品牌高度绑定。

每当有品牌想蹭“踢不烂”和“大黄靴”的名头,Timberland都会迅速出警,对簿公堂。

如今,踢不烂的天猫旗舰店粉丝数几乎是马汀博士的两倍,在这场“大靴子之战”中,大黄靴踢不烂完胜。



放低姿态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市场,而是以更贴近消费者的方式,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自己。

经历了数十年混乱且低效的运营后,马汀博士深知“不破不立”的重要性。

这次在中国的关店潮,其实也是品牌方为了日后能直接操纵品牌运营做准备。

“刮骨疗毒”之后,希望高傲的马汀博士可以更加清醒,重振旗鼓。

但是,在卷土重来前,马汀博士也得明白:想要拿下中国市场,得先遵守中国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