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读书 (ID:ifengbook),编辑:李诺亚、Liz,原文标题:《傍晚携爱人散步、饮冰酪。浴。|过夏天的 13 种方式》,题图来源:《海街日记》
今夏的高温来势汹汹,未至七月却堪比三伏。让人回想起加缪对酷夏的描述,“这么走着的时候,一直觉得血老往头上涌”。闷热与汗流浃背是夏天的副作用,燥热总是无法令人愉悦。
但可别因此就讨厌了夏日啊!其实,夏天蕴藏着无尽的魅力与乐趣。否则莎士比亚就不会说:“我能否将你比作夏日,你却比夏日更可爱温存。”否则村上春树也不会说:“可能的话,最好在明亮些的地方见,季节但愿是夏天。”
夏季的热,是消暑的理由,让吃喝玩乐得以正名。因为酷暑,鲁迅先生能常吃甜甜的冰酪;因为炎热,梭罗的浴后沉思让生命留有余地;因为苦夏,冯骥才写出了心境昂然的文字。
以下 13 位作家笔下的消暑方式写得很好,希望你看完也喜欢上夏天。
一、傍晚携爱人/家人散步、饮冰酪。浴。
鲁迅《鲁迅日记》
二十六日 晴。午后往同仁医院视沛,二弟亦至,因同至店饮冰加非,又至大学。夜风。
十五 晴。上午收教育部编译费三百,是四月分。午后汪静之来,未见。雨。下午叶永蓁来。夜同方仁、广平出街饮冰酪。大雨。
十九 晴,风。上龈肿,上午赴宇都齿科医院割治之,并药费三元。收六月分编辑费三百,下午复。往内山书店买《老子原始》一本,三元三角;《裂地と版》一帖六十四枚,五元。曙天来,并赍衣萍信。夜得友松信。同雪峰、柔石、真吾、贤桢及广平出街饮冰。得石民信。
二 昙。上午得马玨信。夜同柔石访友松,归途饮冰。
九日 晴,大热。无事。夜浴。
十四日 晴,大热。午后往北新书局取得版税百五十。往无锡会馆观集古书画金石展览会,大抵赝品。夜同广平携海婴散步并饮冰酪。浴。
十七日 星期。晴,大热。下午复卓治信。三弟及真吾来。夜浴。
七日 星期。晴,热。晚浴。夜同广平携海婴坐摩托车向江湾一转。
二、到北海的莲塘里去划船,或在公园的老柏树下品茗或摆棋
老舍《四世同堂》
在最热的时节,也是北平人口福最深的时节。果子以外还有瓜呀!西瓜有多种,香瓜也有多种。西瓜虽美,可是论香味便不能不输给香瓜一步。况且,香瓜的分类好似有意的“争取民众”——那银白的,又酥又甜的“羊角蜜”假若适于文雅的仕女吃取,那硬而厚的,绿皮金黄瓤子的“三白”与“哈蟆酥”就适于少壮的人们试一试嘴劲,而“老头儿乐”,顾名思义,是使没牙的老人们也不至向隅的。
在端阳节,有钱的人便可以尝到汤山的嫩藕了。赶到迟一点鲜藕也下市,就是不十分有钱的,也可以尝到“冰碗”了——一大碗冰,上面覆着张嫩荷叶,叶上托着鲜菱角,鲜核桃,鲜杏仁,鲜藕,与香瓜组成的香,鲜,清,冷的,酒菜儿。就是那吃不起冰碗的人们,不是还可以买些菱角与鸡头米,尝一尝“鲜”吗?
假若仙人们只吃一点鲜果,而不动火食,仙人在地上的洞府应当是北平啊!
天气是热的,可是一早一晚相当的凉爽,还可以作事。会享受的人,屋里放上冰箱,院内搭起凉棚,他就会不受到暑气的侵袭。
假若不愿在家,他可以到北海的莲塘里去划船,或在太庙与中山公园的老柏树下品茗或摆棋。“通俗”一点的,什刹海畔借着柳树支起的凉棚内,也可以爽适的吃半天茶,咂几块酸梅糕,或呷一碗八宝荷叶粥。愿意洒脱一点的,可以拿上钓竿,到积水滩或高亮桥的西边,在河边的古柳下,作半日的垂钓。
好热闹的,听戏是好时候,天越热,戏越好,名角儿们都唱双出。夜戏散台差不多已是深夜,凉风儿,从那槐花与荷塘吹过来的凉风儿,会使人精神振起,而感到在戏园受四五点钟的闷气并不冤枉,于是便哼着《四郎探母》什么的高高兴兴地走回家去。
天气是热的,而人们可以躲开它!在家里,在公园里,在城外,都可以躲开它。假若愿远走几步,还可以到西山卧佛寺,碧云寺,与静宜园去住几天啊。就是在这小山上,人们碰运气还可以在野茶馆或小饭铺里遇上一位御厨,给做两样皇上喜欢吃的菜或点心。
三、耐心点,晚上再等凉风入户
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加勒比地区的人有一种迷信,以为打开门窗可以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凉爽引至屋内。在这里出生并长大的乌尔比诺医生和他的妻子,起初也曾因门窗紧闭而感到压抑,但最终,他们还是采纳了罗马人抵御炎热的绝妙法子,即在令人昏昏欲睡的八月紧闭门窗,不让街上炽热的空气钻进来,等到了晚上再全部敞开,让凉风入户。从那时起,他们家便成了拉曼加区炎炎烈日下最为凉爽的处所。
四、听摇滚、喝啤酒,美到天上去了
村上春树《夏天》
夏天最让人欢喜。太阳火辣辣照射下来的夏日午后,穿一条短裤,边听摇滚边喝啤酒,简直美到天上去了。
夏天不到3个月就过去,实在令人惋惜。真想求它至少持续半年。
前不久看了阿什拉·K.洛·戈因的科幻小说《边境的行星》,讲一颗很远很远的行星,星上一年大约等于地球60年,就是说春天15年、夏天15年、秋天15年、冬天15年,甚是了得。
因此,这颗行星上有句谚语说:能看到两次春天就是幸福之人。总之就是说人人盼望长寿。
但长寿得看到两次冬天可就麻烦了,因为这颗行星上的冬天极其严酷和黑暗。
假如我生在这颗星球,还是从夏天开始为好。少年时代在夏天的阳光下东跑西颠,思春期和青春期在秋天老老实实度过,而将中年岁月连同严寒一起送走,春天转来时进入老年。理想模式。
若碰巧长寿,再迎接一次夏天自然没得说的。死时最妙的感觉是:噢,能在哪里听一听《沙滩男孩》该有多好啊!但愿我能如此死去。
西纳特拉有一首老歌,名叫《九月之歌》,大意是:五月到九月太久太长,九月过后日落匆忙。秋意渐渐加深,树木一片红黄,还有几多时光。
歌固然很好,听起来让我黯然神伤。死的时候最好赶在夏天。
五、消暑绿豆的七十二变
汪曾祺《人间滋味》
绿豆在粮食里是最重的。一麻袋绿豆270斤,非壮劳力扛不起。
绿豆性凉,夏天喝绿豆汤、绿豆粥、绿豆水饭,可祛暑。
绿豆的最大用途是做粉丝。粉丝好像是中国的特产。外国名之曰玻璃面条。常见的粉丝的吃法是下在汤里。华侨很爱吃粉丝,大概这会引起他们的故国之思。每年国内要运销大量粉丝到东南亚各地,一律称为“龙口细粉”,华侨多称之为“山东粉”。
绿豆乳的面条叫“杂面”。《红楼梦》里尤三姐说:“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或说杂面要下羊肉汤里,清水下杂面是说没有吃头的。究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还不太明白。不过杂面是要有点荤汤的,素汤杂面我还没有吃过。那么,吃长斋的人是不吃杂面的?
凉粉皮原来都是绿豆的,现在纯绿豆的很少,多是杂豆的。大块凉粉则是白薯粉的。
凉粉以川北凉粉为最好,是豌豆粉,颜色是黄的。川北凉粉放很多油辣椒,吃时嘴里要嘘嘘出气。
广东人爱吃绿豆沙。昆明正义路南头近金碧路处有一家广东人开的甜品店,卖绿豆沙、芝麻糊和番薯糖水。绿豆沙、芝麻糊都好吃,番薯糖水则没有多大意思。
绿豆糕以昆明的吉庆祥和苏州采芝斋最好,油重,且加了玫瑰花。北京的绿豆糕不加油,是干的,吃起来噎人。我有一阵生胆囊炎,不宜吃油,买了一盒回来,我的孙女很爱吃,一气吃了几块,我觉得不可理解。
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一日
六、酸梅汤难道比不过可口可乐吗?
梁实秋《雅舍谈吃》
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不分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事。不过东西也有精粗之别。琉璃厂信远斋的酸梅汤与糖葫芦,特别考究,与其他各处或街头小贩所供应者大有不同。
徐凌霄《旧都百话》关于酸梅汤有这样的记载:
暑天之冰,以冰梅汤为最流行,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都可以看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有的黄底黑字,甚为工致,迎风招展,好似酒家的帘子一样,使过往的热人,望梅止渴,富于吸引力。昔年京朝大老,贵客雅流,有闲工夫,常常要到琉璃厂逛逛书铺,品品古董,考考版本,消磨长昼。天热口干,辄以信远斋梅汤为解渴之需。
信远斋铺面很小,只有两间小小门面,临街是旧式玻璃门窗,拂拭得一尘不染,门楣上一块黑漆金字匾额,铺内清洁简单,地道的北平式装修。进门右手方有一黑漆大木桶,里面有一大白瓷罐,罐外周围全是碎冰,罐里是酸梅汤,所以名为“冰镇”。因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来凉沁脾胃。
它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里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抗战胜利还乡,我带孩子们到信远斋,我准许他们能喝多少碗都可以。他们连尽七碗方始罢休。我每次去喝,不是为解渴,是为解馋。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动脑筋把信远斋的酸梅汤制为罐头行销各地,而一任“可口可乐”到处猖狂。
信远斋也卖酸梅卤、酸梅糕。卤冲水可以制酸梅汤,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像站在那木桶旁边细啜那样有味。我自己在家也曾试做,在药铺买了乌梅,在干果铺买了大块冰糖,不惜工本,仍难如愿。信远斋掌柜姓萧,一团和气,我曾问他何以仿制不成,他回答得很妙:“请您过来喝,别自己费事了。”
七、去湖边租一处营地,准备钓上一个星期鱼
E·B·怀特《人各有异》
那个夏季,约在1904年,父亲在缅因的一处湖泊租了营地,带我们前去度过八月天。我们都给小猫染上黄癣,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往胳膊和腿上涂抹庞氏癣膏,父亲还衣衫齐整地翻倒在小划子上,但除此之外,假期过得很圆满,从那以后,我们都觉得,世界上再没有地方比缅因的那个湖区更美好。
我们一个夏天接一个夏天,总是在八月一日来这里,呆上一个月。后来,我成了驾船漂海的人,有时在夏季里,连续几天,海上卷起浪涛,海水冷得骇人,狂风一股劲从下午一直刮到夜晚,这让我不禁怀念林中湖面的宁静。
几个星期前,耐不住这种强烈的情绪,我买了几只鲈鱼钩和一个旋式诱饵,重返我们当年常来的湖区,准备钓上一个星期鱼,以慰故地相思。
我们在营地悠然度过一星期。鲈鱼踊跃咬钩,艳阳高照,一天又一天。入夜后,我们都很疲倦,躺在小屋里,漫长白昼积聚下的热气弥散开。屋外,清风细细,几乎难以察觉。湿地的味道透过锈迹斑斑的纱窗飘进来。入睡很快,清晨,屋顶上有红松鼠,照例欢快地啪嗒啪嗒蹦跳。
清早我躺在床上,常常回想起那一切——那艘小汽艇,尾部很长,圆圆的,像乌班吉突出的嘴唇,月夜下,它悄没声地行驶,小伙子拨响曼陀林,姑娘们唱歌,我们吃蘸了糖的面包圈,月光皎洁,音乐飘荡在水面上,多么美好,此刻,想想女孩子,又该是怎样一种心情。
早饭后,我们前往商店,东西都在原处——瓶子里的米诺鱼,给少年营地的孩子们扒拉得乱糟糟的人工饵和旋式诱饵,还有无花果馅饼干和比曼牌口香糖。店外,道路铺上了柏油,汽车停在商店门前。店内,还是当年的景象,只不过多了可口可乐,少了些“勇气”牌软饮料、根汁汽水、桦啤和菝契汽水。
八、泉水喝起来像冰淇淋一样
海明威《度夏的人们》
从霍顿斯湾镇去湖边的砾石路上,中途有一口清泉。水是从埋在路边的一个瓦沟里冒起来的,漫过瓦沟边上的裂口不断往外淌,一路穿过密密丛丛的薄荷,直流到沼泽地里。黑咕隆咚中,尼克把胳膊朝下伸进泉水,可是水冷得胳膊简直搁不住。水底的泉眼里有沙子喷出来,打在指头上好像羽毛轻轻拂过。尼克心想,我要是能全身都浸在里边该有多好。那肯定是挺过瘾的。他缩回胳膊,就在路边坐下。今天晚上是够热的。
他在黑咕隆咚中跪下,就着泉水喝了一口。他觉得精神一振。他相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懂事,这一点人家都比不上他。谁也比不上他。只是他懂的事还不够多。将来可自会多起来的。这他有信心。泉水好冷,激得他眼睛都痛了。这一口水喝得太多了。真像吃了冰淇淋一样。喝水时鼻子没在水里,就会有这种感觉。还是游泳去吧。胡思乱想没意思。一想就没有个完。他就顺着路走去,走过左边的汽车和大仓库(一到秋天,这里有大批苹果和土豆装船运走),还走过比恩家那漆成白色的住宅(大伙儿有时点起了提灯在里面的硬木地板上跳舞),一直走上码头,来到大伙儿在游泳的地方。
九、爱海的人,只要有机会,总想与海亲近。
余光中《海缘》
海的呼唤越远越清晰。爱海的人,只要有机会,总想与海亲近。
今年夏天,我在汉堡开会既毕,租了一辆车要游西德。当地的中国朋友异口同声,都说北部没有看头,要游,就要南下,只为莱茵河、黑森林之类都在低纬的方向。我在南游之前,却先转过车头去探北方,因为波罗的海吸引了我。当初不晓得是谁心血来潮,把Baltic Sea译成了波罗的海,真是妙绝。这名字令人想起林亨泰的名句:“然而海,以及波的罗列。”似乎真眺见了风吹浪起、海叠千层的美景。
去年五月,带了妻女从西雅图驶车南下去旧金山,不取内陆的坦途,却取沿海的曲道,为的也是观海。左面总是挺直的杉林张着翠屏,右面就是一眼难尽的,啊,太平洋了。长风吹阔水,层浪千折又万折,要折多少折才到亚洲的海岸呢?这么浩渺,令人不胜其……乡愁吗?不是的,不胜其惘惘。
十、浴后的凝神沉思,给我的生命留有余地
梭罗《瓦尔登湖》
第一年夏天,我没有读书;我种豆。不,我比干这个还好。有时候,我不能把眼前的美好的时间牺牲在任何工作中,无论是脑的或手的工作。我爱给我的生命留有更多余地。有时候,在一个夏天的早晨里,照常洗过澡之后,我坐在阳光下的门前,从日出坐到正午,坐在松树,山核桃树和黄栌树中间,在没有打扰的寂寞与宁静之中,凝神沉思,那时鸟雀在四周唱歌,或默不作声地疾飞而过我的屋子,直到太阳照上我的西窗,或者远处公路上传来一些旅行者的车辆的辚辚声,提醒我时间的流逝。
十一、遮阳伞下面才充满生气
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
正午时分的热气笼罩着大海和天空——就连五英里外戛纳市的白色轮廓也渐渐模糊起来,化为一片清新、凉爽的幻景。一条形状好像知更鸟的帆船从外侧黑暗的大海驶来,横着靠近一块海滩。在整个这片广阔的海岸上似乎到处死气沉沉,只有在透过遮阳伞的那片阳光下面才充满了生气;在那儿斑驳陆离的色彩和叽叽喳喳的声音中间正进行着什么活动。
十二、西瓜皮是孩子们的泳帽
苏童《夏天的一条街道》
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享受夏季赐予的最大的快乐。
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他们玩水还很爱惜力气,他们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亲看到了他们最担心的情景,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
夜晚来临,人们把街道当成了露天的食堂,许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边,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里塞满了食物,看着晚归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
十三、“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
冯骥才《苦夏》
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
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煅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
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
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的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读书 (ID:ifengbook),编辑:李诺亚、L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