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认为,歌手李玟演唱事业开始走向成功的背后,是中美关系一段难以言说的蜜月期。随着中美关系的转变,李玟的双重身份让她在央视演唱《我的祖国》的同时,仍然是中国歌手在国际舞台的代表人物。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网络媒体"歪脑"发表文章《走向世界的李玟,和一个时代的美中关系想像》,作者郑侑安认为,歌手李玟演唱事业开始走向成功的背后,是中美关系一段难以言说的蜜月期。1997年江泽民访美(六四之后首次元首访问),1998年4月电影Titanic被正式译为《泰坦尼克号》一刀不剪引进中国大陆,6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且高调回访中国。当时,美式流行文化曾几何时在中国,还被存放在风光的泡泡里,为上亿的中国民众憧憬。李玟在中国的成名及事业高峰,与这种憧憬无法分割。

文章说,随着美国在东亚人眼中的形象愈来愈被拉扯,美国的流行文化地位也渐渐退去了光环。事业重心放到中国大陆,也令李玟面对不同的情境。过去从不涉及政治议题的她,在许多中国政府官方节日也要在微博发布祝贺词,这是许多事业放在中国大陆的艺人都必须完成的潜规则,哪怕这种祝贺看来并不符合艺人的形象或成长经历。有人怀疑她是否为此设定了一些立场。

作者认为,这也并不见得矛盾。李玟曾在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节目清唱过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她的妈妈成长在湖北,曾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李玟的成长经验除了有Michael Jackson、Madonna,也有中国红色电影和歌曲,这些文化元素足以造就复杂的混合体,或者从某一个方面也代表着她的文化认同以及对不同市场的看法。而她对自己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显然让她免去了许多责难,在2012年中美关系每况愈下后,她完全洋派的作风没有遭遇质疑,几乎也没有被强迫表态,中国社会的公众一直认同她是一个爱国的留洋艺人,也一直认同她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