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全国各地的撤县工作似乎都集体消停了
从去年5月,出现“严格控制撤县建市设区”的文件
来源:中国政府网
到今年7月初,江苏省政府也表示要按国家要求,调整十四五规划里的撤县设区事宜
信号的收紧已经明确
这意味着,此前依附于大城市发展的县城们,今后将越来越独立
这一点我其实没太意外,这几年县域经济增长迅速,关于县城的讨论也一直很热闹
而城镇化后半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样迫在眉睫
县城,恰好就是这个抓手
比我们更早捕捉到这个信号的,无疑是嗅觉灵敏的各大消费品牌
这两年,一些远在十八线开外的县城江湖,也陆续吸引了星巴克、奈雪等知名品牌前来掘金
今年,喜茶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在三四五线城市连开了278家门店
图源:网络
上周,一位朋友发了个朋友圈,也刷新了我对当下县城的认知
在小县城里,这样的精品咖啡店已经遍地都是
从一杯奶茶、咖啡来看,县城与北上广深的边界,似乎正在模糊化
不只政策和消费,各方面来看,如今县城变革的时机,都已经到了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底盘,县城其实居住了全国6成以上的户籍人口,我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名走出县城、工作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
这些年,在无数次返乡与远行中,我亲眼见证了县城的生活变化与城市更迭
01
曾经的县城,留不住年轻人
过去三十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998年的30.4%,提高到了2023年的65.22%
数字的背后,是一场持续且巨大的社会变革
县城作为中国社会最细微、最敏感的单元,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于是,这些年县城的人口迅速增长,城区规模不断扩大
但实际上,很多人关于县城的认知,似乎仍是交通、经济、城市界面的多重落后
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产业发展不起来、居住环境较差、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
对于县城里的几十万、几百万人口来说,这些不是标签,而是沉甸甸的现实生活
到了今天,根据山东发改委官网信息,相比全国的65.22%这个数字
我国县域的整体城镇化率,依然只有不到40%
来源:山东发改委官网
而随着城市化加速,县域发展的经济差也越来越大
目前,全国共有52个千亿GDP大县
但到2021年大概有六成左右的县,GDP仍低于200亿
这些县域城市,大都位于中西部地区
甚至一些省会城市的下辖县,GDP水平也低于东部沿海县城
以中部省会郑州为例,下辖有5个县级市、1个县
我整理了下去年这些县级市或县的经济发展情况
作为中部特大城市,郑州常住人口超过了1200万人,下辖县域的经济成绩单,却并未有出彩之处
再看东部,以苏州为例,同样的人口量级却是另一种景象
苏州下辖4个县级市,分别是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
我也统计了一下它们的数据,对比很明显:
都在千亿以上,而且这4个县,全部进入了全国GDP20强县,昆山还是万年第一
所以这波城市化进程中,不只郑州下辖的6个县(市)
受限于基础硬件和经济水平的落后,大部分中西部县城,其实都有心无力
今年,全国的十大县城榜单上,中西部县城仅占了2个
而这样的县城,也就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
尤其80、90这一代,基本是伴随着城市化浪潮长大的,也最先受到时代感召
从一线城市崛起到重点发展各大城市群,无数更好的机会摆在眼前
于是,县城就被很多年轻人甩在了身后
作为城尾乡头的中间站,县城进可繁华、退能安稳
但对他们来说,只是求学、打工的过渡阶段,一个短暂落脚的地方
无论学生还是青年,都在流向教育、就业资源更多的城市
县城,只是一个过年才回去的尴尬故乡
当然,县城的安稳属性,也成为了一些不愿漂泊的年轻人最后的避风港
于是这些年,公务员似乎是县城留住一部分年轻人的唯一手段
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心中最后的退路也是“实在不行,回老家考个公务员吧”
但更多的年轻人,仍在选择离开
过去20年,这些不断失去年轻人的县城,也逐渐失去了发展的活力
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远远落后
02
不过,近几年,县城开始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从十四五规划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到近期的收紧撤县入市,都表明县城的时机到了
除了52个千亿GDP县,一大批产业经济强县也正在崛起
可以说,如今的县城,正在迎来自己的第二春
比如,很多原本籍籍无名的县城,开始借力互联网声名鹊起
前两年霸榜各大平台热搜的宇宙中心,山东菏泽曹县
图源:网络
就是近几年县域产业迅速崛起的一个典型
其实2010年以前,曹县人均GDP一直是山东倒数
汉服热兴起后,2021年曹县借助电商,迅速占领了国内的汉服市场
今年一季度,仅这个县城的汉服销售额就达10.38亿元,占了全国市场的近三分之一
此外,曹县出口的棺材也占了全国市场的8成,几乎垄断了日本市场
两大产业加持,2020年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淘宝村百强县名单》中,曹县曾位居第二,仅次于义乌
还有火爆海内外的村超,也来自贵州榕江县,吸引了全国上万名观众
图源:新华社
甚至受到国际足球巨星欧文、梅西,以及央视名嘴韩乔生的关注,场面堪比“世界杯”
6月28日,榕江端午旅游部门宣布当地旅游收入超过了4.4亿元
榕江县,也迅速成为众多县城中的亮眼新星
而这些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县城,正在受到明显的资源倾斜
首先就是政策支持
比如全国60%以上的酸辣粉,其实都产自一个叫通许的河南小县城
这些年,为了发展酸辣粉产业,当地极尽政策支持,甚至发了红头文件,要将通许打造成“中国酸辣粉之都”
我大概梳理了下这两年的政府动作
不得不说,确实很用心
其次,这些县城也不断吸引着产业资源的聚集
各位应该也发现了,目前的全国百强县城,基本都有自己的特色支柱产业
为了突围,每个县城都在放大自己的产业优势,占领全国甚至全球市场
而产业,其实就是县城经济发展的活水,提供了大量就业、生活机会
以睢县为例,很早之前就被誉为“中原鞋都”
这些年,作为中国制鞋产业基地,睢县不断吸引安踏、特步、足力健等427家知名鞋企在这里设厂
2021年,鸿星尔克也在睢县打造了鞋服产业园,提供超3000个岗位
图源:大河财立方
这些产业的聚集,不仅让县城的本地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能向大城市反吸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吸引年轻人回流
不过,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如今资本力量也开始进入县城了
近几年,县城IPO公司已经屡见不鲜
据证券时报统计,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县域上市公司近900家,约占总量的1/6
我随手整理了一部分,真的有点被震惊到:
这些县城IPO企业,如今正在吸引原本属于大城市的大量社会资本,和政府引导基金
清科数据显示,仅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的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占比就已经达到了50%
这说明了,资本市场正在抢滩县域经济
所以结合前文来看,未来能吃到这波县域红利的县城,大概有三类:
一类是拥有地理优势的卫星城,类似昆山,占据了大城市群的各种资源
第二类是功能产业型县城,比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制造业、旅游业县城
还有一部分,就是那些资源枯竭下人口流失严重的县城
在2021年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重点扶持能源枯竭型县城转型”
来源:国家发改委
这也意味着,当县城的沉浮往事告一段落
下一阶段的县域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探究
03
这些年来的文艺作品,也是县城迭变的另一个切口
此前,我们似乎很少关注县城
因为大城市的高速发展和虹吸效应,越来越多的目光和资源,都集中在了一二线
县城,成了大众视野的盲区
过去这些年只在文艺作品中零星出现,受众很少,但也证明了,始终有一些人在为它感动
比如贾樟柯镜头下的山西县城,就代表了商品经济下县城的变迁
《小武》中,小县城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很多KTV和游戏厅,冲刷着县城年轻人的感官
来源:《小武》
而在《站台》中,故事发展冗长缓慢,毫无戏剧性
来源:《站台》
这正是县城生活最本真的特点,漫长又无所事事
这些电影,都真实记录了时代浪潮下县城的进化
而到今天,县城的蓬勃与没落、年轻人的孤掌难鸣与远走他乡,依然是很多影视、音乐作品的主题
在B站,关于县城的热门剪辑视频,很多都破了百万播放量
来源:bilibili
年轻人听着《华北浪革》的摇滚乐
在弹幕和评论区,留下自己对县城的怀念与深情,有的也正在选择返乡
来源:bilibili
不过,文艺焦点下的县城,总是被雕琢得太过深刻
实际上,生活在县城里的人,都有一种平凡且浪漫的韧性
县城的一天,始于早点铺老板拉开的卷闸门
县城人也拼搏,在各种农贸和服装批发市场努力经营
早出晚归,脚踏实地,每一天,都有满满当当的生活
这是独属于县城,带着人情味儿的现实与温暖
此前很多年轻人选择离开故乡,无非是因为县城没工作,灵魂又容不下
如今,在政策、产业等资源的加持下,县城正在找回那些曾经失去的年轻人,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幸运的是,在互联网上,在无数个电影和音乐作品下
我也看到了犹未走远的县城青年们,在一次次回望中重新理解,并尝试回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