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府的“中国战略”今天终于出炉,这份讨论多时的文件与外界的期待是否符合?或者有些落差? 《焦点杂志》刊登的评论透过标题指出:“贝尔博克直言不讳地谈论中国——但却让有关人士一头雾水”。
文章开头提到,贝尔博克在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介绍德国的“中国战略”时,尽管她保持着一贯的对华强硬态度,如提及对新疆维吾尔人的强迫劳动感到担忧、不支持北京攻击民主岛国台湾等等,但仍看不出来“德国打算如何阻止咄咄逼人、做好战争准备的北京”。
作者指出,与邻国法国不同的是,“当我们倾听贝尔博克的讲话时,就会明白德国对欧洲伙伴团结一致的重视。因为每当她提到‘德国’或‘德国经济’时,她都会紧接着提到‘欧洲’和‘欧洲人’”。相较之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在访问中国后表示:台湾问题与法国无关。
文章继续写道:“从她对‘去风险’和‘脱钩’之间区别的解释几乎没有帮助,就可以看出此处的协调有多么困难。欧盟成员国可以就此区别达成一致,但在实践中却无济于事,因为没有谁对两个经济体的完全脱钩感兴趣,尤其是那些继续在中国赚大钱的公司。
“对于外交部长来说,‘去风险’代表这些(德国)企业未来必须独自承担(与中国)贸易的潜在风险。因此,如果预期的货物没有兑现,德国政府也不会介入提供应紧急援助。贝尔博克在此阐述了她的同党同事——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已经就经济方面介绍过的内容。”
在文章结尾,作者提到北约主席斯托尔滕贝格在维尔纽斯北约峰会上的发言,即中国现在对欧洲安全构成了威胁,来对比标题的“一头雾水”。作者认为,斯托尔滕贝格此处的表达比贝尔博克更清楚。评论最后写道:“最后,即使到了今天也不可能与中国保持距离,让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都知道未来的发展走向。”
解读德国对华战略:措辞强硬的“教战守则”
德国的对华战略将中国定位为“伙伴、竞争者与体制性对手”,DW访问德国最大在野党发言人以及2名专家,请他们评价这份历史性战略文件,以及它将如何影响德中关系。
德国政府週四(7月13日)公布未来与中国打交道的首份“中国战略”,将中国定调为“伙伴、竞争者与体制性对手”,寻求合作的同时也呼吁降低依赖的风险。对于这份对华战略,专家提出了不同的分析。
前欧洲议会政治顾问、台湾东华大学助理教授冯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认为,这是一份措辞强硬、清晰详细的战略,超出她的预期。她向DW表示,德国作为重要的欧盟成员国,其对华政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这不仅是德国自己的对华政策,也影响著欧盟如何应对中国”。
冯儒莎认为,这显示德国对华战略“欧洲化”,德国欲将其应对中国的政策与欧盟对齐。她说,“只有成员国通力合作,欧盟才有可能成功应对中国”。而俄乌战争也让北京看见,欧洲正前所未有地团结,北京应做好准备。她补充道,这份措辞强硬的战略如何在现实中发挥作用、会否落实到位,仍有待观察。
北京独立学者、原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讲师吴强也持类似看法。他告诉DW,这份文件在北约峰会的背景下出台,可以视为德国与北约成员国的“默契”,不仅强调德中关系应基于国际秩序,也提及了人权和台湾问题,“极具历史意义”。
吴强指,如何与中国打交道不仅是德国的难题,也是整个民主世界的难题;这份战略作为民主世界对华战略的范本,可以想像其难产程度。他认为,俄乌战争开打500天之后,这份战略就“民主世界与中国互动的相处之道”,给了世人一个虽然折衷、但仍相对清晰、且具强烈示范意义的答案——西方与中国之间,是一个可管理的、可控的关系。
他评价,这份“教战守则”在德中之间的竞争、合作、对抗等3个面向,都展现了可能性。“这是有原则现实主义相当完美的一个范本,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执行。”
德中关系不对等?
相较于2位学者对这份战略的肯定,德国反对派基督教民主联盟(CDU)的外交政策发言人哈特(Jürgen Hardt)则认为,这份战略的内容不够完善。
哈特告诉DW,德国应该藉此机会更深入瞭解盟友面对中国挑战的共同立场,针对“如何处理对华贸易关系”达成共识。北美、欧洲、英国、日韩若能统一战线,中国就难以忽视自由世界的声音。
此外,哈特认为,西方应藉其对北京的影响力做更多事情,比如藉德国的经济力量,来鼓励中国放弃不符合公平贸易的做法。
哈特举例,中国国有公司日前收购了汉堡港码头的部分股权,“中国若能在西方世界投资,例如买下汉堡港的一部分,欧洲的德国公司为什么就不可能购买中国港口的部分股份呢?”他认为,如果中国不允许汉堡港购买上海港的一部分,就应该禁止中国购买汉堡港的一部分。“这也许该是这个战略的具体结果。不幸的是,总理办公室反对。”
冯儒莎表示,欧盟在与中国的关系中,在乎的是“对等性”(reciprocity)以及公平,而这份战略6度提及“对等性”一词,也确实反映了这点。
中国的反应
德新社报道,德国主要商业团体普遍对该战略表示欢迎,并支持政府不与中国经济“脱钩”的立场。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鲁斯沃姆(Siegfried Russwurm)坦言,德国企业近年也感受到了西方与中国日益紧张的关系,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市场,仍是德国重要的经济伙伴。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13日表示,希望德方理性、客观地看待对中关系,若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竞争焦虑强行“去风险”,只会适得其反、加剧风险。去年11月,中国外交部便曾对该战略早期草案表示愤怒,称德方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是“冷战思想的遗产”,并指责德国试图藉散播侵犯人权的“谎言和谣言”诋毁中国。
吴强表示,中德之间在利益上多有重合之处,但只要涉及政治、人权,双方的分歧就会愈来愈大。他认为这份对华战略并未掩盖这一点,德国外长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甚至称2020年中欧投资协议不合时宜,“这对中国来讲打击是巨大的”,也会让中国领导层感到失望,“因为它没有实现李强游说(所想要达到的)”。
冯儒莎认为,战略公开后,中方可能批评德方“不公平”、“看不见中国的本质”。她指,这份对华战略开宗明义地表明“中国变了”,因此德国与中国的关系也有调整的必要。这份战略中,与中国合作仍是基本要素;盡管双方在政治上有所歧异,但为了真正接触中国,德中之间需要共同努力,因此中国不应将其解读为具有冒犯性。
台海局势与人权议题
这份战略强调,德国应扩大与台湾的关系, 警告中国不要采取任何武力侵台行动。不过,“一中政策”仍是德国行事的基础,德国也只与中国有正式外交关系。
冯儒莎说,这份战略提及台海局势的篇幅之长,令她感到惊讶,但也对德台关系做出了“有用”的重申与定调。
她指出,中国不断“错误地声称与台湾合作违反了‘一中原则’”,而该战略再次将德国与台湾的合作放进“一中政策”的框架内,从最高层级宣示“我们奉行‘一中政策’”,设定了界限,并驳斥来自北京的虚假指控,重申德方与台湾交流的基础及权利。
基民盟发言人哈特表示,中国对台湾的任何入侵,都将彻底改变北京与西方的关系,而中国领导人不会冒著贸易关系受损的风险行事:“共产党的专政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若非如此,中国政府就会损害其权力的基础,我认为他们不会这么做。”
针对德中双方屡屡分歧的人权议题,学者吴强说,德国正警惕于“中国在全球咄咄逼人(的)态势”;冯儒莎进一步指出,盡管北京一直以“内政”为由,拒绝任何关于人权的讨论,但德国正在发挥领导作用,以其地位为筹码,藉由这份对华战略,推动人权等欧盟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她认为,这份战略显示,“正因为德国与中国有著密切的联系,(所以德国)联邦政府在维护人权和维护欧洲经济利益方面,负有特殊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