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猪企快速扩张之下的众生态变成了这样:牧原放缓了脚步,新希望后悔了,正邦走到了生死边缘……而对于一线普通生产人员来说,不得不卷。牧原股份发起“互不挖人公约”,是在行业低谷对成本的进一步控制。
作者 | 张向阳
编辑 | 刘肖迎
运营 | 刘 珊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众多猪企正在煎熬之中。
近几年凶猛扩张的猪企,随着猪行情的持续下行,这份煎熬成了其不可承受之重。2023年一季度,猪企大面积亏损,行业前五大巨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正邦科技,累计净亏损额近75亿元。
据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按照截至7月5日当周的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204.05元。
在“超级猪周期”之下,很多猪企在前几年收益巨丰,同时,各大猪企快速扩张豪赌未来。不过,产能的恢复与扩张导致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使得猪价持续下行,猪企们又纷纷开始降本增效。
作为行业规模最大、人才储备较多、市值达2300亿元的牧原股份,在行业的低谷期,突然联合几家同行发起一个“互不挖人公约”。结合行业目前的处境来看,这份公约的背后,似乎另有深意。
1
“互不挖人公约”背后
“挖人的情况很普遍,那些起步晚、人才储备少的猪企更积极。牧原的中高层可能被挖得比较严重。有些公司想跟风牧原的模式,就挖牧原的中高层。”在国内一家头部猪企当场长的杨林告诉「市界」。
杨林已经当了多年的场长。对于行业内“挖人”与“跳槽”的现象,他觉得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尤其这几年大家都在疾速扩产,人才确实紧缺。2022年10月,他就从国内一家区域巨头猪企“跳槽”到了另一家区域巨头。
不过,作为国内养殖规模最大的猪企,在6月20日的牧原开放日活动上,牧原股份却联合多家同行发起了一个“互不挖人公约”。
活动现场的图片显示,“互不挖人公约”的具体内容为,“为减少内卷,文明发展,我倡议:不挖人,不拆台;如有违约,加倍反制”。发起人为牧原、温氏、双胞胎、正大,联合的其他猪企还有天兆、扬翔、银发、新大等。牧原股份实控人秦英林更是在活动上直言:“挖人,挖的是心,挖的是灵魂,毁掉的是一个人的前程。”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牧原这一做法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有行业内人士称:“防止挖人是假,低成本留人是真,美其名曰拒绝内卷。有人愿意开更高的价格,那说明那个人的能力或者创造的价值配得上,要不然怎么会有企业去挖他呢?”
还有人说,人才流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的体现。
对此,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发文称:“企业之间相互挖人是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不侵犯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应该受到鼓励,因为这会促进劳动力、人才、技术这些市场要素的竞争强度,竞争的好处是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不过,这个公约只是个倡议,还是具体到了实施,牧原并没有站出来回应。
牧原确实让同行垂涎。这几年,行业扩张迅猛,牧原通过其一体化的模式跑了出来,助其超越温氏股份一跃成为行业老大,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行业内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也确实紧缺。杨林说,对于从牧原“挖人”,他在供职过的两家猪企都有所见闻,“而且中高层一走,带走好多人”。
行业持续不景气,控制成本是各家猪企都面临的非常重要的课题。“互相挖人”自然也会导致成本的上升。“行情不好,一方给的价格好一点就走了。”杨林说。
牧原股份两个月前就表示,对于未来猪价走势难以判断,因此,公司已经放缓产能扩张节奏,并在内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2023年6月30日至7月6日,猪肉价格为18.96元/公斤,环比降了0.5%,同比降了16.6%。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猪价整体处于成本线以下,养殖企业普遍亏损,仔猪育肥、自繁自养盈利分别为-319.05元/头、-115.60元/头,且二者均出现连续170多天的亏损。
“如果公司的骨干被大量挖走,那就会伤筋动骨。这几年,各大公司的薪资越来越高,(人才)培养成本也在升高,现在又是养殖不赚钱的时候。”在某头部猪企做到过管理层的刘德勇向「市界」分析称,“互不挖人”也是对成本的一种控制。
迅猛扩张本来就是一场豪赌,扩张之中又遭遇行情急转直下,现在,大小猪企又都在熬。
2
卖一头亏一头
在“超级猪周期”之下,很多猪企在2019年和2020年都尝到了“大甜头”,同时也在花费百亿进行大规模扩张。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行业巨头,都无一例外。
彼时,行业内就在“抢人”“挖人”。
2020年时,牧原为了吸纳人才推出一系列招聘计划。其中,符合其“超跑计划”的员工,即具备相应社会工作经验及211或985院校毕业等,月薪可达4万元以上。
那一年,牧原股份员工数量由上年末的5.03万人增至12.20万人。一年之内,牧原股份的员工数量成为行业第一,增幅也几乎冠绝整个行业。
也是在那一年,中国养猪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巨变。2019年,牧原股份总市值超过了温氏股份,2020年上半年生猪销售数量又超过了温氏股份。这意味着,“猪王”易主,牧原股份正式成为“猪老大”。
▲(牧原股份实控人秦英林。图源/视觉中国)
能与牧原股份员工数量的增幅相媲美的,是正邦科技。
正邦科技2020年通过“四抢”(抢母猪、抢仔猪、抢养殖指标、抢人才),使得公司出栏规模跃居行业第二。
那年9月,正邦的林氏父子喊出了一个让外界震惊的数字:公司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一亿头生猪出栏。还称,“实现一亿头只是我们的起点。”
2020年是正邦的扩张高潮期。当年,员工数量由上年末的2.39万人激增到了5.23万人,几乎相当于一年之内新建了一个正邦科技。
而新希望的扩张开始得更早。新希望从2016年开始加大生猪养殖以来,生猪养殖规模疾速扩张,在2018年立下了2022年冲击2500万头生猪出栏量的目标。
2020年,新希望的员工数量增长超过两万人,由2019年末的7.06万人增加至2020年末的9.60万人。2021年上半年,其生猪销量比2019年全年还多。
大小猪企都在扩产抢市场份额,押市场的变化,以规模化豪赌未来。尤其是巨头们扩张之势,给外界的感觉是,丝毫不惧猪周期。
然而,2021年,猪价开始急速下跌,亏损随之而来。2021年是新希望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亏损。而在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一季度,新希望持续在亏损。
在今年6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新希望执行董事长、总裁张明贵坦言,确实对规模快速扩张后的管理能力稀释问题估计不足。“如果真能回到过去,会在扩张节奏上更加稳健一些。”
而正邦科技由于步子迈得太大,行情急转直下,资金告急,已经走到了生死边缘。
牧原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公司5月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下降至14.9元/公斤左右(新希望为16.5)。而5月份其商品猪销售价格为14.18元/公斤。
行业人士向「市界」分析称,牧原股份凭借其一体化、精细化的管理,对养殖成本的极致控制在行业内处于顶尖水平。
不过,即使像牧原股份这种龙头企业,也是卖一头亏一头。
据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截至7月5日的当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04,环比下降0.74%。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204.05元。
上述价格监测中心指出,“目前业内仍有一定抗价情绪,猪价继续下滑空间或有限,预计后期猪价或微降后小幅反弹,整体窄幅调整为主”。
3
卷在养猪场
在行业下行周期中诞生的“互不挖人公约”引发了从业者担心:以后跳槽会不会更难了?
在养猪行业,产能的扩张直接对供需关系产生影响,供需关系的变化导致行业周期性变化。在目前的低谷期,企业都在控制成本,而“互不挖人”虽然更多的指向技术与管理人才,但作为普通的一线生产人员,也确实越来越卷了。
谈起2020年入职正邦科技时,郑晓还是记忆犹新:“对于我这个刚毕业的人来说,相比于我看的其他工作,当时(工资)给得太多了。”
那是正邦扩张最凶猛的一年。郑晓的月薪资由8000元再加上封场全勤奖,共有10000元左右。但是,随着行情的变化以及正邦科技资金链告急,郑晓也降薪了。
还有进入某头部猪企尚未转正的“新人”称,平时本来活儿就多,工作之外还有开不完的会,会上还要回答问题,还要考试,参加培训也得写报告,考核不过还要交罚款,而且还要写成长报告,最主要的是,“太封闭了”。
养猪这份工作,虽然能攒下钱,但它是另一种生活——封闭式管理,现在还越来越卷了。即使如此,很多年轻人宁愿养猪也不愿去工厂打螺丝。“在工厂里上班,黑白轮回两班倒,工资低还攒不下钱。”
事实上,扩张放缓后,巨头猪企们也在控制员工数量的增长,甚至减员。
据新猪派统计,2021年11家上市猪企有3家在减员,分别为正邦、温氏、新希望,合计减员5.49万人;2022年减员企业增至5家,分别为正邦、新希望、天邦、天康、金新农,合计减员1.9万人。
具体来看,已经处于生死边缘的正邦科技到2022年末只有不到8000个员工了,相较于2020年的5.23万人,两年之内,减员超4.43万人,减少了85%。新希望从2020年末的9.6万人减到了2022年末的7.73万人。
牧原股份员工数量虽然在小幅增长,由2021年末的13.75万人增至2022年末的14.04万人,但其中的技术人员由2020年末的10444人降至2022年末的8525人,占比最大的生产人员增幅也不大,2022年仅增4000人左右至11.86万人。
早在2021年5月份的调研中牧原股份就表示,生猪产能的恢复将带来生猪价格的回落,虽然未来价格可能有季节性反弹,但生猪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从自身来看,公司需要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做好迎接行业冬天的准备。”
“互不挖人公约”似乎也是牧原股份在“冬天里”的反应。
当巨头们不再像前几年那般扩增人员,甚至开始减员,对普通一线生产员工来说,跳槽可能真的不如以前那般容易了。这也意味着,养猪场的工作,可能越来越卷。
“不仅越来越卷,工资也越来越低。”有头部猪企的一线从业者告诉「市界」,现在,她要干得活儿越来越多,各种会与各种考核也越来越严。
如今,巨头猪企快速扩张之下的众生态变成了这样:有的放缓了脚步,有的后悔了,有的走到了生死边缘……而对于一线普通生产人员来说,也不得不卷起来。
(文中杨林、刘德勇、郑晓等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