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网暴”了。

其实也不算一场很大的网暴,就是我之前攒的几万多粉丝,忽然几天之间,人走茶凉,剩下一半。

是的,我就是那个在小红书上贩卖留学精致生活,用民众的焦虑与向往,挣钱的博主。他们说,我该下地狱。



从高中,爸妈把我送到美国开始,我几乎与国内的朋友断绝联系,在美国的生活,就像在一个大型RPG游戏里,我好像在美国,可我与这个社会没有任何联结。美国本地朋友的社交圈我融不进去,当地华人要不是ABC自成一个圈子也看不上我,要不就是妈妈来陪着的,不像我,孤孤单单一个人。

我习惯了每天学校上完课,必须的社团混一混,回家就刷小红书、刷b站的日子。那时候,那些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那些国内的有趣事,在我眼里成为了向往的地方。看得多,逐渐也就知道什么内容发小红书比较合适,什么内容发b站合适。于是,我灵机一动,念头一闪,开启了将小红书当精神寄托,吐槽发泄净土的生活。



我改了头像,认真编写了简介,我发的第一条内容,是美国当地高中,究竟有多少富二代。我偷偷地拍同学家的车,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身上背着的看似不起眼的包,用拼图,用文字p得像模像样。很意外,又不算那么意外地,那条内容就引来了一千多赞,两百多条评论,虽然不多,但我尝到了甜头。



而后,我就开始打造我的生活。没课的时候,就收集食谱与材料,把我之前的小破桌铺了桌布,摆了蜡烛,弄了些花,看了些附近比较贵的餐厅各种食品图,依葫芦画瓢就想着怎么做得拍出来差不多。前几次都非常失败,要不是肉烧焦了,要不就是刀法不对,或者做法不对,最后终于做得差不多,摆上盘,用一些植物点缀,再用P图,四舍五入,我定位就在高级餐厅了。然后我还配上了文字:“常吃的一家餐厅,味道一般。”



很快,又引来了几千赞,我的粉丝数蹭蹭蹭地往上涨,由于做一次费心费力,一开始我并不常发贴,一是太累了,二是当时正好也11年级了,准备准备要申请大学那些了。但我在小红书的人设就是,富家子女,随缘发贴。

除了食物,并无法喂够这如黑洞一般的互联网。于是不太忙的时候,我会参加学校有钱同学开的party,我去那也不干啥,就拍拍照,收集素材,去一次party,我能当作三四次发出来。然后有时候有机会碰到他们的衣柜,我会穿上对着全身镜拍照,假装我穿着那条极贵的礼服来,假装我很受同学欢迎,然后配上造梦的文字,又是一波吸粉与赞。



渐渐地,我贩卖的生活起效了,毕竟,以金钱吸引金钱,是这个互联网时代最有效最快速的法则。我多了很多向往我生活的粉丝,也在各种虚与实之间,获得了很多关心我的“朋友”。有人会听我说话,认真看我发的东西了。也有人会因此而激励,因此更加认真生活了。我第一次感觉,我不是一个人,我第一次感觉,原来是有人会认真在意我的喜怒哀乐的。

于是到后来,我更加努力地分享一切。我还算瘦,练了没多久就有马甲线,于是买了瑜伽垫,找家里一个白色背景,买了一套小贵的运动内衣,用支架开始摆拍,假装成训练了很久的成果。果不其然,下面又是一堆评论,说很羡慕我这样的恒心,也要向我学习。



有时候同学ins买的新包,我会截图下来,专挑不看小红书的local,然后p一p,发朋友圈,假装是我自己的。有时候华裔同学家里邀请几个中国人一起去玩,我就找好角度也不说是在哪,假装随意地拍了一些居家照。又是一波赞叹。

渐渐,我的人设丰满起来,我在粉丝心里的“家”,无比豪华,住着大house,有两只名贵的猫猫,吃他们吃不起的餐厅,买他们买不起的衣服与包,看着他们看不到的景色,还会坚持塑形,也不摆架子的富二代。



成绩不坏也不好的,我去了排名很一般的大学。好在我学校旁边就是一所非常有名的藤校,有空的时候,我就背着书包,带上mac去校园里拍照、发vlog。于是我的人设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富家子弟,还上IVY。

粉丝们要我出攻略,我就照着网上各种学霸给的建议,拿上高中的课本还有SAT、AP练习,参照各种建议,记了各种笔记,最后就开始熟练地开场:“嗨,大家好,很多粉丝要我出一期备考Ivy的攻略。。。”



不知道是因为现实内向还是高中一直以来的恶性循环,我进了大学也没交上什么交心的朋友,反而小红书运营地越来越好。就这样,我用着虚假的人设,过着虚假的人生,却在粉丝群里遇到可以让我说真话的人。

确实,我半真半假地骗了很多人,也利用了一切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放弃真实的生活,选择奔向虚拟与幻梦之中。可那样的感觉太好太好,看着一点点养起来的粉丝,每一个贴发出后就有人热烈而真诚地回应,我无法自拔。



 由于关注度上涨,渐渐地我开始接广告。生活类博主就是这点好,你什么广告都能接,毫无痕迹地插入生活细节。有时候啊,看着一点点像样起来的生活,我会觉得恍惚极了。我用虚拟堆造起一个泡沫城堡,却有人真的会愿意为你这样的梦消费,金钱也真的可以被金钱吸引,即使大半部分是假的。

恍恍惚惚,虚虚实实,大学也快过一半了。其实在国外生活这么久,我不知道我究竟都用时间做了些什么。

小红书上我听过无数次的羡慕,羡慕我在异国他乡,那些充满情调的景点与建筑,羡慕我“优雅”的生活,羡慕我的“富有”,羡慕我的“美丽”。而人就是这样,你被捧上高台后,尤其是那些不属于你的高台后,你就很难下来。



为了更“美丽”,我攒了攒钱,去日本垫了个鼻子,上镜更好看了,又开了个整容攻略,随后又吸引来各种术后修复产品、医美产品的广告,我想着不用白不用,拿了钱,就开始干活;为了更“优雅”,课余时间其实很忙,我要到处跑点,去拍更高级的视角、更好看又有意境的图;为了“富有”,我要有目的地接近有钱人,努力混入他们的圈子,放弃我早已忘记的自尊与脸面,蹭一些本不属于我的财富,换一点平台克扣后的盈利。

而我的快乐,逐渐也只能建立在,各种数据上,我的浏览量,我的粉丝数,我的曝光度。



有时候看着成绩单上参差不齐的字母,看着那些上过却没啥印象的课,再看看ins上,有些同学整天发成绩、学术活动、学习资源,我会时不时想,如果我一开始走的是另一条路呢?他们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他们。

他们真实地活着啊。我没有视频或者发图计划的时候,就会没事坐在图书馆观察他们。我抱着一本书,就看着来来往往的人,那样观察一天。看着他们认真为着final埋头苦干,看着他们成群结队互相打闹然后静默走进图书馆,脸上还挂着残留的洋洋笑意。看着他们认真学习,噼里啪啦地赶着due,时不时看看时间。我真的很羡慕,很羡慕他们。



而我的生活,相较之下,乏善可陈。每天在意的都是,如何能出图。去哪玩体验的不是我本人,而是我的相机,到那打个卡,就开始修图。不在意吃的东西好不好吃,玩的部分好不好玩,景色是不是好看,只要相机里的生活足够美好,对我来说就已足够。

但相机后,我是空虚的,相机里展示的“好朋友”,也许只是有过几面之缘的萍水相逢;相机里的蓝天白云,只是加了p图特效与滤镜后的乌云密布;相机里看着好看的美食,其实又贵又难吃;相机里的学习,不过是摆摆pose的人设塑造;相机里的学习分享,不过是到处学来、借鉴的鸡汤文学。

说真的,我都觉得挺没意思的。可,就是有人会买单,就是有人会将你放在互联网上的只言片语当做人生目标,生活真理。也无怪乎最后他们会用最恶劣的语言,化成利剑刺向我。

可这个互联网,就不可笑吗?



虽然已经足够小心,避免透露个人信息。但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翻车了。

是被一个不太熟悉,但撞了许多课的中国女生扒的。可能是不小心被她刷到我吧,出于打假的目的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她假装成我的粉丝,混入粉丝群。又拍了我课上真实的照片,我用的真实价位的包,我所在的真实学校,我的大致背景,全被她整理在备忘录中。像一颗炸弹一样,扔进了我造了多年的虚幻城堡。



互联网就是一个人情冷暖的快速社会缩影,那些流量啊关注,来得有多容易,而后厌恶与憎恨的袭击就有多快。我看着她发的东西,不停冒冷汗,手一直在抖。那些关注了我几年的老粉,一开始还帮我说话,说拍的根本不是我blabla,可我知道,那就是我,所以我根本没法发言。

而我的沉默,逐渐也磨尽了最后一点信任,那些维护我的粉丝,后来也跟着倒戈,成为了骂我最狠的人。分明,这些年一起分享过的心事,一起建立的友谊,一瞬间就好像不曾出现过。可我没有办法怪任何人,当初选择制造这场骗局,选择去贩卖精致生活,选择流量与关注还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虚荣时,就注定了我无法洗白,就注定了有朝一日,这是我该受的。



可理智上都明白,都能接受,但心里还是会很难过。你说我没有在一声声捧与赞中迷失吗,你说我没有在虚荣的优越感里沉迷吗,你说我不会看着我营造的生活享受虚假的满足吗,不,我会。甚至,有过一些瞬间,在拿到流量与关注变现的钱时,我以为虚拟可以代替真实,甚至可以制造真实。

我也会想,也许我只是运气不够好,或者造假的部分太多了些。也许有一些拿自己真实生活,再美化后营销的,就不会落到我这般下场。也许那些本来就富有的,本来学习就很好的,本来就站在高处欣赏美景的,他们美化后,效果会更好。可我又想了想,但也许那样,他们不需要通过互联网的关注获得什么。因为他们的生活,早就足够成为他们的养分。



而越炫耀,越像我恨不得站在所有人关注下的,心里就越空,越需要通过这些来获得人生的意义或是金钱。

小心翼翼塑造的账号,几天之间毁于一旦,粉丝群该退的退,所谓的朋友都在评论区疯狂输出。相关的辱骂甚至跟我毫无关系的辱骂,那些愤怒,那些不满,他们好像瞬间找到了一个出口,越多人骂我,他们就可以骂我越狠,更加肆无忌惮地宣泄恶意。



后来,我情绪有点崩溃,就注销了小红书与微博,提了提GPA转了学校。

后来的后来,我逐渐开始认真过自己的生活,我发现好像专注在生活体验上的时候,反而没什么好发社交平台了。我在essay里挣扎,与ddl战斗,在final里与同学一起骂那个给分超低的教授。会去图书馆,不用像以前一样,像个空壳一般观察他人。可以读读感兴趣的书,课上作业要用到的资料。

备考着GRE,忙着申请MA。过着普通的生活,吃着普通而美味的食物,我会不断不断感慨,究竟为什么会将时间浪费在虚无的镜头之后。也会不断不断庆幸,一点点将破碎的生活碎片,终于寻回。也会在努力后的傍晚,走在学校的小道上,看着天空繁星点点,月亮高挂,心里一片宁静。



那时,我会拿出久违的相机,找好角度,拍上一张照片。与繁星和月亮说,好久不见。

写在最后:

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时代,我们会看到各种耀眼而令人艳羡的生活。可最终,没有一种生活比得过你眼前,有着重要的朋友与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欢喜与悲伤,痛苦与快乐,认认真真过着、体验着的,最真实,独属于你的那一种生活。

网上的色彩缤纷,只言片语,都不会是生活的全貌,而消费主义贩卖的精致,也不应该要我们用焦虑与向往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