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格外热闹。

自媒体可谓是功不可没。

张雪峰劝大家不要报考新闻专业,厦门大学新闻学教授出来反驳,把舆论一波又一波地推向高潮。各个自媒体大V纷纷跟进,给今年的高考生们出主意,选专业要避免踩坑。



不过,在队长看来,在这场舆论争议背后,真正能起到的作用很小。人人都想选择有前途、好就业的专业,但存量是固定的。各个分数线上所能选择的大学和专业范围,其实是很少的。中国的大学很多,专业也很多,但中国的人也很多。每个人所能选择的范围,早就被分数线所圈定了。

就像学医,211/985的医学生和普通二本、三本的医学生,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有着确定性极高的,光明的前途,另一个可能找不到工作,只能去莆田系上班。

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队长对新闻专业也是相当了解的。队长曾写过《成为一名记者,到底有多难?》一文,想了解的可以去看看。



当记者的难度可以说,比考公务员更难。考公务员至少门槛比较低,但当记者,没有相关背景和根基的话,211/985名校是门槛,硕士一大把,中英文两种语言是加分项。但即便如此,想要进入知名媒体单位,依然难如登山。

因为国有媒体单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里面的人不出来,外面的人就很难进得去。媒体单位招人的时候,却又并不局限于新闻专业,反而喜欢招聘具有行业背景的,写作能力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比如,做金融媒体的喜欢金融专业的,做科技媒体的喜欢理工专业的,做自媒体的喜欢中文专业的,因为中文专业的人更能把握读者的情绪。这就导致纯粹新闻专业的应届生,反而没啥优势了。



其实,想做新闻,还真不一定要读新闻专业。核心在于,家里有没有相关的渠道,能在你的身后推一把,让你进媒体单位。像胡锡进就通过出口转内销的方式,把自己的女儿安排进了环球时报。

选大学,选专业,就是选就业,选人生。今年的高考状元格外的清醒,不选清华和北大,唯独钟爱国防科技大学。

江西高考状元杨一鸣726分,拒绝清北,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贵州女状元孙玉凤723分,放弃清北,保送国防科技大学。河南省状元刘阳明和山东省状元王安阳都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



队长在长沙上大学时,一名编程老师就是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队长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领导也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国防科技大学主要是培育国防技术人才的,而不是培养军官类的指挥人才的。对普通人而言,国防科技大学的稳定性远远超过清华北大,对人生跃迁具有确定性的通道。

首先,它是免费的,许多专业都是入校就有军籍的,一般毕业就能授予中尉军衔。本科毕业后,可以继续读硕士,硕士毕业即晋升上尉,博士则授予少校军衔。当然,如果是文职类的,是不授予军衔的,享受相关级别待遇。

其次是,不存在毕业就失业的问题。入了军籍,就是体制内的人了,好好工作,听党指挥,做技术科研也好,做文职管理也行,都没有就业的焦虑。要是天赋异禀,在这里几乎是不可能被埋没才能得。

马伟明解决了电磁弹射技术,海军总司令都可以为他撑伞遮雨。只要实力足够强,专心搞国防军工技术研发,不用过于担心经费问题。国防科研经费是逐年递增的,稳定性极高。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每年都能持续增长的行业,不存在行业饱和,投资下降、待遇下滑等问题。



其三是,我国对军工人才的待遇提升,是持续增长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老军工人才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待遇,也没有赶上市场化的大潮。但如今,经济红利已经加速反馈到军工领域,军工人才待遇是不断提升的。

在互联网大厂承压,程序员收入下滑的背景下,国防军工稳定的收益与职业道路,就更有竞争力了。

其四是,这是一个名留青史的大舞台。当网红、当明星、去大厂,都只能解决金钱的问题。但去军工,人生的上限是无法想象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小时候,只是广东揭阳某个村里的小孩子。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员桂海潮36岁,出生于云南的贫困县。



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能够在国防军工领域,创造史无前例的人生奇迹?因为他们可以免费使用国家提供的、世界顶尖的技术服务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高考状元都是极其聪明的人,极其富有天赋的人。金钱不是他们唯一的追求目标,还有很多东西是金钱永远也无法衡量的。

国防科大本就是“军校中的顶流”,丝毫不弱于清华北大。

这些高考状元的选择,也是时代赋予新一代年轻人的新使命。

学而优,则军工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