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急转直下!


莫斯科开始进入军管阶段,大街上部署了大量的装甲车、步兵战车,莫斯科城外也在紧急修建战壕,以抵御瓦格纳雇佣军的攻击。



俄乌战争打了16个月,莫斯科保卫战可能真的要打响了。

瓦格纳的叛乱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是俄国防军与瓦格纳雇佣军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也是俄国防部高层对底层士兵不够体恤的一次集中显现。

在6月24日的凌晨1点,瓦格纳兵分两路,正式发起了叛乱。一路进军罗斯托夫,这里距离乌克兰前线只有30多公里,一个小时不到,瓦格纳就抵达了顿河畔罗斯托夫市。在夺取顿河畔罗斯托夫市时,瓦格纳基本没有遭遇到重大抵抗,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罗斯托夫州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俄罗斯第十大城市。



整个过程只花了7个小时。从凌晨1点,到早上8点,普里戈津就宣布,成功控制了罗斯托夫州的政府部门、警察部门、联邦安全局、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城市街道以及最核心的俄罗斯南部军区总部大楼。阿克列·谢耶夫中将、拉夫库罗夫上将落入瓦格纳的手里。

另一路穿过沃罗日涅州,沿着M4高速公路,直扑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在发现瓦格纳叛乱后,第一时间从464公里到777公里的路段,切断了M4高速公路,全部封锁了这条高速公路。



虽然高速公路被封锁了,但瓦格纳的车队中有坦克,有装甲车,有步兵战车,是可以强行闯关的。大不了大炮开路,轰开路障。沃罗日涅距离莫斯科有8个小时的路程,瓦格纳必然会遭到围追堵截。

暂时还无法预判,瓦格纳能否抵达莫斯科郊外。

这是一次疯狂的军事冒险。按照普里戈津的说法,他只带了2.5万兵力。后续,还会有2.5万兵力加入到瓦格纳中,总兵力约5万人。虽然这5万瓦格纳士兵身经百战,是能打硬仗,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百战之兵,但以5万人发动兵变,直扑莫斯科,仍然太过疯狂。



为什么普里戈津的胆子这么大?他并非一时冲动。普里戈津做了两手准备,一路夺取罗斯托夫,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这一步,瓦格纳已经做到了。另一路直扑莫斯科,如果成功了,那么,普里戈津将把俄罗斯捅翻天,他就能顺利入驻克里姆林宫,发号施令,招降一部分俄军,与俄罗斯正规军形成两军对垒。

这种结局就是俄罗斯版的苏丹内战。瓦格纳对应的是苏丹快速支援部队,而俄国防军对应的就是苏丹正规军。俄罗斯将形成两个行政中心,一个在圣彼得堡,另一个在莫斯科。

从现在的形势看,瓦格纳闪击攻取莫斯科不太现实。莫斯科已经开始招募退役的老兵,发放武器,随时准备包围莫斯科。



这一幕像极了俄军兵临基辅城下时,泽连斯基在基辅城中给市民发放武器,抵御城外的俄军。可以说,此时此刻的莫斯科,正如彼时彼刻的基辅。

瓦格纳敢进军莫斯科,核心原因在于俄罗斯境内防御松懈。俄军主力部队都部署在了乌东战场,而在境内只有俄空天军、国民警卫队和内务部队。在瓦格纳叛乱后,车臣部队前往沃罗日涅平叛,主要就是因为车臣部队隶属于俄罗斯内务部。这是当下,克里姆林宫唯一能够调动的两支部队之一。



从战果来看,瓦格纳凭借突发优势,连续拿下罗斯托夫和沃罗日涅两个州。这战果已经比得上2022年2月24日,俄军四路合围基辅了。20万俄军在乌东也就是攻占了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两个州。现在,2.5万瓦格纳也在俄罗斯南部边境拿下了两个州,耗时不到24个小时。

在队长看来,车臣和瓦格纳一样,都是私人武装。差别在于,车臣部队有体制内的合法身份,而瓦格纳没有。可究其根本,瓦格纳和俄国防部的矛盾,是正规军与私人武装的矛盾。派车臣去平叛,车臣不可能竭尽全力,更可能的是打酱油。

现在的车臣兵力超过了10万,是5万瓦格纳兵力的两倍。要是瓦格纳被消灭了,下一个被对付的就是车臣了。因此,队长认为,瓦格纳叛乱短期内无法被平息。普里戈津走了这一步险棋,已经被普京定义为叛国,没有退路了。



普里戈津自己也说了,已经做好赴死的准备,他的战斗口号是:“打倒俄罗斯的官僚主义,将俄罗斯从腐败中解放出来。”

普里戈津与普京已经彻底决裂,除了你死我活的战斗,已经没有第三条路了。在俄罗斯境内,俄国防军占据法统优势,但俄罗斯民众和军队并非完全支持克里姆林宫,也有一部分军队站在了瓦格纳这边。

这是一场内战,有人支持克里姆林宫,也有人支持瓦格纳。瓦格纳代表的是最边缘的,不被俄国防部放在眼里的,甚至被推向乌东战场当炮灰的底层士兵。像俄国防部仿照瓦格纳,从监狱里招募囚犯,组建的“风暴营”就加入了瓦格纳。他们没有被俄国防部当人看,他们宁愿追随普里戈津,也不愿为俄国防部卖命。



现在摆在普京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要不是抽调乌东主力部队,回国平叛,歼灭瓦格纳?可抽调乌东主力部队的话,瓦格纳联合乌军反攻乌东四州,怎么办?不抽调乌东的主力部队,俄罗斯境内还有谁能压得住瓦格纳?靠车臣?一支强大的车臣部队比瓦格纳更危险!

此时,俄罗斯举目四望,已然是进退两难。俄乌这一仗,不仅激发了俄罗斯的内部矛盾,也将俄罗斯的国运推向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普京的一世英名,在这一仗里已经毁了。